探讨福建省沿海和山区农村同一生活环境下8~10岁学龄儿童与成人尿碘水平的关系。
方法在福建省选择有代表性的沿海(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和山区(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作为调查点,采集当地8~10岁儿童及其父母晨起空腹尿样以及儿童上午1次随意尿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WS/T 107-2006)测定尿碘含量。
结果147名沿海农村8~10岁儿童(男71名、女76名)空腹尿碘中位数为163.5 μg/L(男161.0 μg/L、女170.9 μg/L),随意尿碘中位数为190.8 μg/L(男208.7 μg/L、女177.0 μg/L),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6、-0.678,P均> 0.05);116名山区农村8~10岁儿童(男66名、女50名)空腹尿碘中位数为171.8 μg/L(男169.5 μg/L、女173.8 μg/L),随意尿碘中位数为210.8 μg/L(男233.2 μg/L、女203.4 μg/L),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3、-0.881,P均> 0.05);山区农村儿童随意尿碘中位数高于空腹尿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9,P< 0.05)。沿海农村8~10岁儿童父亲空腹尿碘中位数为177.0 μg/L、母亲为181.7 μg/L,父母与儿童空腹尿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7、-0.658,P均> 0.05),父母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0.014,P> 0.05);山区农村8~10岁儿童父亲空腹尿碘中位数为227.3 μg/L、母亲为237.4 μg/L,父母与儿童空腹尿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76、-4.373,P均< 0.05),父母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1,P> 0.05)。
结论8~10岁儿童尿碘水平不能反映成年人实际尿碘水平,开展人群碘营养监测时应注意随意尿碘与晨起空腹尿碘水平存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