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撑起作文蓝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一年来,我校大规模推进“随笔化写作”教学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作文的生机和灵性。随笔化写作是一种以随笔为主要写作方式,以读、评、改、展为促进手段,先写后导,先写后读,读写互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随笔化写作”全国教学总课题组专家成浩教授多次莅临学校指导,让教师感受到“随笔化写作”教学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掷下了一枚巨石,打破了湖面原有的平静。教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学生喜欢上作文课。下面谈谈我运用“随笔化写作”教学的收获。
  一、游戏体验,激起写作之欲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随笔化写作”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随笔化写作课上开展各种各样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每次作文课之前我都结合本单元设计好活动的内容。如我第一次上随笔化写作课《同舟共济》,要求是:用一张报纸作为船,船越小越好。全班同学分为7组,每组8个同学。通过合作,每一组的同学都要想办法站到这艘“船”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有一人“掉”下去,游戏就算失败。游戏结束,我做现场采访,首先采访失败小组成员,谈谈你的感受,有的说:“我们没有合作,各就各位,结果上不了船。”有的说:“我们男女授受不亲,没有互相搀扶,所以失败。”还有的说:“我们没有听从组长指挥,想怎么站就怎么站,导致失败。”……他们总结了许多失败的原因。我又采访了成功小组成员,听听他们成功秘诀。有生说:“我们以组长为中心,围在他周围,一个扶着一个,互相鼓励,我们坚持到最后。”有生说:“我们组长安排,大个子站在中间,小个子围在旁边,这样我们就站得稳。”还有的说:“我们组员团结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所以我们成功了。”通过采访形式,让学生打开话匣子,回味游戏过程,怎么做就怎么说。当学生情趣高涨时,及时安排写作。这就是“水到渠成”之功。
  二、融入生活,拓宽写作天地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写作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营造写作的情境和捕捉写作的机会是同等重要的,因为这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体验到写作带来的快乐。例如:新学年一开始,学校都组织一年级新生举行开笔礼仪式和开学典礼,我就让学生以“开笔礼”为话题作文;还让学生回味假期生活精彩片段,写“晒晒我的假期生活”的作文;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我就让学生写运动会上所见、所闻、所感;我们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最有特点,我就以“大课间,我最快乐”为题,让学生进行小练笔等等,以生活为题材,这样的作文充满生活气息,效果非常好。学生感觉作文离自己并不遥遠。甚至有的学生感觉,作文真实的表达是一种幸福!
  三、读悟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俗话说:“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琢出华章。”当学生的随笔习作写完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呢?第一步,让学生读读自己的习作。只有读出声来,才知道自己习作里存在的问题,包括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第二步,先读经典文章,悟写法。让学生边读,边在旁边做批注,你认为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好文章,有的从修辞手法,有的从细节描写,有的从篇章结构,有的从好词好句,有的从引用上去欣赏等等。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品评借鉴。再读读同伴好的习作,用同样的方法去读悟。最后小结修改方法。第三步,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第四步,展示习作,可以是小组内展示,也可以在全班展示。主要展示自己修改前后对比,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这样一篇习作修改完后,老师再批改,好生略批,中等生详批,后进生密批。最后让学生把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到随笔化采集本。通过读悟评改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凸显个性,真情步步再现
  随笔化写作敞开了学生的心扉。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写出自己富有个性的习作。学生的文笔未必多么优美,思想境界也未必那么高尚,但的确是真情实感、真实的想法。如学生对随笔化写作课的期待是这样写的:“盼望已久的随笔化写作课今天终于得上了。”“老师,今天上随笔化写作课吗?”“老师,今天可以做游戏吗?”“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终于来到了。”“都怪罗景华同学没接好棒,影响了整个团队,与第一名无缘”“这次嗑瓜子比赛,我没获奖,但是我不灰心,我相信下次我一定做得好”等等。这样的情感流露在学生的作文中常见。通过贴近生活的习作,才充满零灵性。
  总之,自开展“随笔化写作”教学实验以来,学生思想禁锢解除了,他们感到作文不再那么神秘,他们期盼上“随笔化写作”课。“随笔化写作”教学将为学生撑起一片作文蓝天。
其他文献
【摘要】提前防错;诱导“犯错”, 让学生在“用错”、“防错”、“诱错”“反思”、“改进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放松思维、点燃思维、体验成功!让“错误”美丽起来。教学才是美的,课堂才更有效。  【关键词】体验“错误”错因防范诱导“犯错”错误资源的利用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很正常的现象,学生学习时必须有自己的探索尝试,尝试中就必定会有错误的发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有着许多被大家公认的精华,这些就是古诗文。诗文是经过历史筛选积淀下来的知识,它通过教育代代传承,堪称文化的经典。如何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领悟诗文的经典。趁儿童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其气质。诗文的价值会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也将任其悠游探取。  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其中“读”又是重中之重。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養交际性阅读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因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力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 电脑的普及使得学生信息储备分化加速,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无疑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此现象,以差异为教学的生长点,采取“了解差异,知己知彼;根据差异,有效分层;针对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差异,分层评价”等差异教学策略,变差异为资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生需要 差异教学  “哎,今天电脑课不知道上什么?前几
【摘要】"家电下乡"是我国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激活农村消费,扩大内需的一项政策。本文对浙江省宁波市农户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家电下乡 农民 问题 建议    1.家电下乡背景  家电下乡政策是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財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它的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学好、用好小学语文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然而,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本文主要阐述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将信息技术与我们的学科有效地结合,扬长避短,从而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力了教育的变革,教育的变革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养,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做学习型、导向性的导演和导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  【关键词】 新形势 信息技术 角色转换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養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多媒体课件以飞快的速度进入现代的语文课堂,它给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但在制作与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本文针对多媒体使用中的误区,结合学生、教材、课堂等使用时所涉及的因素,寻找规律,就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以期能给当个位同行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策略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推广,新
我曾经问过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学生不加思索的喊出:“生命、健康、自由、金钱······”我说:“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人的心灵,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是最富有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真善美、是非黑白、勤劳、坚强、友爱······”夜晚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黑暗;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瘠;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的脆弱。所以,拥有一颗积极的、健康的、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广大一线教师深刻领悟了新课标精神,摈弃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利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了小学数学的内涵。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