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云飞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

来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性直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腹盆腔肿瘤放疗后的并发症,不仅对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主要介绍谷云飞教授临床辨证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经验。谷云飞教授作为江苏省名老中医,对于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有自身独特见解,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遵循"治外必先诸内"的原则,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兼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据病症的缓急,然后选择内外结合的疗法,因人施治,因证施治,灵活运用清、温、补等疗法辨证论治。并坚持"中西医结合,内治与外治并用,局部与整体并重",除使用特色中药内服外,美沙拉嗪栓配合院内制剂黄芩油膏塞肛,抗炎、黏膜修复、调整肠道功能药物的联合使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正>一、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教育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表现和创造美"。园所环境中的木纹丰富而多样,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本次活动便是以木纹为主题,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并借用生活中天然的材料进行大胆想象和创作。二、活动目标1.体验借用木纹想象和创作带来的乐趣。2.了解木纹形状的丰富性和独特性。3.能根据木纹形状大胆展开想象
期刊
本研究选用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CTBN)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两种材料作为示踪剂标记再生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程度老化沥青等条件下制备扩散试样。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显微镜(FM),对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扩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扩散规律基本一致,随着扩散深度的增加,再生剂的含量逐渐减少,且扩散时间越长、温度越高
目的 探讨多裂肌横截面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减压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 PETD)复发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9月由我科开展PETD手术的170例LDH患者资料,术后随访观察1年,根据复发情况分
<正>周末,数学梦想小论坛活动开始了。刘明同学这一周学习了带分数的认识,所以他的观点是:"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时佳莹反对说:"分数只能分成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种。"本周坛主相子凡说:"到底哪个对呢?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谁说得有道理。"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埋头思考,有的画图表示,有的争论不休。不一会儿,未来组代表庄子涵站起来说:"我同意时佳莹同
期刊
食品行业是一个多门类的综合性工业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本文选取了43家A股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2019年的财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各个公司绩效评价,挑选出在不同领域表现杰出的企业,并针对现阶段食品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梁劲军教授认为,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局部病机与全身病机截然不同,全身以脾气虚、脾阳虚为本,局部以湿热瘀为标。临证治疗注重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提出补脾清肠的治疗思想,常用黄土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方剂治疗,注重健运脾气、平补调和脾之阴阳,兼清热利湿化瘀以消局部实邪,使补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充分利用财政支农资金,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浙江省10个地级市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及其他控制变量对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回归分析,旨在探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正向推动作用;财政支农
文章针对关于溃疡性直肠炎的诊治体会作一介绍。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直肠炎的基本病因在脾,脾虚则湿蕴,脾虚而致泻,因此无论疾病处于活动期还是缓解期,健脾化湿应贯彻始终,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凉血化瘀,攻补兼施。希望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的益处,浅析其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为中医辨证论治溃疡性直肠炎提供有益参考。
何爱国教授认为放射性直肠炎病因病机多为脾胃素虚,放射线损伤,热毒内迫营血,损脾陷气,或脾损日久及肾,气化不行,命门火衰;提出热毒内迫营血,损脾陷气是致病关键;立凉血解毒、健脾升阳、调气和血为法;选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槐花散、四君子汤等组方加减,从而使热毒得清,脾气复运,清阳得升,腹痛、腹泻即止。
“消、托、补”为中医外科常用三大治疗法则,大多数医生将其应用于体表疮疡的外治之中。曹吉勋教授从事中医肛肠专业六十余年,认为“消、托、补”理论不仅是体表疮疡的外治法则,还可以将其广泛运用于胃肠脏腑疾病的内治之中。随着放射性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曹吉勋教授认为该病本虚标实,证候虚实转化。初期“火毒侵袭、肠络受损”,治以“消”为先导;中期“正邪交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