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湖水怪与塔利怪物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es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存至今的古生代石炭纪怪物
   UMA是“未知生物”的简称。然而,先发现未知的动物、然后再确认为新发现的生物品种,这样的流程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并不能简单地断言称就是发现了未知生物。UMA一词的背后,更多指向那些未发现的新生物品种之外的怪物属性生物。
   怪物属性的要素之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其一是体型巨大,若是比已知的巨型生物更为庞大,自然就是怪物了。好比是相较于大王乌贼、北海巨妖那样的存在。
   另外就是已经灭绝的物种。就像在21世纪,还存活有65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那般荒谬绝伦。自古生代起身体形态就未改变过的空棘鱼,被称作活化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没有被认定是未知生物,完全是因为缺少怪物属性的要素。
   的确有兼具以上两点要素的未知生物,那就是塔利怪物。
   塔利怪物生活在距今大约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时期。有观点认为在当时仅有恐龙存在的地球上,塔利怪物就柄息在半咸水区域或者浅滩海域之中,身长大约10公分。
   作为怪物,它的体型不够巨大,但它的形态足够怪异。其身躯似乌贼,尾鳍展开,另一侧大象一般的鼻子长长地伸展在头部前方,而下巴好似鳄鱼。在躯干的两侧还有一对与海獭类似的鳍,向左右方向伸展着。
   无论是1955年首次发现了化石的弗朗西斯·塔利,还是研究过化石的古生物学家,都无法从分类学上确认这究竟是何种生物。而在此后的60多年间,它都被认为是一种未知的软体动物。直到2016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一种原始的脊椎动物,类似于一种名为八目鳗的鱼类,自此其真身终于被揭秘,并在古生物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不过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其还有一部分未解之谜,以进化论为前提考量的话,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从复原后的模型来看,这种生物左右两侧类似鳍的部位是感觉器官,有可能是承担视觉功能的眼睛,而它鳄鱼一般的鳄部,与其说是头部,倒更像是捕食器官。
   简而言之,UMA这样的真面目不明的怪物,就是那些在世界各地都会引起骚动的动物。
   尼斯湖水怪的真面目已被揭开
   UMA研究专家爱德华·J·史密斯,掌握着遍布全世界的情报网,甚至可以得到国家机密级别的情报。据他所说,美国军方已经捕获到了栖息在英国尼斯湖中的水怪,并且发现所谓的尼斯湖水怪其实就是塔利怪物。
   事件发生在1988年4月。当地渔民在尼斯湖厄克特湾作业时,从渔网中发现了3只从未见过的生物。被发现的生物体长约30公分,外貌好似乌贼。怀疑自己可能发现了新物种的渔民通过工会联络了英国科学厅,很快就有自称是政府有关人员的人抵达当地,向渔民施压,并半强制性地没收了神秘生物。
   史密斯的情报显示,3只生物中的一只被送往英国陆军特种部队的军事基地,剩下的两只被移送往美国某高度机密的机构进行饲养。基因检测等分析结果显示,神秘生物正是塔利怪物。这一情报由两国共同拥有,自此有关尼斯湖水怪的真面目有了一个正式的结论。
   其实以前就有尼斯湖水怪是塔利怪物的说法。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UMA研究专家F·W·霍利戴。然而在塔利怪物还被认为是软体动物的当时,他的观点被看作是奇谈谬论。
   另一方面,种种设想中最常见的中生代水怪爬虫类蛇颈龙說也存有疑点,因为作为用肺呼吸的生物不可能极少在水面上现身。据看到其登陆姿态的目击者说,这种怪物只有一对两片鳍,并不像长颈龙那般有两对。
   1972年和1975年,加利福尼亚工科大学喷气式飞机推进研究所拍摄的水中照片中出现的类似尼斯湖水怪的生物,其头部就完全不像爬虫类动物。菱形的鳍看上去更像是塔利怪物的鳍。
   不过据英美军方的详细分析结果显示,被确认为塔利怪物的尼斯湖水怪,与通过化石复原的形态存在一些差异。首先是大小,尼斯湖水怪体型巨大——岂止10公分,已然成长到接近10米。此外头部有着类似蜗牛的角,可伸缩,死亡状态时会收缩,所以可能没有留在化石上。同样的,与其说其鳄部像鳄鱼,倒不如说更像八目鳗那样排列着牙齿。因此可能是亚种塔利怪物,或者是同科的近似物种。
   各地的尼斯湖水怪型UMA目击事件
   目击到类似尼斯湖水怪的事件不仅仅发生在尼斯湖。不光是苏格兰,临近的爱尔兰的湖沼地区也不时发生目击事件。目击者声称怪物的头部似马,身躯似鳗鱼,一对鳍分布在身体左右。因此当地将这种怪物称为水马。
   无需多言,水马无疑具备了塔利怪物的特征,头部像马的描述可能是将两处突起当作了耳朵。
   在苏格兰莫拉湖中的MORAG同样因为类似尼斯湖水怪而闻名于世。其体长在5~10米之间,身体呈茶褐色或者浅黑色,背上有着巨大的隆起。从19世纪末起,目击事件接连发生,进入20世纪后还曾数次被拍摄到。
   尼斯湖现象调查局推测,MOBAC可能是与尼斯湖水怪同样的物种,没想到果真如此。史密斯手上就有拍摄于1852年的老照片,照片中在岩石地带登陆的MORAC的样子清晰可见,毫无疑问就是塔利怪物。
   已经捕获到的美国怪物CHAMP
   与英国隔大西洋而望的美国也有许多湖怪UMA,其中美国东部尚普兰湖的怪物CHAMP就号称是美国版的尼斯湖水怪。在原住民之间流传着巨大蛇怪的传说,近年的目击者则描述称他们看到的怪物有着像马一样有着长长的头和脸,以及酒桶一样的躯干。
   一张1981年拍摄的照片中,就捕捉到了其好似长颈龙的形象。通过计算得出,此怪物的体长约17米。
   美国军方自然对本国的UMA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并且毫不顾虑别国意见,便在2002年10月展开了抓捕CHAMP的作战计划。他们利用座头鲸的声音诱导怪物现身。当时在水中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怪物的头上有两个角,鳍为一对两片,是典型的塔利怪物形象。怪物体长在20米以上,军方在其身体内植入了调查用信号发射器。后来他们通过数据锁定了CHAMP的巢穴,并在附近捕获了6匹幼年怪物。
   为什么在调查过程中要使用座头鲸的声音呢?史密斯说是因为美军知道在英国捕获的尼斯湖水怪的幼崽对座头鲸的声音有反应。虽然是推测,不过二者之间很有可能有着共生关系。
   遭遇栖息在日本湖水中的KUSSHE
   日本也有湖怪UMA。鹿儿岛池田湖中的ISSHIE和北海道屈斜路湖中的KUSSHIE都千分有名。最近刚发现KUSSHIE其实正是塔利怪物。
   在原住民阿依努族之间自古流传着屈斜路湖中栖息着魔物的传说。由于是火山口湖,所以湖中一般不会生存有大型生物,不过将周边的道路修整建设后,一时之间游客目击到KUSSHIE的事件急剧增多。KUSSHIE体长大约15米,有着长长的头部,是典型的尼斯湖水怪类型的湖怪UMA。
   对KUSSHIE进行调查的是自卫队。但如今受特别秘密保护法案所限,没有流传出任何消息,仅仅是在美军的要求下开展有关屈斜路湖的调查工作。然而就在这里,悲剧发生了。
   史密斯说,执行机密任务的是第5旅团,钏路驻地第27普通科连队,执行水下任务的是一等海尉。事情发生时调查正顺利进行着,甚至成功接近了目标。
   然而紧接着负责拍摄的潜水员就遭到了KUSSHIE的袭击。这只体长估计超过了10米的怪物张着巨口突袭过来。那一瞬间被潜水员拍了下来,然而这也成为了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塔利怪物的性格极其残暴,甚至会将游泳的人类当做捕食的对象。
   类似尼斯湖水怪的湖怪UMA在当地原住民口中是一种恐怖的存在,或许也有这个原因吧。
其他文献
“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系列活动的正式启动。也展示了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文明古都之一的郑州,决心把自身打造成现代文化大都会的意志和具体实施的宏伟方略。仿佛令人依稀听到了3600年前古老商都重新崛起于东方大地的坚实足音。  “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国内应征作品700余件,国外100余件,经过遴选,最后评选出56件作品参展。同时特邀28位国内著名雕塑家
大塚康生(1931-2021)日本动画师  大塚康生去世没出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悼念,但宫崎骏一定更寂寞了。2018年4月高畑勋去世后,宫崎骏从东映动画公司时期起就合作的前辈就所剩无几了。  2021年3月15日,在东京池袋举办的东京动漫节颁奖典礼上,吉卜力工作室的负责人铃木敏夫宣布了大塚康生过世的消息,他说:“大塚康生先生在今天早上离开了我们,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天。感谢他一直以来的照顾,愿他安息。”
[Anthony Stones FRBS]撰稿冯向红[Lily Feng]翻译    “艺术有着自身魅力的感染力……她给人以感动、启示和深思……好的艺术作品需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和社会的评判,还需要与包括种族主义的偏见在内的因素做斗争……”(摘自I·沃特斯2005年演讲)    I·沃特斯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左翼社会党主要的艺术家和雕塑家之一,他于1930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的Solihull地区,于20
内容摘要:鼓浪屿作为福建厦门的一个小岛,因其特殊的历史和人文原因,岛上建筑独具一格,风格秀丽,形式多样,展现出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雕饰作为建筑艺术文化的精华,不仅展现了建筑构件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并在建筑作品中呈现出生活与建筑本身高度地融合与统一,集中外化了建筑的精神和气质。本文试从鼓浪屿建筑中雕饰用材、表现形式、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研究和探讨雕饰在鼓浪屿建筑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特色。  关键词:雕
现在大家似乎都喜欢跟“土豪”这些高大上的交朋友,而“人民”似乎是灰头土脸早被人遗忘了,所以在北京798 -些艺术区里, “艺术为人民服务”这类话经常被一些前卫机构无厘头拿来挪用,更多被视为是一种反讽或者调侃。  其实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民共和国,国家最广大主体的人民,却被自己的人民视为最底层,甚至有人把“人民”异化称之为“草民”“贱民”。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建
2020年12月31日,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第十六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与创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创作管理处主办,围绕郅敏的雕塑艺术展开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郅敏教授介绍了他的艺术实践经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内院外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这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创作中的转化生成进行深入探寻的论坛,论坛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
玻璃艺术目前似乎还是玻璃专业艺术家圈内的玩意,在艺术界中还算不上普及,但近几年有两个重要的国际玻璃展,在艺术界掀起了不小的涟漪。  个是北京789白盒子当代艺术展《剥离·玻璃国际艺术展》。这个展主要是中央美院的几个当代的雕塑艺术家,像隋建国、展望、吴永平、卢征远等不是完全做玻璃的艺术家,和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艺术学校玻璃系主任Michael AllenRogers,他引荐国际团队来参展。国际策展人
[摘 要]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单向度理论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相结合,深刻地揭露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他用犀利的语言批判了现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人的单向度性、政治领域的单向度性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度性。这些思想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尔库塞;人的异化;单向度;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
编者按:  在刚过去的2014年年末,国外大师级的艺术家作品在中国一些著名展览馆和艺术区均有展出,包括毕加索、罗丹等知名大师作品展,抢尽了国内许多展览的风头,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经典复古艺术潮。虽然,大师名字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但由于国门的进一步开放,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传播,人们的审美眼界与艺术诉求越来越高,只有精心策划、视角多元的展出才能成为吸引人们的真正亮点。毕竟,现代人看待国外艺术大师的作品
第三届中国雕塑年鉴展于2013年6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序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步正发理事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杨自鹏理事长、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玲女士、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朱雪芬女士、两岸四地合作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闫佳林先生等领导,及著名艺术家钱绍武、张得蒂、张润垲、曹春生等150余位包括艺术家、批评家、雕塑爱好者、媒体朋友在内的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