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念的陈旧必然导致教学实践的枯燥乏味,资源的匮乏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在此次市级教学评估活动中,通过课堂观察,我发现好多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之所以称为不良现象,是因为这些现象在理论上不符合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没有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下面就我所看到的现象加以分析。
一、彻底扭转旧观念,确立新的课程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传统的课程观念,将课程与教学过程分离,先行于教学课程,这样势必导致课程远离学生的生活,忽视学生的经验。
现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已然注意到目标达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而在实施中总不忘为某一教学阶段乃至某一堂课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无可厚非,但是,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却因为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而对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态度的学生规定相同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方式,以至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吃不了”,加剧厌学情绪。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孩子都有所获、有所得,尊重孩子的个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杜威曾指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一切训练、成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这就是说,教学应回归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经验世界。而传统的观念把课程理解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认为课程只是知识,只是文本,这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枯燥、无味、痛苦的事情。在此次活动中,我观摩了一节初中英语课,教师在讲堂上神采飞扬地讲解从句的特点和应用,学生出于对听课人的畏惧也都全神贯注地在“听”,但当教师不停地在讲解中穿插“Do you understand?”时,回应者却寥寥无几,这一现象造成的后果是“输入不足,难以产出”。只有在充分输入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所输出,如果课堂上的输入不足,就会给学生的输出带来困难,尤其是口头输出。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时尚的东西可能会了解、有所偏重,但知识面不一定广,生活经历也比较单调,缺乏经验。所以,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二、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课程观念,也抑制着教师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长期以来,“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一本书”成了教师长期自足的教书形象。而开发丰富多彩的英语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现今的时代,给我们的教师提供了不可胜数的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是当今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趋势。在教学评估中,我观看了几个青年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英语课堂,发现一些与PPT课件有关的不良现象,现评析如下:
1.课件文字过小
课件屏幕上显示的文字过多,造成文字字号过小,学生难以认读,尤其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更是伸长脖子也无法看清楚。其实,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为学生多考虑一点点,就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需要把字体放大,把内容分成几个页面分别显示就可以了。
2.课件取代板书
课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如果在课堂上,所要呈现的内容都被固定在PPT课件里,就会严重制约教师本身的临场发挥,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就会被“人机对话”所取代,从而造成情感交流的缺失。PPT课件在教学中,只能助教、不能“主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灵活使用课件。如果用课件呈现反而显得别扭,则应用板书,可与学生的回答同步,如学生有遗漏,教师可作补充。
3.PPT课件使用过度
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教师喜欢把所有内容都用课件呈现出来。其实,有的内容不用PPT课件呈现更加合理。课件的使用应视情况区别对待。有时,教师的口头陈述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接近语言使用的真实性。
教师要努力开发周边有利的教学资源,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英语这门学科,是最易在生活中体现的,它的实用性也显而易见。我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讲述运动会时,引申到中国即将举办的奥运会,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讲述“鸟巢”、“水立方”,甚至鼓励学生们用英语抒发自己对奥运的期待之情。虽然,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还远不能做到出口成章,还是磕磕绊绊,但他们既体会了英语的乐趣,也记住了英语的语法知识,更增强了对我国举办奥运会的自豪感。此资源开发与利用,一举三得,值得教师们在实践中借鉴。相反的,就有一些教师只捧着课本照本宣科。现在课本也与时俱进了,可部分教师的思想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碰到不懂的问题既不咨询也不调查,糊里糊涂地混过去。例如就有教师回答不出欧佩克(OPEC)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快乐男生最后要“PK”。教师如果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资源系统,是很难在这崭新的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的。
有了资源却不为所动,懒于应用,这也是普遍存在于教师中的问题。年轻的教师不会上网的屈指可数,可多媒体仪器蒙尘已久的现象却在现实中多有存在,这当然不仅仅是利用不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识的问题。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靠间接收获,更需要教师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可利用的资源。
我们教师的思想倾向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吸引着学生的炽热目光。希望大家都能在教学中取长补短、更新观念、充实自己、丰富课堂,以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彻底扭转旧观念,确立新的课程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传统的课程观念,将课程与教学过程分离,先行于教学课程,这样势必导致课程远离学生的生活,忽视学生的经验。
现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已然注意到目标达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而在实施中总不忘为某一教学阶段乃至某一堂课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无可厚非,但是,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却因为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而对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态度的学生规定相同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方式,以至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吃不了”,加剧厌学情绪。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孩子都有所获、有所得,尊重孩子的个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
杜威曾指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一切训练、成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这就是说,教学应回归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经验世界。而传统的观念把课程理解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认为课程只是知识,只是文本,这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枯燥、无味、痛苦的事情。在此次活动中,我观摩了一节初中英语课,教师在讲堂上神采飞扬地讲解从句的特点和应用,学生出于对听课人的畏惧也都全神贯注地在“听”,但当教师不停地在讲解中穿插“Do you understand?”时,回应者却寥寥无几,这一现象造成的后果是“输入不足,难以产出”。只有在充分输入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所输出,如果课堂上的输入不足,就会给学生的输出带来困难,尤其是口头输出。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时尚的东西可能会了解、有所偏重,但知识面不一定广,生活经历也比较单调,缺乏经验。所以,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二、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课程观念,也抑制着教师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长期以来,“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一本书”成了教师长期自足的教书形象。而开发丰富多彩的英语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现今的时代,给我们的教师提供了不可胜数的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是当今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趋势。在教学评估中,我观看了几个青年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英语课堂,发现一些与PPT课件有关的不良现象,现评析如下:
1.课件文字过小
课件屏幕上显示的文字过多,造成文字字号过小,学生难以认读,尤其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更是伸长脖子也无法看清楚。其实,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为学生多考虑一点点,就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需要把字体放大,把内容分成几个页面分别显示就可以了。
2.课件取代板书
课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如果在课堂上,所要呈现的内容都被固定在PPT课件里,就会严重制约教师本身的临场发挥,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就会被“人机对话”所取代,从而造成情感交流的缺失。PPT课件在教学中,只能助教、不能“主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灵活使用课件。如果用课件呈现反而显得别扭,则应用板书,可与学生的回答同步,如学生有遗漏,教师可作补充。
3.PPT课件使用过度
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教师喜欢把所有内容都用课件呈现出来。其实,有的内容不用PPT课件呈现更加合理。课件的使用应视情况区别对待。有时,教师的口头陈述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接近语言使用的真实性。
教师要努力开发周边有利的教学资源,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英语这门学科,是最易在生活中体现的,它的实用性也显而易见。我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讲述运动会时,引申到中国即将举办的奥运会,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讲述“鸟巢”、“水立方”,甚至鼓励学生们用英语抒发自己对奥运的期待之情。虽然,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还远不能做到出口成章,还是磕磕绊绊,但他们既体会了英语的乐趣,也记住了英语的语法知识,更增强了对我国举办奥运会的自豪感。此资源开发与利用,一举三得,值得教师们在实践中借鉴。相反的,就有一些教师只捧着课本照本宣科。现在课本也与时俱进了,可部分教师的思想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碰到不懂的问题既不咨询也不调查,糊里糊涂地混过去。例如就有教师回答不出欧佩克(OPEC)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快乐男生最后要“PK”。教师如果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资源系统,是很难在这崭新的教育事业上有所建树的。
有了资源却不为所动,懒于应用,这也是普遍存在于教师中的问题。年轻的教师不会上网的屈指可数,可多媒体仪器蒙尘已久的现象却在现实中多有存在,这当然不仅仅是利用不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识的问题。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靠间接收获,更需要教师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可利用的资源。
我们教师的思想倾向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吸引着学生的炽热目光。希望大家都能在教学中取长补短、更新观念、充实自己、丰富课堂,以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