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来源 :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现阶段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案,其中非手术治疗是现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查阅近年来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资料,发现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针刀治疗、牵引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封闭治疗等疗法单独或综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将制备的蟾酥乳膏剂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并评价其对皮肤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利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测定蟾酥乳膏的体外透皮吸收率;采用小鼠断尾法测定小鼠止血时间及出血量;根据全层皮肤缺损法制备兔皮肤缺损模型,考察乳膏对兔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备乳膏剂光泽度、细腻度、延展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透皮吸收率高,并能缩短小鼠断尾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并且可以促进家兔皮肤伤口愈合(P<0.05).结论:本实验确定了蟾酥乳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量,并进行了初步的药效试验.家兔皮肤伤口愈合实验
中药接骨木最早记载于《新修本草》,因“接骨以功而名”,是常用的植物药之一.接骨木易于存活,也是我国民间少数民族常用的骨伤科药材.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药物志和地方志等相关文献,梳理接骨木的名称、品种、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炮制方法及毒性,以确定接骨木的正名、来源及古今药用.考证结果表明,现代以“接骨木”为正名,来源于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炮制方法与毒性古今的记载和描述基本一致.通过本草考证,明确了接骨木药用历史的连续性,可以为中药接骨木现代临床的应用、开发与规范管理提供文献参考.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发现多种中药提取物及有效部位、中药复方及中医物理治疗可通过调控MAPK通路,抑制促炎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释放,改善RA滑膜炎症及骨破坏.
肠-肾轴学说认为肠道菌群的紊乱能够引起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及全身微炎症反应,进而加重慢性肾脏病进程,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腑泄浊法是通过加强肠腑传化功能,使蓄积于肠道的湿浊毒邪从大便排出,进而调节脏腑气机,祛邪以扶正,与肠肾轴理论不谋而合.本文基于肠-肾轴理论,讨论通腑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应用,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