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工程概况
苏州工艺美院新校区学生宿舍3#—13#楼为六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由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本工程学生宿舍楼均设置后浇带,混凝土标号为C30。考虑到施工屋面后浇带工期较紧,而且屋面后浇带的清理、灌缝非常麻烦,处理不好可能会出现有害裂缝,给结构带来隐患,因此,我公司根据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及成熟的技术,采用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无缝技术,取消屋面后浇带,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二、理论分析
在混凝土中参加适量的膨胀剂,膨胀剂通过与水泥的化学反应,使混凝土产生适量膨胀,在钢筋和邻位限制下,在钢筋混凝土中建立0.2—0.7Mpa的预压应力,可大致抵消混凝土收缩时产生的拉应力,防止混凝土开裂。同时,水化反应生成的钙钒石晶体属针状、棒状晶体,能填充、切断、堵塞混凝土的毛细孔,使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控制有害裂缝的目的。下面笔者从收缩应力的角度对超长无缝施工裂缝控制进行分析。
工民建上层结构的楼板等,其特点是厚度(或高度)H远小于长宽尺寸L,板在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离开端部区域,板的全截面受拉应力较均匀。在梁柱约束下,将出现水平方向应力бx。从工程实践可知,бx是设计主要控制应力,是引起垂直裂缝的主要应力,其最大值бxmax出现在板截面的中心处。
研究表明,补偿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膨胀作用,在与钢筋或邻位约束下,钢筋受拉,而混凝土受压,当钢筋拉应力与混凝土压应力平衡时,则有:
Ac×бc=As×бs=As×Es×ε2
而配筋率μ=As/(Ac As)
As/Ac=μ/(1-μ)
则бc=μ×Es×ε2/(1-μ)
式中:бc—混凝土预压应力(Mpa)Ac—混凝土截面积
бs—钢筋拉应力(Mpa)As—钢筋截面积
Es—钢筋弹性模量(Mpa)μ—配筋率(%)
ε2—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即钢筋伸长率)(%)
从上式可见,бc与ε2长成正比关系,而限制膨胀率随膨胀剂的掺量增加而增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膨胀剂的掺量,使混凝土获得不同的预压应力。根据水平方向应力曲线,我们设想在бmax处给予较大的膨胀应力бc,而在两侧给予较小的膨胀应力,使结构的收缩应力得到大小适宜的补偿,从而控制有序裂缝的出现。
在收缩应力集中的бmax处,设膨胀加强带,其宽度2米,带两侧架设密孔铁丝网,目的是为防止两侧混凝土流入加强带。施工时,带外侧用小膨胀混凝土(限制率为0.015%—0.020%,掺膨胀剂8%左右),浇注到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混凝土(限制率为0.025%—0.030%,掺膨胀剂12%左右),浇注到加强带另一侧时又改用小膨胀混凝土浇注。如此循环下去,可连续浇注100—150米超长混凝土结构。
三、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
本工程采用的膨胀剂为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该产品是由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的多功能产品。它保留了原来JM-Ⅲ混凝土外加剂之精华,在混凝土耐久性上作了很大改进,使其不仅具有高效抗裂防渗性能,而且具有减水增强、凝结时间适中、保塑性好、施工和易性好等特点,是国内最新一代的多功能抗裂防渗材料。该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1.施工性好
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对新拌混凝土具有很好的保塌作用,混凝土搅拌后2小时内基本无塌落度损失,且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其保塌效果明显高于木钙、糖蜜等普通缓凝剂。
2.减水增强效果好
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达20%左右,增强效果显著。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掺有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3天抗压强度可提高70%—100%,28天抗压强度可提高30%—60%,增强幅度很大,且后期强度性能稳定。
3.抗裂能力强
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水化作用使得混凝土在早期产生大量钙矾石晶体,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从而补偿了混凝土的收缩。实验证明,掺有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28天基本无收缩,42天的收缩仅有1.2×10-4毫米,远小于会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变形值。
4.提高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力
用水量的降低,减薄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水膜层,减少了缺陷;微膨胀使得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水膜层进一步变薄,增大了混凝土对钢筋的正压力和机械咬合力。
四、技术措施
1.由于屋面板部位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受环境温差和风速的影响大,屋面板部位的混凝土更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因此,除了定带外侧用小膨胀混凝土8%,膨胀加强带混凝土掺膨胀剂量定为12%。
2.膨胀加强带的设置。屋面板为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为缓解部分收缩应力,需要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设置在原后浇带位置,宽度2米。带两侧分别用φ2铁丝网拦隔,并用短钢筋加固。膨胀加强带之间增加10%—15%的水平附加筋。
五、原材料选用及要求
1.水泥
宜采用早期水化热低、品质稳定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水泥厂家采用倒库、增加库存等措施,控制使用温度在55℃左右。
2.砂
中砂,细度模数2.5—2.8,含泥量<3%。
3.石子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1%。
4.外加剂
JM-Ⅲ改进型。
5.粉煤灰
采用品质稳定的优质Ⅰ级灰,取代水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水化热,与抗裂防渗剂配合好,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有一定的叠加效应。
6.水
洁净自来水。
上述混凝土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我方技术人员提供,经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并提出不同结构部位的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如原材料质量有变化,由我方技术人员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以适应施工的要求。
六、补偿收缩混凝土参考配合比表(标注单位:kg)
七、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要求
1.混凝土塌落度
要求为18—20cm。
2.混凝土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6—8小时,终凝时间10—12小时。
3.混凝土强度要求
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
八、混凝土浇注
1.在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及钢筋间的所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2.混凝土的入模塌落度要控制好。
3.因各种原因造成塌落度过小而无法泵送时,应在现场加高效减水剂溶液进行调节,严禁随意加水行为。
4.补偿收缩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能漏振、欠振,也不可过振。振捣时间宜为10—30秒,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5.对于屋面板的施工建议沿纵向采用一个坡度循环推进。
6.為防止屋面板混凝土因风吹和太阳暴晒而引起的干燥收缩,进而引发裂纹,在浇注混凝土12小时后,用湿麻包覆盖,充分用水浇湿,保湿养护不少于20天。
7.混凝土没有达到强度前,不得在上面堆放重物。
8.屋面板的拆模时间应执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苏州工艺美院新校区学生宿舍3#—13#楼为六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由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本工程学生宿舍楼均设置后浇带,混凝土标号为C30。考虑到施工屋面后浇带工期较紧,而且屋面后浇带的清理、灌缝非常麻烦,处理不好可能会出现有害裂缝,给结构带来隐患,因此,我公司根据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及成熟的技术,采用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无缝技术,取消屋面后浇带,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二、理论分析
在混凝土中参加适量的膨胀剂,膨胀剂通过与水泥的化学反应,使混凝土产生适量膨胀,在钢筋和邻位限制下,在钢筋混凝土中建立0.2—0.7Mpa的预压应力,可大致抵消混凝土收缩时产生的拉应力,防止混凝土开裂。同时,水化反应生成的钙钒石晶体属针状、棒状晶体,能填充、切断、堵塞混凝土的毛细孔,使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控制有害裂缝的目的。下面笔者从收缩应力的角度对超长无缝施工裂缝控制进行分析。
工民建上层结构的楼板等,其特点是厚度(或高度)H远小于长宽尺寸L,板在温度收缩变形作用下,离开端部区域,板的全截面受拉应力较均匀。在梁柱约束下,将出现水平方向应力бx。从工程实践可知,бx是设计主要控制应力,是引起垂直裂缝的主要应力,其最大值бxmax出现在板截面的中心处。
研究表明,补偿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膨胀作用,在与钢筋或邻位约束下,钢筋受拉,而混凝土受压,当钢筋拉应力与混凝土压应力平衡时,则有:
Ac×бc=As×бs=As×Es×ε2
而配筋率μ=As/(Ac As)
As/Ac=μ/(1-μ)
则бc=μ×Es×ε2/(1-μ)
式中:бc—混凝土预压应力(Mpa)Ac—混凝土截面积
бs—钢筋拉应力(Mpa)As—钢筋截面积
Es—钢筋弹性模量(Mpa)μ—配筋率(%)
ε2—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即钢筋伸长率)(%)
从上式可见,бc与ε2长成正比关系,而限制膨胀率随膨胀剂的掺量增加而增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膨胀剂的掺量,使混凝土获得不同的预压应力。根据水平方向应力曲线,我们设想在бmax处给予较大的膨胀应力бc,而在两侧给予较小的膨胀应力,使结构的收缩应力得到大小适宜的补偿,从而控制有序裂缝的出现。
在收缩应力集中的бmax处,设膨胀加强带,其宽度2米,带两侧架设密孔铁丝网,目的是为防止两侧混凝土流入加强带。施工时,带外侧用小膨胀混凝土(限制率为0.015%—0.020%,掺膨胀剂8%左右),浇注到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混凝土(限制率为0.025%—0.030%,掺膨胀剂12%左右),浇注到加强带另一侧时又改用小膨胀混凝土浇注。如此循环下去,可连续浇注100—150米超长混凝土结构。
三、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
本工程采用的膨胀剂为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该产品是由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的多功能产品。它保留了原来JM-Ⅲ混凝土外加剂之精华,在混凝土耐久性上作了很大改进,使其不仅具有高效抗裂防渗性能,而且具有减水增强、凝结时间适中、保塑性好、施工和易性好等特点,是国内最新一代的多功能抗裂防渗材料。该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1.施工性好
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对新拌混凝土具有很好的保塌作用,混凝土搅拌后2小时内基本无塌落度损失,且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其保塌效果明显高于木钙、糖蜜等普通缓凝剂。
2.减水增强效果好
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达20%左右,增强效果显著。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掺有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3天抗压强度可提高70%—100%,28天抗压强度可提高30%—60%,增强幅度很大,且后期强度性能稳定。
3.抗裂能力强
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水化作用使得混凝土在早期产生大量钙矾石晶体,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从而补偿了混凝土的收缩。实验证明,掺有JM-Ⅲ(改进型)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28天基本无收缩,42天的收缩仅有1.2×10-4毫米,远小于会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变形值。
4.提高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力
用水量的降低,减薄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水膜层,减少了缺陷;微膨胀使得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水膜层进一步变薄,增大了混凝土对钢筋的正压力和机械咬合力。
四、技术措施
1.由于屋面板部位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受环境温差和风速的影响大,屋面板部位的混凝土更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因此,除了定带外侧用小膨胀混凝土8%,膨胀加强带混凝土掺膨胀剂量定为12%。
2.膨胀加强带的设置。屋面板为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为缓解部分收缩应力,需要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设置在原后浇带位置,宽度2米。带两侧分别用φ2铁丝网拦隔,并用短钢筋加固。膨胀加强带之间增加10%—15%的水平附加筋。
五、原材料选用及要求
1.水泥
宜采用早期水化热低、品质稳定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水泥厂家采用倒库、增加库存等措施,控制使用温度在55℃左右。
2.砂
中砂,细度模数2.5—2.8,含泥量<3%。
3.石子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1%。
4.外加剂
JM-Ⅲ改进型。
5.粉煤灰
采用品质稳定的优质Ⅰ级灰,取代水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水化热,与抗裂防渗剂配合好,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有一定的叠加效应。
6.水
洁净自来水。
上述混凝土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我方技术人员提供,经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并提出不同结构部位的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如原材料质量有变化,由我方技术人员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以适应施工的要求。
六、补偿收缩混凝土参考配合比表(标注单位:kg)

七、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要求
1.混凝土塌落度
要求为18—20cm。
2.混凝土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6—8小时,终凝时间10—12小时。
3.混凝土强度要求
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
八、混凝土浇注
1.在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及钢筋间的所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2.混凝土的入模塌落度要控制好。
3.因各种原因造成塌落度过小而无法泵送时,应在现场加高效减水剂溶液进行调节,严禁随意加水行为。
4.补偿收缩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能漏振、欠振,也不可过振。振捣时间宜为10—30秒,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5.对于屋面板的施工建议沿纵向采用一个坡度循环推进。
6.為防止屋面板混凝土因风吹和太阳暴晒而引起的干燥收缩,进而引发裂纹,在浇注混凝土12小时后,用湿麻包覆盖,充分用水浇湿,保湿养护不少于20天。
7.混凝土没有达到强度前,不得在上面堆放重物。
8.屋面板的拆模时间应执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