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蛋炒饭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的清晨,我如往常一样,揉了揉双眼,伸了个痛快的懒腰,星期日就是舒服。
  “妈妈,我饿了,准备早饭吧!”我叫了半天,却一点回应也没有。我走出房间一看——妈妈怎么不见了?难道跟我捉迷藏呢?可我把家里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妈妈的身影。算了,先解决温饱吧,看来今天只好亲自下厨了。做什么呢?对了,做蛋炒饭吧!前几天看妈妈弄过,我也应该可以的。
  先从冰箱里挑两个鲜鸡蛋,打进碗里搅拌均匀,再把锅洗干净,开火,放油……可自己却忘记了,锅里的水没干,这油一下锅,就像小精灵似的,开始四溅。为了躲避,我手忙脚乱地把鸡蛋倒下锅,本以为会阻挡油溅,可没想到,油飞溅得更猛了。慌乱中我扔掉锅铲,一溜烟儿地跑出了厨房。
  过了一会儿,再进厨房一看,锅里一片狼藉,鸡蛋黑乎乎的,像一团脏兮兮的煤炭。想我堂堂“大厨师”怎会被小小的蛋炒饭打败?我决定再次尝试。将锅擦干净,倒入一点油,慢慢倒入调好的鸡蛋,奇迹出现了,刚倒下去的鸡蛋膨胀变形了,像一个胖乎乎的鸡蛋娃娃,随后我把鸡蛋捣成小块,接着再把饭和火腿丁倒入锅内,加入盐,然后翻炒一会儿。好的,蛋炒饭出锅了。金黄的蛋,粉红的丁。我尝了一口,嗯,简直是人间美味,可谓色香味俱全。我把饭分成两份儿,留给妈妈来尝一尝我的手艺。
  我狼吞虎咽地把自己的这份儿吃得一干二净!就在这时,“叮咚”,妈妈回来了,我欢天喜地开了门。“嗯,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妈妈一脸疑惑。我把蛋炒饭端了出来,妈妈不相信,满脸惊喜地望着我说:“这是你亲自做的吗?”“嗯。”我自豪地答道。妈妈尝了一口,竖起大拇指,直夸我做得好,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拍着饱饱的肚子,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指导教师:朱 光)
其他文献
那是去年春节里的一天,我早早地从自家来到老宅,想和楼上的姐姐侃侃电脑游戏。大人们大都出去造“四方城”了,偌大的客厅里只有年老的曾祖母在。我一边迅速地换好拖鞋,一边叫了一声“阿太好”,可回应我的只有短促的一声“嗯”。我感到匪夷所思,平时见了我这个曾孙就眉开眼笑的曾祖母,今天怎么对我如此冷淡?莫不是有外星人来把亲爱的曾祖母换掉了?我忙定睛一看,桌上放着满满的一摞花生肉,曾祖母的手正伸向那里。  哦!原
【名师指导】  “有文采”,这是对文章语言的要求。文采不是什么神秘之物,是凭直觉就可以感知的。例如我们读名家的文章,常有词清、句丽、出语如连珠之感,这就是“有文采”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记叙文词句漂亮,行文华丽,固然是“有文采”,但更多的情况下,文采指内含的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它以自然流露为上。如作家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结尾处写道: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这是一墙爬山虎,一墙极其普通的爬山虎。  它生长于公园的西北角,那里杂草丛生,枯枝败叶落了一地。旁边只有那栋被人废弃了的楼房和一堵矮墙。周围全是大树,见不到一丝阳光。在老师的提示下,我还是第一次注意到它们,曾经多少次经过它的身边,却总是熟视无睹。那一大片的爬山虎盖住了大半堵墙,虽然到了秋天它们便泛黄,但在瑟瑟秋风中抖动着枯瘦的身体,无论什么时候都掩盖不了它旺盛的生命。  我本以为爬山虎只有这些,但
秋天来了,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清晨,我在一声声鸟鸣中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睁开睡意蒙眬的双眼,拉开窗帘。晨风微微吹来,一股熟悉的清香,芬芳扑鼻。  仔细看去,原来是我家窗外的桂花开了。这棵桂花树的身体都倾斜了,好像一位年迈的老人。妈妈告诉我:“这棵桂花树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因为屋檐遮荫的原因,它一直长得不够粗壮和挺拔。”桂花树的树干,有碗口粗细,树皮很粗糙,细长的枝干,满树都是碧绿的叶子。  春
川剧,起源于我国四川地区,具有浓烈的艺术气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被传承到今天。我们一家为了大饱眼福,在假日特地前往四川成都欣赏川剧。  在成都,欣赏川剧最好的地方便属人民文化公园内的老戏台——“蜀风雅韵”。顺着两排翠色欲滴的树木,我们进了戏堂,藤编的大椅子整齐地摆放着,台下的小桌摆着当地的特色小吃——盖碗茶和炒蚕豆,供游客们一边欣赏川剧,一边品尝。  待宾客都到齐后,戏台上的彩灯渐渐亮了起来
人的情感是极其复杂的,绝非“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所能概括得了的。单说一个“愁”字,便千姿百态:国破家亡之愁、羁旅行役之愁、官场失意之愁、怀才不遇之愁、鳏寡孤独之愁、弃妇旷夫之愁、闺中少妇之愁……“愁”是一种最难捉摸、最难把握的情感。但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愁”被描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们融进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借用各种表现手法,把“愁”表现得非常具体、生动、形象,这些写愁的名句,脍
秋天。  风,柔弱而清爽,丝带般地飘舞着。  这风略带一些寒意,微弱的寒意,使人精神十足。风轻盈地在天空中盘旋着,扩散着,蔓延着。突然又猛烈起来,呼啸着,又倏地弱了下来,零星的草在秋风里东倒西歪。树枝微微摆动着,叶子悬在树枝上仿佛再过一秒就要掉下来。每当扣人心弦的风刮起时,心由不得紧紧地被一双无形的手拉住了。  风,突然停了,那么平静,平静得好像缺了点什么。风也似乎意识到了,又刮了起来。只是这次变
初夏里的一天,风和日丽,微风和煦。诗人杨万里乘舟游玩儿。远处,山峦起伏,层峦叠翠。近处,树林郁郁葱葱,树影婆娑。溪水微波荡漾,倒映出山间绿树红花的影子,岸边的垂柳与绿水柔媚相依,真是美不胜收。  杨万里沐浴着初夏的和风,呼吸着清鲜的空气,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恬静安宁。突然,在小溪的尽头隐隐约约出现了船只的身影。待它驶近了,杨万里才看清船上有两个孩子正在玩闹着划船。小孩子穿着朴素清新,带着农家孩子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笔下流溢出竹的淡雅风采。岁寒三友之一的墨竹,谁不能夸它“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的勇气是人人敬佩而称赞的。  每逢隆冬,一片竹林,总是投下一道绿色浓荫。坚韧的青竹在幽溪旁咏诵世间的真谛。  走在平湖秋月旁,那一小丛竹林因夕照而显眼。雪从空中飘落而下,枝叶上积得一层厚雪。夜已深了,人已散了,只留得一簇浓绿在暗中摇曳。  北风呼啸。  风一个劲地往竹林里刮。坚韧的外壳已绷得紧紧的。竹
美也许是翩翩的彩蝶,也许是缤纷的长虹,也许是一句问候,也许是一丝关怀,也许是动人心弦的一瞬间。美,是那么微不足道,却又令人无法忘怀,连我们生活的角落,也有那不经意的美。  晨光熹微的清晨,鸟儿刚从窝里钻出,张开稚嫩的翅膀在湖面、在林间浅浅低飞,温暖和煦的阳光洒在昨夜的雨滴上,一切是那么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清洁工人迎着朝霞,不顾辛苦地来到繁华的城市中心,挥动着扫把,扫去一丝丝灰尘,擦净一块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