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wee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厘米”“这块草地的面积是120米。”“爸爸的体重是60立方米。”……每次看到学生这样的作業,笔者都哭笑不得,同时也让笔者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计量单位,掌握得如何了呢?如何设计有效的复习课教学来帮助学生整理这一知识点呢?带着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关于计量单位复习课的教学。
  一、发散思维,回顾知识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题目“1(
其他文献
【摘要】学科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形成初中化学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中化学内容接地气,知识点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承载和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也彰显化学的学科价值。  【关键词】学科思政;立德树人;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丰富的化学史素材,众多知识
【摘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互动课堂,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本文从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创设情景,开展阅读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反思等方面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情景创设;教学反思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一些年轻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能力,课
【摘要】自然缺失症儿童日渐趋多,孩子与自然疏离的后果越发严重,而劳动可以让儿童联结自然,回归自然。本文以云汉小学自然劳动种植课程为例,阐述了自然劳动是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的有效途径,唤醒儿童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关键词】劳动 儿童; 自然  一、自然缺失症:儿童与自然的疏远  每到节假日,各大商圈、游乐场挤滿了家长和孩子;家庭聚餐或者孩子们聚会,少不了人手一台电子设备,无论大小老幼,尽是“低头族
【摘要】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在获取知识方面的渠道受阻,绘本配有大量图画,非常适合听障学生阅读理解。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从挑选绘本、读绘本、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等方面阐述了与听障学生一起读绘本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听障学生;绘本  日本上智大学教育学博士邱琼慧提出:绘本,超越语言、跨越文化,给读者提供一个宽广的想象世界,更是儿童最佳的阅读媒材。  对于听障学生而言,绘本符合他们的阅读喜好,他
新课标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教学中的探究,不仅仅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同时也是小学科学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而目前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就是自主参与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实验活动。探究为主的科学实验活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从以前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的“灌输式”教学向向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的教学转变。  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小学低段科学课以认识、观察为主,例如认识大自然、水果和蔬菜等,这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跨界共融,粤港澳三地自古同根同源,同声同气,形成的三种文化交相辉映,兼容并包,三地鼎足而立、互为支撑。然而,因现代信息社会的强烈冲击,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遇到阻碍。本文立足于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借助广府文化学习平台,开发系列广府文化课程资源,开展系列广府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体会了解广东当地文化特色,感受文化氛围,进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认同感
【摘要】小学语文是门基础学科,又是门有情感、有个性、有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意志、情感和行为的特点,加以引导,努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能力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摘要】从教三十多年来我总认为:诗歌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有潜在的教学艺术,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魅力,在诗歌教学中自己总想给学生以美德享受、让学生的思想与灵魂得以碰撞和洗礼;给诗歌教学实践与诗歌的教学心得进行有效的探索,以达到诗歌教学的成长。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歌节奏;诗歌意境;诗歌享受;诗歌艺术  诗歌教学一般来说,感情是诗歌的主线与灵魂性、抒情性、含蓄性、有诗歌的节奏性、诗歌的艺术性、学
【摘要】充分挖掘自然资源进课堂、引导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活动中认识自然,建立亲近自然情感,增强人与自然共同的意识,推进自然资源在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的价值运用和促进作用。因此,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通过本园的园土资源和身边环境资源,有意识地开创大自然的活动,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在活动中寻找出更多的惊喜和秘密。  【关键词】自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品质生活是人们的向往,追求健康的生活成了社会的共同话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是是时势所需。《道德与法治》教材也随着素质教育精神编写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从生活中寻求教育源。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为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教育的元素,教师要挖掘生动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相关的教育主题与内容,开展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