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像技术引导下肺结节穿刺活组织检查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晚期肺癌患者因病变侵犯范围广,常伴多处多发远处转移,且治疗手段有限,故预后极差。若能早发现、早治疗,也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5年生存率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是肺癌治疗的关键,而肺癌的早期诊断有赖于对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不同影像技术引导下肺结节穿刺活组织检查的安全性及诊断准确性越来越高,在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上的优势突出,临床应用价值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TIP)尿道成形术术毕时更换小一号支撑导尿管对术后尿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6例尿道下裂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0.5~15.4岁,中位年龄1.5岁。远段型尿道下裂47例(39.5%),中段型62例(52.1%),近段型10例(8.4%)。尿道板发育不佳者49例(42.2%)。116例均由同一术者行TIP尿道成形术。术中成形尿道时
目的探讨解剖标志导航下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59~88岁,平均(76.7±8.5)岁。患者术前均存在明显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夜尿增多等下尿路梗阻症状。术前经直肠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为80~175 cm3,平均(103.2±21.4)cm3。B超检查测量残余尿量为0~350 ml
目的分析肾嫌色细胞癌(CRCC)和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5例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7例,女48例,男女比例为1.4∶1。年龄(51.2±13.4)岁。71例为无症状肾癌;44例有临床症状,其中肉眼血尿10例,腰痛28例,血尿合并腰痛4例,腹部肿块2例。行开放手术49例,腹腔镜手术66例。行根治
随着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前列腺癌的治疗正在进入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目前,前列腺癌的免疫疗法主要包括肿瘤疫苗和免疫检查位点抑制剂,免疫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激素治疗等的联合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免疫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仍然有限,未来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期刊
目的比较荧光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FLRP)与高清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HD-LRP)+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PLND)治疗局部高危前列腺癌(LAPCa)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LAPCa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均>7分;结合盆腔MRI或68Ga-PSMA-PET/CT等影像学资料,术前诊断临床分期
目的比较扩大淋巴结清扫(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ePLND)和标准淋巴结清扫(standar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sPLND)在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9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7例,女22例。年龄20~84岁,平均(64.6±11.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腹膜外Studer原位新膀胱术后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2例。年龄42~81岁,平均62岁。临床分期:T1期9例,T2期26例,T3期20例,T4期3例。全麻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腹膜外Studer原位新膀胱,均采用开放式耻骨上腹膜外途径完成前列腺、膀胱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然后进入腹腔,距回盲部25 cm处截
目的探讨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PRC)患者出现"骨闪烁"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服用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出现"骨闪烁"的mCR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病例1,79岁。2013年11月5日因尿频就诊。血PSA 115.900 ng/ml。MRI检查:前列腺右侧外周带T2相可见低信号区,累及包膜(考虑前列腺癌)。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