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为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ng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作文素材储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而且能为学生的写作打开语言的宝库。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丰厚学生写作积淀,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催生学生写作想象,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内的阅读教学,更要重视课外大量的自主性阅读。课外阅读,能为学生的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课外阅读: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
  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阅读是写作的根基,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质、一定量的阅读,是很难写出优秀文章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向学生荐读,对学生导读、促读,不仅引导学生关注情节,而且引导学生聚焦人物、赏析语言。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阅读每个年级段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外,笔者以写作为指向、为目标,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比如,在学生以“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事”为主题写作前,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王朔的《看上去很美》、郭姜燕的《看了蚂蚁又看云》等书籍,并要求学生对每一章节最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概括,学生的写作思路渐渐地被打开了。当然,这种打开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课外阅读是一泓泉水,而且是一泓活的泉水,能疏通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思如泉涌。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阅读是写作的先行,只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作才能渐渐上路。
  二、课外阅读:为写作注入持久动力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如何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强烈需要、需求,为学生的写作注入持久的动力?如何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课外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吴勇指出,要让学生形成一颗饱满的“文心”。只有当学生拥有了“文心”,写作才能成为一种自觉。课外阅读,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孕育学生的“文心”。比如,阅读《三字经》,学生能够懂得“仁义礼智信”的真谛;阅读金波的儿童诗,学生能感受、体验童趣,领略充溢于文中的童心;阅读《草房子》,学生能体认到小说对生命成长的浪漫表达,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心灵会受到涤荡,灵魂会受到洗礼。在写作时,学生的立意就会新颖,视界就会开阔,境界就会高远。
  当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孕育了“文心”,就会形成“我要写”的冲动、欲望,写作就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是一种内在的渴望。
  三、课外阅读:为写作打开语言宝库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家”。课外阅读是学生母语习得的一条重要路径。用课外阅读哺育学生的写作,最为直接的显现效果就是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语言丰润童心,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内容,即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言语形式,即文本“是怎样写的”。只有既关注文本内容,又关注文本形式,学生才能真正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关注语言,学生的写作素养才能得以提升。在课外阅读中,要让学生关注关键词语,让学生抓住特色句段,让学生研究作品布局等。通过对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关注,学生感受到表达的生动、绝妙、精巧,从而为写作打开语言宝库。比如,春天到了,要求学生写一写“春天”,包括春日景色、春游活动等。为此,学生找来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如陈伯吹的《春天在哪里》、常福生的《春天是一本书》等。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品味到語言的色彩、节奏、风格等。比如在《春游的建议》中,有学生这样写道:“春姑娘在草儿上飘过,小草就露出了脑袋;春姑娘在花儿上飘过,小花露出了灿烂笑容。”有学生这样写道:“看,高耸的树木为春光增添了光彩;瞧,碧绿的小草为春光增添了活力;瞅,五彩的花儿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等等。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对“春”有了想象,“春”在学生的笔下有了活力。
  语言素养是学生写作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丰富,不仅能催生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想象,而且能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关注语言,开掘学生的言语潜能,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进而让学生发现写作的神奇密码。在课外阅读的星空下,学生的写作不断绽放熠彩!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青树镇冉家完全小学
其他文献
<正>信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各类社会经济资源流通和配置环节的基础。信用的好坏优劣,会对交易对象的选择以及交易合意的达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交易结果的
当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正逐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朝着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从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教学模式的转变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全面贯彻的,它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而,如何提升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性就成为每个任课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备课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备课环节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症状、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老年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
新媒体环境下接受思政理论课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提升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是新媒体环境下教学理念更新、教育
当前,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教师会教书,还要教好书。面对这一要求,教师要想更精确地解读文本,适应新形势下对教师的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文本类型解读  小学阶段文本的主要类型有记叙文、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的文本表达方式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要先理清文本的类型,以及不同文本表现方式有何不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