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属DUS测试中数量性状的测量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减小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DUS)测试中的数量性状观测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本研究以种植于上海的30个萱草品种为试材,比对了定植时间、测量时期和观测部位对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影响,分析了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探讨了通过其它性状推测花直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定植时间主要影响叶丛、叶片和花葶3个部位的数量性状;移栽会影响其性状表达,第2个生长季叶丛高度和直径、叶片长度和宽度、花葶长度和粗度及花数量均明显大于第1个生长季观测值,大部分性状第3个生长季观测值均等于或小于第2个生长季的观测值;随着花序向上开放,花葶长度、花葶粗度和花数量基本无显著差异,其余5个性状不断变小;叶相关数量性状在营养生长期与盛花期测量无显著差异;所有数量性状与2~11个其他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3个数量性状就能区分所收集的30个品种;通过外花被片长度和花型可以推测花直径.综上,萱草DUS测试需在休眠根状茎定植后的第2个生长季进行观测,前3朵正常开放的花均可为观测对象,叶相关性状可以改在盛花期测量,该结果可为萱草属数量性状的准确采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挖掘、利用玉米耐贮藏基因资源,对糯玉米组合N7×N32的216个F2单株种子进行2年的常温贮藏,并以贮藏后种子的单位质量电导率和发芽率为耐贮藏性指标,建立极端耐与不耐贮藏BSA混池.首先筛选在2个BSA混池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后在多态引物所在的染色体上增加引物,以F2为作图群体,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同时结合测得的F2耐贮藏性状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耐贮藏相关QTL.结果表明:1)从6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在BSA混池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分别位于第4和6染色体上;2)在第4和6染色体上增加200
[目的]二次发酵是实现鸡粪等养殖废弃物功能价值提高的关键阶段,本研究旨在将前期筛选得到的真菌应用于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阶段,探讨其促进二次发酵的效果并对其进行鉴定,为今后鸡粪的高值化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一次发酵产物为原料,添加实验室前期筛选的2株真菌(分别为FCM1和FCM3)进行二次发酵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加入1%(体积L:干物质量kg)无菌液体培养基;F1:原料中加入1%FCM1菌液;F3:原料中加入1%FCM3菌液.在二次发酵的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
为探明与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贮墒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相配套的氮肥高效施用技术,基于贮墒旱作栽培(冬小麦和夏玉米灌底墒水或出苗水,生育期内不灌水),在全年施氮量360 kg/hm2下开展了前后茬作物施氮量配比不同的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种施氮处理,分别为冬小麦120 kg/hm2+夏玉米240 kg/hm2(W0N1);冬小麦180 kg/hm2+夏玉米180 kg/hm2(W0N2);冬小麦240 kg/hm2+夏玉米120 kg/hm2(WoN3),并设常规灌溉施肥模式(冬小麦灌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施纯氮1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规律及其对光照强度变化的生理关联性,为刺梨果实的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年生的\'贵农5号\'刺梨结果树为材料,以自然光照强度为对照,设置光照强度减弱20%,40%、60%的3个处理(分别用R0(CK)、R20、R40、R60表示),分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刺梨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总黄酮的积累量、相关合成代谢酶活性及其与光照强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刺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和总黄酮类
蛋鸡场生产的鸡蛋必须优质、安全,简单说就是既好看又好吃,品质是核心(见表1).当前,影响鸡蛋品质的指标主要有蛋重、蛋壳颜色、蛋形指数、比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哈夫单位、血/肉斑、蛋黄比率等.因此,建立以提高蛋品质量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对蛋鸡场的产品安全、品牌影响、生产效益十分重要.
期刊
利用华北平原具有1961-2020年完整时间序列逐日气象资料的55个常规气象站点及11个辐射观测站点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建立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的太阳总辐射的经验公式,从年代际尺度和年际尺度分析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长季和关键生育期辐射资源(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太阳总辐射值分布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全年总辐射范围为4 519.26~5 488.30 Ml/m2;冬小麦生长季和夏玉米生长季太阳总辐射分别占全年的58.6%和41.4%;华北平原太阳总
为研究山西省不同小麦品种的耐盐性以及筛选适用于山西盐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本研究以40个山西省各麦区主推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芽期和苗期对其进行盐胁迫(1.2%NaCl)处理,分析盐胁迫对小麦芽期和苗期各形态指标的影响,并利用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对供试材料的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芽期根鲜重和苗期根数以外,小麦芽期和苗期的各项形态指标均受到盐胁迫的影响,但不同指标对盐胁迫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共筛选出芽期耐盐型品种9个,占供试材料的22.5%,苗期耐盐型品种11个,占供试材料的27.5%;芽期和苗期皆
为探寻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育种多 目标性状优化方案,利用7个主推水稻品种的22个农艺性状值和NSGA-Ⅱ遗传算法、熵权综合评价法,对适宜的育种目标性状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育种各优化参数值为:食味品质分值90.9~94.5分,较供试品种均值增加8.5~13.0分;产量9 916.3~10 959.8 kg/hm2,较供试品种均值增加799.0~1 842.5 kg/hm2.本研究提出的育种多 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可统筹设计不容易兼顾的育种多目标性状,以便获得更加合理的育种方案.综上
为鉴定和筛选水稻苗期耐冷种质资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形态学和光合生理指标,对52份水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冷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相关分析显示6个光合生理指标与形态学指标黄叶率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将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3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3.991%;根据耐冷性综合评价值(D),将52个品种划分为极强耐冷、强耐冷、中耐冷,弱耐冷及冷敏感5类,共筛选出\'东农4号\'、\'合江4号\'和\'津原85\'3份苗期耐冷性极强的品种;回归分析表明利用该
[目的]冬干春旱、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缺乏是四川丘陵旱地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研究休闲期秸秆覆盖还田和施磷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四川丘陵旱地小麦高产稳产及磷素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方案.[方法]试验于2018-2020年在四川仁寿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覆盖(SM)和不覆盖(NSM)为主区;3个磷水平0(P0)、75 kg·hm-2(P75)和120(P120)kg·hm-2为副区.分析秸秆覆盖和施磷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性状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秸秆覆盖的增产效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