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系列电影《碟中谍6》上映,人们对电影最后部分,汤姆·克鲁斯那场惊心动魄的打戏一定印象深刻,尽管电影设定的地区在克什米尔,但导演最终还是将这场决定性“战斗”场景的拍摄放在了布道石,其原因便是对布道石所呈现出来的险峻环境的青睐。而布道石得以被世人发现,也正是由于其险峻的形态。1886年,探险者托马斯·彼得·兰杜夫在乘船游览吕瑟峡湾时,不经意间发现了这座悬崖。他注意到,崖壁虽陡峭,但崖顶却平坦,从游船上看,恰若上帝安放在人间的讲道坛,布道石之名因此而来。1900年,布道台迎来了第一位征服它的游客,其后便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接踵而来,时至今日,这里已经成为挪威著名的户外徒步天堂。
通常,徒步者从离布道石约8公里的停车场开始,首先需经过一段非常陡峭的小路,随后便穿梭在松林间的巨石之中。在中间部分,路面多缓坡,还能偶遇宁静的小湖,逐渐消散之前的疲惫。这趟徒步之行最精华的部分在最后1公里,一条小径沿着悬崖边缘缓缓抬升,之前隐藏的吕瑟峡湾的倩影渐渐展现,人们惊奇于峡湾两岸的壮阔时,必须时刻注意脚下的路,以防一不小心从半空中跌落。


经历约2小时的徒步,高耸的布道石终于臣服在游人的脚下,人们也终得以看清兰杜夫曾经仰望的悬崖全貌:布道石顶部十分平坦,似从山体向外延伸了一个约25米乘25米的正方体,崖壁笔直插入水中,落差达604米。胆大者通常会踱步到悬崖边缘,低头可观如深渊般的海水,环顾左右,能见峡湾如一条飘逸的丝带,在群山的包围中蜿蜒进看不见的远方。如若闭上眼睛,微风带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抚摸脸庞,时而惊起一声鸟鸣,抬手将大自然拥入怀中,这一刻,似乎拥有了整个世界……
从布道石乘坐游船继续前行约20公里,另一座著名的险峰——谢格拉山出现在眼前。谢格拉山海拔1110米,这里同样是挪威经典的徒步线路之一,但其难度远在布道石徒步线之上。谢格拉山的徒步线起点位于谢格拉停车场,线路长约11公里,往返用时约6小时。一路上,游客会遇见2个浅谷和3个陡坡,其中包含大量陡峭而光滑的花岗岩断面。为了防止摔倒,花岗岩被人为地插入钢筋与链条,以供攀爬者使用。行走在这条路上,极易迷路,每年都有志愿救援队员上山搜寻“迷失”的登山者。
当最终抵达山顶时,奇迹石便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位勇敢者的到来。
在谢格拉山顶的裂缝中,一块约5立方米的巨石悬挂其间,巨石下是深达984米的深渊。自最后一个冰川时代褪去之日,这块巨石就悬于此处,成千上万年岿然不动,人们誉之为“奇迹”。而人们更愿意相信这块存在了万余年的悬石蕴含着美丽的祝福——谢格拉山徒步线路尽管惊险,但至今无死亡或重大事故的报告,就是得益于它的保佑。在奇迹石左侧有条小径,人们可以沿此走上这块巨石,在心惊肉跳中拍上一张震撼的“我与悬石”的照片。不满足于此的冒险者,还可以参加谢格拉山顶的低空跳伞,穿上飞行翼装,或是背上降落伞,从高达千余米的悬崖上一跃而下,在体验自由落体般速度的同时,将吕瑟峡湾的壮阔收入眼中珍藏,必定成为此生难忘的记忆。
挪威海上交通的咽喉维京国王的故乡
体验过吕瑟峡湾的惊心动魄之后,游人旅程的下一站即将前往海于格松,向挪威历史上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维京时代致敬。
海于格松位于北海之滨,坐落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之中,其间小岛遍布,一座小城便拥有群山、大海与海岛三者的优美景观。更重要的是,这片地区的天然地理优势让其在挪威历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海上交通线是欧洲主要的贸易通道,但海于格松附近海域风大浪急、凶险异常。不过,在海于格松内部,一条名为卡姆松德的海湾却出奇的风浪平顺,从南向北的船只均从此经过。那时,人们常称:“控制了卡姆松德海湾,就控制了挪威海岸的所有交通线,进而控制了欧洲的贸易线路。”甚至这个国家的名字挪威,在挪威语中意为“通往北方之路”也因此而来。
8~12世纪,北欧进入著名的维京时代,维京人以“海盗”的形象闻名于世,通过骁勇善战的武力突袭、掠夺敌人,令人闻风丧胆,成为欧洲历史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海于格松还是维京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那个时代标志性的维京船就发源于此地,以及维京时代出现的挪威第一位国王哈拉尔一世的故乡阿瓦尔斯内斯也在此地。


阿瓦尔斯内斯位于卡姆松德海湾西侧,当哈拉尔一世登位后,这里也成为王室之地,直至北欧维京时代的结束。阿瓦尔斯内斯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名为奥拉夫的石头教堂,教堂始建于1250年,为典型的哥特式早期风格,这是挪威当时四大“大学教堂”之一,直接由国王控制。在教堂周围有一块朝着教堂墙壁倾斜的石头,石头高约7.2米,距离墙壁的最短距离仅为9.2厘米,巨石被称为“玛利亚的针”。相传,当石头接触到教堂墙壁的那一刻,便是审判到来的日子。
在教堂旁边,是诺德维根历史中心,为了避免破坏中世纪教堂及周围的历史景观,历史中心仅有顶部留在地面上,大部分建筑均修建于地下。在这里,人们将了解到阿瓦尔斯内斯3000年的历史,以及哈拉尔一世传奇的一生。从历史中心出来,步行约10分钟,经过一座小桥,便可抵达维京农场,人们可在这里体验地道的维京生活。走进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圆形的木质房屋或谷仓,这些房屋几乎都是10世纪当地房屋的复制品,而且为使房屋复原程度高,人们建造时仅使用了10世纪当地拥有的房屋建造技术。穿上维京人的衣服,行走于维京房屋聚落之间,在石头灶边烹饪一顿佳肴,抑或拿起弓箭来一场无关输赢的比赛,维京人生活的气息便从历史逐渐走向真实。
哈拉尔一世去世后,遵其遗嘱,其骨骸葬于自己的家乡海于格松。哈拉尔一世的墓地位于海于格松市中心以北约2公里处,在1872年,庆祝挪威统一1000年的日子里,人们在其墓地上建立起一座纪念碑,即挪威国家纪念碑。纪念碑位于一座土丘上,碑高17米,碑底部镶嵌四块青铜板,每个面板刻画着哈拉尔一世时期的重要场面。土丘被29块石碑围绕,每一块都代表挪威的一个历史区域。
回到海于格松市中心,当地古典风格的建筑会让人流连忘返。而每年8月,这里举行的挪威国际电影节与国际爵士音乐节,将这个古老的城市推向活力与燥热之中,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维京人果敢而疯狂的时代。激情之后,游人总有离开的时候,人们在离去的港口,总会注意到那座屹立在岸边的玛丽莲·梦露的雕塑——有证明称,玛丽莲·梦露的祖父出生于海于格松。玛丽莲·梦露优雅地坐在石墩上,侧着脸静静地顺着海岸张望,张望着那创造了挪威历史上无数奇迹的海湾之水,流淌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