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91年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的查病治病措施及成效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79—1991年间,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开展的形势较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血防队伍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同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防治新药不断问世和推广,血吸虫病查病治病措施和方法与以前相比呈现出新变化,成效明显,但形势仍很严峻。
  [关键词]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查病治病,措施及成效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6-0044-04
  血吸虫病是威胁湖南洞庭湖地区经济发展、人民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瘟神”,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的劳动组织形式由集体化走向家庭化。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血防工作开展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血防队伍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农村一支不脱产专业防治队伍逐渐消失,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规模的群众性查病治病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同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防治血吸虫病新药不断问世和推广,1979—1991年间,湖南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查病治病措施和方法与以前相比呈现出新变化。
  一、查病方法的改进
  (一)实行分层定点查病估算病人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湖南血防部门根据长期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逐步推行分层定点观察查病估算病人的方法。
  分层定点抽样调查病估算病人是根据血吸虫病疫情轻重划分层次,设立疫情纵向观察点,分层随机抽取样本生产队进行病情调查,最后估算患者人数的方法。1979年,这一方法在一些疫区的查病工作中开始推行。当年4—9月,岳阳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协作组采用分层典型抽样方法,从境内1110780疫区人口中抽样226个生产队中的319336人,用综合查病方法进行调查,测算有血吸虫病人70691人,居民感染率达6.36%。①其中,华容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1047个生产队按居民患病率划分为轻、中、重三层,分层随机抽取样本生产队43个进行病情调查,估算病人有142530人,全县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9.56%。②
  80年代中期,分层定点抽样查病估算病人方法得到不断改进,并在全省疫区进一步推广。1984年起,华容县成为防治血吸虫病技术改革试点,按疫情重、中、轻及消灭地区四个类型分类,每类型选定24个试点村开展病情普查,共普查8329人,通过询诊、间接血凝、粪检互盲对照查病法,确定应治人数为915人,据此推算全县应治人数为27064人;同时,对全县24个查病试点进行纵向观察,逐年调查流行因素、当年病人、螺情等作为基线动态资料进行防治工作成效考核。③通过1984—1986年对24个村疫情的纵向观察,华容疫区病情的变化情况,1984、1985、1986年疫区居民平均粪检阳性率分别为10.9%、4.1%、2.8%,④这为该县血防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5年,南县完成纵向观察村5个,流动观察村13个,基本消灭区考核村7个,监测村1个,查病72765人次,完成年计划123.3%,其中粪检39476人,完成年计划任务164.5%。查出血吸虫病人2699人,新发现696人,急性35人,检出率为3.7%,治疗6407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24人,切脾6人,化疗3616人。①岳阳县自1985年以后,实行定点观察查病估算病人。1987年,一、二、三层居民患病率平均达11.6%,全县推算尚有血吸虫病患者25797人,其中晚期患者1206人。②
  分层定点抽样调查病估算病人方法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湖南疫区各县市的推行,解决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因血防力量不足而无法进行全面普查的困难,摸清了疫情,促进了血防工作的开展。
  (二)实行综合查病方法
  综合查病方法,是在血吸虫病的检查过程中先询检、体检,皮试过筛,然后免疫学(间接血凝法)检查,阳性者最后粪检确定病人的一种查病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末,湖南开始采用综合查病方法。1977年,华容县就开始推行综合查病方法。1979年5—8月,岳阳县血防办组织干部42人,分成7个小组采用粪检为主的综合查病方法,对17个公社、32个大队、59个生产队进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并按病情轻重分为3等10级,估计全县血吸虫病患者29175人。③到80年代,综合查病方法得到进一步推广。1982年,岳阳地区采用综合查病方法,共检查350781人,完成了应检人数的125.3%,查出病人11734人,检出率为3.35%,比1981年提高0.52%。④1986年,常德地区疫区查病,流行区以粪检为主,基本消灭区以综合查病为主,全年共查256229人,其中粪检102127人,占查病人数39.9%;查出病人8670人,检出率为3.38%;新发现病人2516人,占查出病人人数29%,急性病人149人,占查出病人数1.7%。⑤
  综合查病方法在湖南全省的推行,提高了血吸虫病的检出率,为及时发现血吸虫病人,尽早进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其他查病方法
  湖南血防部门除了首创“间接血凝法试验”之外,还学习引进了诸如血清环卵沉淀法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都进一步提高血吸虫病的检出率。1979年起,岳阳地区血防所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980年后推广使用,作为已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地区诊断病人及疗效考核方法,一直得到沿用。⑥
  二、治疗新药的推广与治疗方法的改进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吸虫与抗绦虫药物, 70年代末开始在湖南一些疫区县市使用。由于该药毒副作用少,疗效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易被疫区民众所接受,80年代在全省普遍推广。1980年,常德地区引进吡喹酮,首先应用于地区血防院,后在全区推广,逐渐成为治疗血吸虫病的主要药物,在“人畜同步化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3—1987,全区使用此药治疗病人5.3万余人,未出现中毒死亡。1980年后,沅江县改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服用方便,治愈率达98%。1981—1985年,全县累计临床投药3.5万余人次,无一例死亡。1985年该药已广泛应用于急性、晚期夹杂症血吸虫病患者。⑦1982年,岳阳全区开始普遍使用吡喹酮,共治疗血吸虫病病人15494人,完成年计划111.8%,比1981年增长17.9%。⑧同时,吡喹酮还逐渐应用于家畜血吸虫病的治疗。1984年,常德地区开展“人畜同步化疗”,广泛使用吡喹酮治疗耕牛,到1987年,全区累计使用吡喹酮治疗耕牛5.1万多头,1987年对查出的1600多头病牛全部进行治疗,感染率比1957年降低57%。⑨1985年,岳阳县对疫区耕牛开展应用吡喹酮进行预防服药,1987年8—9月完成耕牛预防服药5036头,为任务的120%,敞放母猪70头全部化疗。①   1984年,常德地区血防院曹鸣魁等对吡喹酮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改进,将每公斤体重60毫克两日疗法改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顿服,取得成功,1987年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节约人力物力,具有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即向全省推广。1987年以后,岳阳地区又改进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吡喹酮,一次顿服或分两次服的一日疗法。②吡喹酮药剂的使用和顿服疗法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5年后,澧县对七里湖周围39125人和16551头耕牛进行吡喹酮同步化疗,粪检阳性率由19.94%下降至2.76%,感染度由2.671%下降到0.981%,3~9岁儿童新感染率由8%下降到0。③
  三、人畜同步化疗实施的效果
  人畜同步化疗防治策略于1987年在全省全面推广以后,在控制并降低血吸虫病疫情,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常德地区血防所1987年10月份调查,对比渔民、船民、牧民、樵民、鸭民和护林员化疗前后的粪便检查阳性率,渔民分别为39.51%和19.50%,樵民分别为48.43%和22.08%,牧民分别为23.14%和1.69%,船民、护林员化疗前为28.27%和40.00%,化疗后均未发现阳性。岳阳县畜牧局调查麻塘乡排头村和春风村耕牛,化疗前粪检阳性率分别为37.07%和17.82%,化疗后分别为1.52%和0。④1989年汨罗市完成化疗1308人,船只181条,其中渔船91条,驳船11艘,机动船只79只,水上人群604人,渔民285人,船民319人,陆地居民704人,化疗期间共出动公务船只3只,机动车辆2辆,参加化疗工作人员75人,耕牛化疗933头,有效降低了疫区居民的急病率,磊石乡通过连续三年的人畜同步化疗,至1989年未出现一例急性血吸虫病人,堤外易感地带未查出一个阳性钉螺。疫情严重的白水镇、邓家坊村在1989年未发现一例急性血吸虫病病人。⑤
  据湖南省血吸虫病人畜同步化疗纵向观察点管理小组报告,1987—1990年共化疗人群551981人次,其中水上流动人口105069人次,家畜51714头次,疗效显著,主要效果为:
  1.沿湖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显著下降。26个扩大化疗纵向观察点的居民感染率,1990年比化疗前下降了76.77%。面上抽查区1990年比1987年下降了68.12%。
  2.水上流动渔、船民感染率的变化。30个纵向观察点外洲流动渔、船民的感染率,1987年为36.2%,1988年为23.2%,1989年为21.1%,1990年为20.6%,比1987年下降了43.1%。
  3.家畜感染率的变化。耕牛1990年比1987年下降了71.1%。生猪1987年感染率为9.71%,1990年为3.7%,下降了61.6%。
  4.湖洲野粪阳性率的变化。1987年检查样本2047份,阳性率为12.3%;1989年检查样本2076份,阳性率为5.25%,减少了57.2%。
  5.湖洲感染性钉螺的变化。1987年,垸外易感地带感染性钉螺的平均密度在26个纵向观察点为每平方尺0.0092只,1989年为每平方尺0.0048只,下降率为48.06%。面上抽查区1987年为每平方尺0.0044只,1990年为每平方尺0.0023只,下降率亦达47.7%。⑥
  谢木生、王福海等人通过对1987—1993年湖南省洞庭湖区实施血吸虫病人畜同步化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后指出:这7年共化疗2615852人次,血吸虫病患者由1987年的27.9万人降至1993年的15.7万人;抽样观察结果显示,0~15岁组粪检阳性率降幅最大(53.9%~63.2%);不同职业中,学生粪检阳性率降幅明显(66.1%),其次为农民(38.5%),“五民二员”(指渔民、船民、牧民、樵民、鸭民和护林员、护堤员)的降幅最低(30.5%);共化疗水上流动人群228211人次,通过抽样调查,1987—1993年粪检阳性率分别为35.5%、24.7%、22.9%、22.4%、22.0%、20.0%、21.7%;共化疗耕牛375234头次,耕牛粪检阳性率由1987年的18.3%降至1993年的7.8%,下降57.5%。1987—1993年,湖洲钉螺的感染率依次为0.64%、0.31%、0.26%、0.29%、0.17%、0.28%、0.25%;感染螺平均密度(只/平方尺)依次为0.0147、0.0045、0.0049、0.0075、0.0048、0.0058、0.0047;1987—1993年,垸外易感地带水体感染测定结果,各年依次为30.1%、40.58%、26.0%、30.0%、29.0%、27.0%、21.0%,均呈下降趋势。①可见,全面实施人畜同步化疗防治策略,对降低人畜患病率,控制疫情效果显著。
  四、第一次抽样调查的结果
  为掌握全省血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1989年7—10月按照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计划结合湖南省疫区类型与病情现况,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全省23个县(市),农场,38个村(流行村36个,基本消灭村2个)进行了病情调查。以下为尚未控制流行的36个村调查结果。
  (一)居民感染率:共粪检38248人,阳性5498人,居民粪阳性率为14.37%。洲滩型最高,为24.48%;洲垸型和湖汊型次之,分别为15.11%和14.90%;垸内型较低,为9.47%。
  (二)年龄分布:0~5岁和5~10岁年龄组粪检阳性率最低,为3.46%和8.69%;30~40岁组最高,为18.04%。30~40岁为青壮年,是生产主力军,接触疫水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三)性别分布:男性居民粪检阳性率为18.64%,
  女性为9.57%。不同疫区类型中男性粪率均高于女性。男性接触疫水感染的可能性比女性大。
  (四)职业分布:垸内型以农民的粪阳率最高为10.57%,学前儿童最低为3.43%;洲垸、湖汊型以渔民最高分别为46.67%,30.00%,学前儿童最低为3.91%、6.12%;湖滩型以樵民最高为28.09%,学前儿童最低为9.64%。
  (五)耕牛感染率:粪检2163头,阳性率17.10%。以洲滩型最高,达60.60%。垸内型较低为7.66%。洞庭湖堤外洲滩是理想的天然牧场,牧草茂盛,营养丰富,但地形复杂,冬陆夏水,最适宜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繁殖,因此耕牛感染率特别高。
  这次抽样调查表明:
  第一,居民粪检阳性率为14.37%,晚期血吸虫病患病率为0.48%,耕牛、羊、犬、猪的感染率亦较高。说明这一时期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仍很严重。
  第二,居民感染率洲滩型最高,洲垸型次之,防治的重点区域主要为洲滩和洲垸。
  第三,在不同年龄组中,0~30岁组的人群基数大,占病人总数的59.87%,应列为主要防治对象。在不同职业中,以渔、船民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5.63%和40.00%,渔、船民人数虽少,但病人流动范围大,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说,是主要传染源;农民和学生的感染率虽低于渔船民,但由于这两个职业组的人群基数大,病人数量比重高,因此在不同职业中,应以渔民、船民、农民和学生为重点防治对象。
  据此估算,全省流行区病人尚有327719人,晚期病人8500人,染病耕牛22000头。②防治任务仍很艰巨。
  【作者简介】杨鹏程,男,1949年生,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灾害史。
  杨妮兰,女,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王洪铭,女,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论书》中说:“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按照苏东坡的说法,只有君子才能成为真正的书家,才能将字写得好。而小人是写不好字的,那些小人写出来的字,不仅没有君子风范,反而会有小人习气。  清代书论家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
在上海与广东两地的池塘中,对4种不同繁育群体鲢、鳙,即长江天然繁殖鲢、鳙,长江流域人工繁殖鲢、鳙,珠江天然繁殖鲢、鳙,以及珠江流域人工繁殖鲢、鳙,从二龄(1~+)起至四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