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首先对中国本土快递业市场进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scp分析,得出了了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存在的企业规模较小、经营分散、市场集中度低等普遍问题,然后结合目前大热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现状将问题具体化,加上对西方快递业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对中国快递业相应改革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健康、繁荣、快速发展。
关键词 快递产业 SCP分析 政策建议
一、对我国快递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大B2C、C2C 网站的兴起,快递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网络购物快递企业营收规模突破600亿元,较2012年涨幅达108.5%。
但每到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促销活动或到节假日,快递明显减速,甚至出现“爆仓现象”,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春节期间,全国绝大多数快递不断“爆仓”,“快递不快”,已成为一种普遍而待解决的现象。而随着快递市场的急速扩张,消费者对快递业的投诉却逐日攀高,快递延误、快件丢失及短少、快件毁损、服务态度差正成为消费者投诉率居高不下的四大顽疾。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逐步深入:我国快递业的scp分析、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国外典型的快递业发展模式、针对scp分析中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市场结构——三大主体、三大板块
市场集中度(CR4)(表1)
CR4=(10+7+10+10)/70=53%
根据贝恩指数,我国快递市场目前处于中度寡占型,远低于发达国家快递业的CR4(在美国,前4 家快递企业占有 95% 的市场份额,即CR4>90% ,属于极高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中国快递业存在着企业规模较小、经营分散、市场集中度低的特点。同时我们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异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产品差别越大,不同企业间的可替代性越低,企业因此获得市场的权利越大。快递产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其产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快递运输的及时性、安全性等方面。外贸快递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在国际快件、服
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国有快递企业在各自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以此可以提供差异化服务,如 EMS 服务网点遍及全国,但终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灵活性比较强,尤其在同城快递市场能够充分发挥其灵活性的优势,提供门到门的服务,但是在快递安全性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2)进入壁垒
我国的快递行业发展起步时间晚,中小民营企业较多,占到全部快递企业总量的88.8%,还未形成规模经营,整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不强。因此通常的规模经济壁垒、相对费用壁垒等指标还不能形成快递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反较严格的政策法规却是企业进入快递产业的真正障碍。刚出台不久的新《邮政法》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这样的条款,提高了中小企业进入快递市场的门槛,并且将使大批已经存在的中小民营企业被横扫出局。
二、对我国快递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1、价格行为
由上文对快递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可知,我国快递市场的国际快递业务部分,一直是外资快递企业占有主要市場份额,定价较高。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EMS)近年来开始改变价格策略,国内邮件的起重(基价)标准,从200克上调至500克,超重部分的加价按空间距离分区计费。这次调整使EMS的总体资费下调了10%,提供了EMS的价格竞争力。低端的同城快递更是缩减利润大打价格战,目前其利润空间已非常小。而国内异地快递业务部分,目前竞争最为激烈,没有哪个企业能对市场价格起决定作用。大多数企业采用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其主要成本包括支付给运输公司的运输费用、快递人员的工资费用、快递单包装费用等。
2、非价格行为:营销与产品创新
随着快递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各快递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创新,使具体操作更趋于标准化和专业化。如顺丰、申通等大公司员工的统一着装,设备的专业配备和微笑服务都是期待给客户良好的印象,以稳定客户群。而FedEx联邦快递更是针对中国市场新增七种免费的包装材料,提供更多样的包装服务。联邦快递的此番举措也表明,国际快递巨头对中国快递市场的竞争焦点正由大客户市场转向潜力巨大的中小客户市场。广告营销一直是服务行业重要的营销手段。各家快递企业,尤其是大型快递企业日益重视企业宣传和公共关系,以提升企业形象。中邮EMS聘请刘翔作为其形象代言人,很好地将快递服务对速度的追求和运动员对更快更强的追求结合起来,让EMS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四大国际快递企业也一直重视宣传投资,效果显著。例如,UPS成功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其国内知名度一跃从15%上升到48%;联邦快递于2007年12月开始赞助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其影响力也一路攀升。
3、联盟和并购策略
近年来,联盟与并购已经成为快地发展的一大主题,联盟和并购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一是扩大企业规模,拓宽快递服务领域;二是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做精做强。比如,2006年TNT中国公司收购整合了国内物流企业华宇公司,在国内迅速增加了1100多个操作与转运网点,3000多辆卡车、上万名员工和17万客户信息等资源。2007年联邦快递并购了大田快递(国际快递代理权部分、大田持有合资公司股份50%部分、大田国内快递大部分),并包租了奥凯航空3架飞机,宣布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这也是第一家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通过并购的形式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从宏观层面来看,快递产业间的横向并购提升了产业结构,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整个快递产业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所以企业横向并购能获取规模经济。 三、对我国快递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1、资源配置效率
2005年,我国快递业的平均利润率达到20%,有些企业甚至高达30%;2011年我国快递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8%。2005—2011年,快递业的价格并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是成本却大幅度上升。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快递业成本构成的最重要部分,人工成本通常占快递业总成本的35%~40%,运输成本占快递业总成本的25%~40%。最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石油价格也在一路飙升,使快递业的成本急剧上涨。面对成本上涨,快递业的价格不涨而趋于稳定的原因在于快递业的激烈竞争。根据斯威齐模型可知,快递企业会一起降价而不会一起涨价。成本的上升和价格战的激烈导致我国快递业的利润率大幅度降低,甚至一些企业处于盈亏平衡或亏损状态,我国快递业面临着高成本、低利润的生存危机。
2、技术进步
我国快递业现阶段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的业务活动主要以人工为主,设施设备水平还很落后,技术投入和信息化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我国快递业在节假日出现的爆仓问题,主要原因是货物的分拣以人工为主,机械化水平低,导致整个作业链效率低。在技术投入方面,我国快递业和国外企业相比差距更大,例如:在电子技术方面,UPS ( 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 )在10年内投入了110 亿美元资金,其全球信息网拥有一个专用卫星和 80 万 km 的通讯网络,客户可以随时查询包裹的位置和状态。虽然我国 EMS也建立了网络查询系统,但对邮件的监控程度仍然不足,邮件延误、丢失现象仍会发生,影响了服务质量。
四、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出路和对策
1、创新管理理念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快递企业也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适应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面对我国中小快递企业众多的现状,可以由竞争转向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技术、管理、人才上的优势互补,加大科技、资本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软件,提高运输车辆的装载率,实现规模经济,聘请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让我国的快递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加强信息沟通,扩展网络布局
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快递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势在必行。完善信息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向连接,确保货物能安全、及时地运输到目的地;提高快递企业的覆盖率,实现真正的全国无盲点,无论是中小城市,还是偏远山区,均能安全及时抵达;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识别技术完善网络布局,确立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3、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战略双赢(包括服务水平的差别化和服务领域的差别化)
服务水平的差别化:针对我国快递业服务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各快递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人员效率、技术水平,加强企业合作等形式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不同的企业拥有的资源不同,表现出的服务水平也会不同,快递业的服务水平将呈现出显著的差别。
4、提高快递业的进入壁垒
我国快递企业的数量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表明我国快递业的进入壁垒较低。由于我国快递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规模经济等都不能成为企业进入的主要壁垒,因此政府规定对快递业市场结构的调整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快递业的市场集中度,国家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快递业申请经营许可的条件,适当提高注册资本。
五、结束语
运用 SCP 理论分析了我国快递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低,使快遞企业间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我国快递企业利润低、技术创新不足。加上由目前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密切联系具体化快递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外比较成功的快递业模式得出一些建议,根据以上问题提出我国快递产业发展的几个方面建议:创新管理理念、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市场进入壁垒等等。
参考文献:
[1]卢斌.广珠城际铁路客流量预测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96-198.
[2]曾曦,王慈光.Logit模型的改进及其在客流分担率预测中的应用——以成渝城际铁路为例[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23(4):50-53.
[3]Miller,Eric J.The Trouble with Intercity Travel Demand Models[C]. Statewide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Committe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Toronto: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4:94-101.
[4]何明,过秀成,冉江宇等.基于非集计MNL模型的轨道交通方式预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2):136-142.
[5]罗霞,李德刚,高世廉.区外旅客的“路径-方式”综合分担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5):554-559.
[6]关宏志.非集计模型——交通行为分析的工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7]秦岩,马天山.航空快递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6,
[8]刘连英.快递行业流行“换单”运作[N].上海商报,2006- 01- 11.
[9]韩相谦.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中国民航快递国际品牌[N].市场报,2006- 2- 15
[10]闫丽,叶靖克,杨德华.快递业服务质量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0,(08).
[11]苑春荟,张迅.民营快递涨价风波的背后[J].中国邮政,2010,(02).
[12]张旭.中国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联动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6).
[13]姚公安.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体验满意度维度结构研究[J].软科学,2009,(09).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快递产业 SCP分析 政策建议
一、对我国快递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大B2C、C2C 网站的兴起,快递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网络购物快递企业营收规模突破600亿元,较2012年涨幅达108.5%。
但每到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促销活动或到节假日,快递明显减速,甚至出现“爆仓现象”,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春节期间,全国绝大多数快递不断“爆仓”,“快递不快”,已成为一种普遍而待解决的现象。而随着快递市场的急速扩张,消费者对快递业的投诉却逐日攀高,快递延误、快件丢失及短少、快件毁损、服务态度差正成为消费者投诉率居高不下的四大顽疾。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逐步深入:我国快递业的scp分析、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国外典型的快递业发展模式、针对scp分析中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市场结构——三大主体、三大板块
市场集中度(CR4)(表1)
CR4=(10+7+10+10)/70=53%
根据贝恩指数,我国快递市场目前处于中度寡占型,远低于发达国家快递业的CR4(在美国,前4 家快递企业占有 95% 的市场份额,即CR4>90% ,属于极高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中国快递业存在着企业规模较小、经营分散、市场集中度低的特点。同时我们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异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产品差别越大,不同企业间的可替代性越低,企业因此获得市场的权利越大。快递产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其产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快递运输的及时性、安全性等方面。外贸快递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在国际快件、服
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国有快递企业在各自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以此可以提供差异化服务,如 EMS 服务网点遍及全国,但终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民营快递企业灵活性比较强,尤其在同城快递市场能够充分发挥其灵活性的优势,提供门到门的服务,但是在快递安全性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2)进入壁垒
我国的快递行业发展起步时间晚,中小民营企业较多,占到全部快递企业总量的88.8%,还未形成规模经营,整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不强。因此通常的规模经济壁垒、相对费用壁垒等指标还不能形成快递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反较严格的政策法规却是企业进入快递产业的真正障碍。刚出台不久的新《邮政法》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这样的条款,提高了中小企业进入快递市场的门槛,并且将使大批已经存在的中小民营企业被横扫出局。
二、对我国快递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1、价格行为
由上文对快递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可知,我国快递市场的国际快递业务部分,一直是外资快递企业占有主要市場份额,定价较高。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EMS)近年来开始改变价格策略,国内邮件的起重(基价)标准,从200克上调至500克,超重部分的加价按空间距离分区计费。这次调整使EMS的总体资费下调了10%,提供了EMS的价格竞争力。低端的同城快递更是缩减利润大打价格战,目前其利润空间已非常小。而国内异地快递业务部分,目前竞争最为激烈,没有哪个企业能对市场价格起决定作用。大多数企业采用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其主要成本包括支付给运输公司的运输费用、快递人员的工资费用、快递单包装费用等。
2、非价格行为:营销与产品创新
随着快递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各快递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创新,使具体操作更趋于标准化和专业化。如顺丰、申通等大公司员工的统一着装,设备的专业配备和微笑服务都是期待给客户良好的印象,以稳定客户群。而FedEx联邦快递更是针对中国市场新增七种免费的包装材料,提供更多样的包装服务。联邦快递的此番举措也表明,国际快递巨头对中国快递市场的竞争焦点正由大客户市场转向潜力巨大的中小客户市场。广告营销一直是服务行业重要的营销手段。各家快递企业,尤其是大型快递企业日益重视企业宣传和公共关系,以提升企业形象。中邮EMS聘请刘翔作为其形象代言人,很好地将快递服务对速度的追求和运动员对更快更强的追求结合起来,让EMS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四大国际快递企业也一直重视宣传投资,效果显著。例如,UPS成功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其国内知名度一跃从15%上升到48%;联邦快递于2007年12月开始赞助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其影响力也一路攀升。
3、联盟和并购策略
近年来,联盟与并购已经成为快地发展的一大主题,联盟和并购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一是扩大企业规模,拓宽快递服务领域;二是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做精做强。比如,2006年TNT中国公司收购整合了国内物流企业华宇公司,在国内迅速增加了1100多个操作与转运网点,3000多辆卡车、上万名员工和17万客户信息等资源。2007年联邦快递并购了大田快递(国际快递代理权部分、大田持有合资公司股份50%部分、大田国内快递大部分),并包租了奥凯航空3架飞机,宣布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这也是第一家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通过并购的形式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从宏观层面来看,快递产业间的横向并购提升了产业结构,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整个快递产业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所以企业横向并购能获取规模经济。 三、对我国快递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1、资源配置效率
2005年,我国快递业的平均利润率达到20%,有些企业甚至高达30%;2011年我国快递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8%。2005—2011年,快递业的价格并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是成本却大幅度上升。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快递业成本构成的最重要部分,人工成本通常占快递业总成本的35%~40%,运输成本占快递业总成本的25%~40%。最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石油价格也在一路飙升,使快递业的成本急剧上涨。面对成本上涨,快递业的价格不涨而趋于稳定的原因在于快递业的激烈竞争。根据斯威齐模型可知,快递企业会一起降价而不会一起涨价。成本的上升和价格战的激烈导致我国快递业的利润率大幅度降低,甚至一些企业处于盈亏平衡或亏损状态,我国快递业面临着高成本、低利润的生存危机。
2、技术进步
我国快递业现阶段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的业务活动主要以人工为主,设施设备水平还很落后,技术投入和信息化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我国快递业在节假日出现的爆仓问题,主要原因是货物的分拣以人工为主,机械化水平低,导致整个作业链效率低。在技术投入方面,我国快递业和国外企业相比差距更大,例如:在电子技术方面,UPS ( 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 )在10年内投入了110 亿美元资金,其全球信息网拥有一个专用卫星和 80 万 km 的通讯网络,客户可以随时查询包裹的位置和状态。虽然我国 EMS也建立了网络查询系统,但对邮件的监控程度仍然不足,邮件延误、丢失现象仍会发生,影响了服务质量。
四、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出路和对策
1、创新管理理念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快递企业也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适应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面对我国中小快递企业众多的现状,可以由竞争转向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技术、管理、人才上的优势互补,加大科技、资本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软件,提高运输车辆的装载率,实现规模经济,聘请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让我国的快递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加强信息沟通,扩展网络布局
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快递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势在必行。完善信息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向连接,确保货物能安全、及时地运输到目的地;提高快递企业的覆盖率,实现真正的全国无盲点,无论是中小城市,还是偏远山区,均能安全及时抵达;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识别技术完善网络布局,确立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3、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战略双赢(包括服务水平的差别化和服务领域的差别化)
服务水平的差别化:针对我国快递业服务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各快递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人员效率、技术水平,加强企业合作等形式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不同的企业拥有的资源不同,表现出的服务水平也会不同,快递业的服务水平将呈现出显著的差别。
4、提高快递业的进入壁垒
我国快递企业的数量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表明我国快递业的进入壁垒较低。由于我国快递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规模经济等都不能成为企业进入的主要壁垒,因此政府规定对快递业市场结构的调整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快递业的市场集中度,国家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快递业申请经营许可的条件,适当提高注册资本。
五、结束语
运用 SCP 理论分析了我国快递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低,使快遞企业间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我国快递企业利润低、技术创新不足。加上由目前快递业和电子商务的密切联系具体化快递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外比较成功的快递业模式得出一些建议,根据以上问题提出我国快递产业发展的几个方面建议:创新管理理念、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市场进入壁垒等等。
参考文献:
[1]卢斌.广珠城际铁路客流量预测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96-198.
[2]曾曦,王慈光.Logit模型的改进及其在客流分担率预测中的应用——以成渝城际铁路为例[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23(4):50-53.
[3]Miller,Eric J.The Trouble with Intercity Travel Demand Models[C]. Statewide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Committe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Toronto: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4:94-101.
[4]何明,过秀成,冉江宇等.基于非集计MNL模型的轨道交通方式预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2):136-142.
[5]罗霞,李德刚,高世廉.区外旅客的“路径-方式”综合分担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5):554-559.
[6]关宏志.非集计模型——交通行为分析的工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7]秦岩,马天山.航空快递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6,
[8]刘连英.快递行业流行“换单”运作[N].上海商报,2006- 01- 11.
[9]韩相谦.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中国民航快递国际品牌[N].市场报,2006- 2- 15
[10]闫丽,叶靖克,杨德华.快递业服务质量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0,(08).
[11]苑春荟,张迅.民营快递涨价风波的背后[J].中国邮政,2010,(02).
[12]张旭.中国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联动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6).
[13]姚公安.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体验满意度维度结构研究[J].软科学,2009,(09).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