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继发性内脏痛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内脏痛(chronic visceral pain,CVP)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疾病,发病率高.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并没有对慢性内脏痛作出系统描述.慢性继发性内脏痛(chronic secondary visceral pain,CSVP)是指继发于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等内脏器官的疾病或潜在疾病所产生的慢性疼痛,可因持续性的炎症、血管机制或机械因素所致,疼痛强度的变化不一定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完全一致.并且潜在疾病治愈后,慢性内脏痛可持续存在.本文介绍了ICD-11中关于慢性继发性内脏痛的新分类方法,该方法能够简化诊断过程,并有助于更准确地收集流行病学相关的数据.此外,新的分类能够促进慢性继发性内脏痛的个体化治疗,并激励相关科学研究.必须区分慢性继发性内脏痛与慢性原发性内脏痛,因为他们各自为独立的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aGVHD小鼠模型,探讨低剂量γ分泌酶抑制剂(GSI)联合BMSC对小鼠aGVHD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C57BL/6(H-2b)→ BALB/c(H-2d)作为异基因移植供、受体,建立aGVHD
目的:研究血浆中miR-181b和miR-194的水平变化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联性,确定新的aGVHD诊断及预测标志物.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31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原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持续时间长,治疗方法手段多样,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成为广受关注的医疗和社会问题.近年来,采用以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
期刊
目的:探讨CD8+T细胞功能变化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揭示sHLH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sHLH患者CD8+T细胞耗竭标记PD-1、TIM-3和LAG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血液系统疾病.当前,原发ITP的治疗目标是保证患者外周血小板数处于一个安全水平,以防止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近两
目的:研究脾低分子量提取物对盐酸表柔比星引起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注射盐酸表柔比星(10 mg/kg)的方法,建立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模型.在
目前,新冠病毒SARS-CoV-2引发的COVID-19仍在全球肆虐.大多数SARS-CoV-2感染者表现出轻到重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发烧、咳嗽和呼吸急促等.然而,还有一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核酸
期刊
脊髓背角是诱发和维持机械性痛觉超敏反应的主要部位,但参与该痛觉信号传递的神经环路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发现,脊髓背角参与机械性痛觉超敏的神经环路因损伤性质而异.脊髓背
期刊
目的:分析预测冠状病毒感染对造血系统影响及潜在干预药物,探索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意义.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全基因组表达数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急性期带状疱疹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9例。B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甲钴胺片,静脉给予更昔洛韦,A组在B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10天、20天、30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记录皮损愈合时间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例数,计算其发病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