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加拿大已经5年了,在这里我学习了很多在国内学不到的东西。如果现在还在中国,真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在多伦多找工作,因为那算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社会。
当时来加拿大已经快两年了,正在多伦多读高中。如果称这里是“翻版中国”的话一点也不过分,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出门都是中国人。我读的是加拿大本地高中,因为母亲觉得上本地高中可以练英文,但当我们去学校报到时,发现80%的学生都是中国人,当时真是哭笑不得。
头一年半的时候,我还是像在中国一样吊儿郎当,经常逃课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在这里比国内自由多了,天高皇帝远的,父母想管也管不着,所以就更没有节制。但渐渐地,我发现我周围的同学和国内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大多数放了学就去上班。每天中午午饭时间我们就会聚在一起打打扑克牌或者聊天,他们经常会聊一些工作上的东西,比如哪个哪个老板又不发工资给他了,哪个哪个顾客又乱发脾气了。我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但当他们聊起这些话题时,我总是插不上话,而且有时候他们还会问我:“你不打工哪来的钱啊?”每到这时我都会哑口无言。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零花钱这种概念。年纪轻轻,就已经有生活的压力,不像国内的学生天天沉迷于网络。他们经常会互相介绍一些好的工作,以赚更多的钱。可是在这里,你看不到那些新款的手机,甚至在手机店里,你都很少能找到一部足以和国内手机匹敌的。因为他们觉得手机是用来打电话或发发信息的,买太好的很浪费。自己赚的钱,花起来更有计划性、实用性。
在种种的“压力”下,我觉得我要找一份工作了。于是我就开始东奔西跑,穿梭在各个饭店和超市。我也开始询问我周围的同学,这一问才发现他们懂的实在太多了。因为我人缘很好,当得知我要找工作时,大家都非常热心地帮忙。他们告诉我,千万别找餐馆,餐馆最累而且赚的最少。想赚钱就去找个师傅干装修,虽然很累,但一小时能有15~20加元,就是对身体不好。最好的工作是在工厂,很多工厂就是让你坐在那不停地按一个按钮,钱也挺多,一般能有10加元一小时左右。我找工作时,才知道有些同学原来都已经是一些小主管之类的职位了,他们甚至有权力招收员工,叫我直接去他们那干。由于不想给他们添乱子,就没有去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当时找工作面试时,很多老板或经理都会问我会不会说粤语或者普通话,而他们都没问我会不会说英语!
终于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是在仓库搬货。老板是个台湾人,看样子都快60岁了,每天跟我们一起在仓库里面抬来抬去。他的两个儿子二十出头,一个开宝马一个开奔驰,天天就在办公室玩电脑什么也不干。看见他们两个,我就仿佛看见了以前国内的自己,天天啥事不做就会冲着父母发火,给我内心触动非常大。在仓库干了一个星期后,发现原来干活真的很累,经常晚上下班回家睡觉时,都不敢平躺,因为腰很疼,再加上仓库里的空气特别差,我这个从小都不长青春痘的人也变得青春了很多,但为了不让人家瞧不起,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因为妈妈建议我找一份可以学到本事的工作,我才辞了职。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当学徒。为了这份工作,我可是大费周章,因为我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文凭,想找份技术活基本不可能。我在网上都发了快100份简历了,都没有地方要我。在外国想找一份稍微像样点的工作太难了,想当年在国内,我还曾威胁父母,说要离家出走,自己独立生活,现在想起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正当我绝望时,幸运女神向我招手了。在一次午饭时间,和一位朋友聊起工作的事,他说他爸爸要送他去一个汽车修理厂当学徒,老板是他爸爸的朋友。我脱口而出:“我也跟着去吧!”朋友面带难色,我就说:“这样吧,我不要钱,纯粹是帮忙。”(在加拿大,就算当学徒也要付最少5加币每小时)最后我好说歹说,还请朋友吃了顿饭,他才把我带去。就这样我在汽车修理厂当了一年的学徒,最后什么换机油啊,换轮胎啊,换刹车啊都学会了。在这一年里,我的手上永远都是破的,上班穿的一套衣服早就不能穿了,上面都是黑乎乎的机油。干完一年后老板对我很满意,就说要给我钱让我正式成为员工。只是由于我当时要转学必须修完最后一年的课程,才无奈地离开了那里。
后来的几年里,我去过报社当实习记者。北京奥运时在北京五洲皇冠大酒店实习过,虽然钱没赚到几个,内心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能是尝到了生活的苦头,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了,而且也学会了奋斗,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为自己负责。回过头看看以前走过的路,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
编辑/杨明珠
当时来加拿大已经快两年了,正在多伦多读高中。如果称这里是“翻版中国”的话一点也不过分,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出门都是中国人。我读的是加拿大本地高中,因为母亲觉得上本地高中可以练英文,但当我们去学校报到时,发现80%的学生都是中国人,当时真是哭笑不得。
头一年半的时候,我还是像在中国一样吊儿郎当,经常逃课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在这里比国内自由多了,天高皇帝远的,父母想管也管不着,所以就更没有节制。但渐渐地,我发现我周围的同学和国内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大多数放了学就去上班。每天中午午饭时间我们就会聚在一起打打扑克牌或者聊天,他们经常会聊一些工作上的东西,比如哪个哪个老板又不发工资给他了,哪个哪个顾客又乱发脾气了。我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但当他们聊起这些话题时,我总是插不上话,而且有时候他们还会问我:“你不打工哪来的钱啊?”每到这时我都会哑口无言。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零花钱这种概念。年纪轻轻,就已经有生活的压力,不像国内的学生天天沉迷于网络。他们经常会互相介绍一些好的工作,以赚更多的钱。可是在这里,你看不到那些新款的手机,甚至在手机店里,你都很少能找到一部足以和国内手机匹敌的。因为他们觉得手机是用来打电话或发发信息的,买太好的很浪费。自己赚的钱,花起来更有计划性、实用性。
在种种的“压力”下,我觉得我要找一份工作了。于是我就开始东奔西跑,穿梭在各个饭店和超市。我也开始询问我周围的同学,这一问才发现他们懂的实在太多了。因为我人缘很好,当得知我要找工作时,大家都非常热心地帮忙。他们告诉我,千万别找餐馆,餐馆最累而且赚的最少。想赚钱就去找个师傅干装修,虽然很累,但一小时能有15~20加元,就是对身体不好。最好的工作是在工厂,很多工厂就是让你坐在那不停地按一个按钮,钱也挺多,一般能有10加元一小时左右。我找工作时,才知道有些同学原来都已经是一些小主管之类的职位了,他们甚至有权力招收员工,叫我直接去他们那干。由于不想给他们添乱子,就没有去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当时找工作面试时,很多老板或经理都会问我会不会说粤语或者普通话,而他们都没问我会不会说英语!
终于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是在仓库搬货。老板是个台湾人,看样子都快60岁了,每天跟我们一起在仓库里面抬来抬去。他的两个儿子二十出头,一个开宝马一个开奔驰,天天就在办公室玩电脑什么也不干。看见他们两个,我就仿佛看见了以前国内的自己,天天啥事不做就会冲着父母发火,给我内心触动非常大。在仓库干了一个星期后,发现原来干活真的很累,经常晚上下班回家睡觉时,都不敢平躺,因为腰很疼,再加上仓库里的空气特别差,我这个从小都不长青春痘的人也变得青春了很多,但为了不让人家瞧不起,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因为妈妈建议我找一份可以学到本事的工作,我才辞了职。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当学徒。为了这份工作,我可是大费周章,因为我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文凭,想找份技术活基本不可能。我在网上都发了快100份简历了,都没有地方要我。在外国想找一份稍微像样点的工作太难了,想当年在国内,我还曾威胁父母,说要离家出走,自己独立生活,现在想起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正当我绝望时,幸运女神向我招手了。在一次午饭时间,和一位朋友聊起工作的事,他说他爸爸要送他去一个汽车修理厂当学徒,老板是他爸爸的朋友。我脱口而出:“我也跟着去吧!”朋友面带难色,我就说:“这样吧,我不要钱,纯粹是帮忙。”(在加拿大,就算当学徒也要付最少5加币每小时)最后我好说歹说,还请朋友吃了顿饭,他才把我带去。就这样我在汽车修理厂当了一年的学徒,最后什么换机油啊,换轮胎啊,换刹车啊都学会了。在这一年里,我的手上永远都是破的,上班穿的一套衣服早就不能穿了,上面都是黑乎乎的机油。干完一年后老板对我很满意,就说要给我钱让我正式成为员工。只是由于我当时要转学必须修完最后一年的课程,才无奈地离开了那里。
后来的几年里,我去过报社当实习记者。北京奥运时在北京五洲皇冠大酒店实习过,虽然钱没赚到几个,内心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能是尝到了生活的苦头,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了,而且也学会了奋斗,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为自己负责。回过头看看以前走过的路,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
编辑/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