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环境复灌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器官移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u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建立兔肾缺血低温环境、常温环境及高温环境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新方法,并评价低温环境复灌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低温环境复灌组(C组)、常温环境复灌组(D组)、高温环境复灌组(E组),每组12只。术后7 d内每日检测各组兔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术后1 d检测各组兔肾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术后1 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术后1
其他文献
在分析长治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依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的要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明确治水思路、搞好区域调配
开架借阅方式是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发展的重要改革,随之而来的乱架现象成为图书馆界不断探讨的课题。在对乱架的原因、规律及乱架的危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乱架现象
采用封顶埋管法对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以及N净矿化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海拔1 370~2 940 m的范围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降低。②土壤N净矿化速率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呈现出明显的“V”字型变化规律,在海拔2 940 m处最高(平均为0.272 mg.kg-1.d-1),在海拔2 100 m处最低(平均为0.0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