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让不适变的舒适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
  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让自己遍体鳞伤。例如,你想要改掉拖延的毛病,你必须在任务出现的时候给自己设定时间期限,然后立即去做,直到任务完成。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你必须与之斗争,其过程必然是痛苦的,这种不适会持续很久,直到有一天你习以为常了,那么你也就不再拖延。这个过程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变得像睡觉刷牙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我以前一直觉得我们应该让自己舒适一些,后来我明白,一些不适有时并不是件坏事。事实上,你可以学会享受这种不适,例如,我每天都会做一些力量训练,虽然这点不适不会严重到我讨厌的地步,但是人就是这样的,为逃避困难,我们总能找到借口。我开始告诉自己,既然锻炼肌肉这点痛苦和不适并不影响什么,我不如坚持下去,看看结果怎么样。于是,我制作了计划表格,让这点不适参与我的生活,形成一种习惯。每当我完成15个引体向上,我会在引体向上那一栏写上15,每个月我都会换新的纸张,并总结上个月的情况。不经意间,几个月时间我已经做了1000个引体向上。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训练自己早起的习惯,其实每天闹铃一响就起床和再睡几分钟起床的效果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前者会有点小不适,后者会更舒适一些。我给自己制订了闹铃一响就起床的计划。只要我能在闹铃响后就立刻爬起来,就在纸上写下 1,如今,我已经坚持超过200次了。
  后来,我发现任何只要是有一点不适的事情都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可以将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然后你会离不开它,觉得这点小痛苦其实是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的一种调味料。这件事由不适变得舒适,良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执子之手摘自《廣州日报》2014年5月13日)
其他文献
亚蒙是美国哥伦比亚医学院的学生,有一天,他向同班同学亨特提出一个请求:让亨特搬来与自己一同食宿。  亨特是公认的“学霸”,门门功课都很棒,只是家境比较困难,一直过着半工半读生活。而亚蒙呢,则是地道的“富二代”,他的父亲不仅是著名医生,还是一家医药公司的老板。  “你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吗,亨特?”亚蒙很认真地说,“你可以不必辛苦地去餐馆刷盘子,也不必住在那个潮湿的地下室,你可以搬到我的公寓,和我同住,
做企业如同打仗,好的企业家应如一员出色的大将,要带领自己的企业和团队,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如何让员工快乐工作,留住核心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管理机制?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大佬们的人才策略。  马云:把钱存在员工身上  马云认为,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之一是员工。阿里巴巴始终把“员工、客户”看作公司最不能忘的两件事。所以他提出,“把钱存在员工身上”的理念。他说:“我们认为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
母亲有我们三个女儿,都以“兰”为乳名。大女儿为“文兰”,寓文雅淡然;二女儿为“玉兰”,寓清素如玉;三女儿为“金兰”,寓柔韧如金。我们三姐妹长大一些时,时常受到村人的称赞,有的说:“刘金花(母亲的名字)有三朵花,个个俊俏漂亮,似玉如花。”也有文化人说:“刘金花三个姑娘,个个耿直善良,清气若兰。”后来人们干脆就称我们三姐妹为“大兰”“二兰”“三兰”。  母亲喜兰、爱兰,养兰、育兰。兰花素有“兰君子”之
虽然知道是我的投射,但是别人的有些行为真的让我很难受。虽然知道与我无关,但是别人的言语真的触痛了我。虽然知道我不该这样想,但我还是一直逃避着去面对它。虽然知道愤怒、悲伤没有用,但我还是无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我们是如此地身不由己,主要還是因为惯性的情绪在操控。深沉的行为和情绪模式,就像计算机里的程序一样在操控我们。我们之所以会让情绪操控,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情绪后面代表的痛苦。也许是因为不被
1.自我认知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也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苦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夏日乡下,常见一棵老树,一架竹竿,一堵泥石断墙,或一根软软绳索,将碧绿丝瓜蔓子横竖一拉,就撑起了一方青绿自然。瓜蔓与相扶诸君,一静一动,有张有弛,成为最入画儿的一景。俏生生丝瓜蔓儿,行走时是多么机敏!先时张爱玲老前辈,就是她的粉丝,张先生曾有个夙愿:在老去的时候,要一个人静看丝瓜爬蔓。  也不知,她在那钢筋水泥的异乡洛杉矶,被心灵中的“虱子”追着跑完晚年,还有没有记起过早年这个清新的愿望?  想来
“寒夜读书忘却眠”,是袁枚《寒夜》里的诗句,寒冷的冬夜挑灯夜读,不知不觉已是三更,老婆心疼丈夫冻着了累着了,屏灯或夺灯,半是撒娇半是无奈。“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古代读书人是幸福的,这首诗又让我想起见过的一幅清代《夜读》木雕,一小娘子坐在床沿,手撩帐幔,想来罗衾不耐五更寒,见丈夫还在读书,就嗔怒相责;面对妻子的责怪,丈夫半是尴尬半是理屈,侧面避锋,画
拉萨的动物园可能会是此生我去过的最悲凉的动物园。  这里有最广袤的土地,最专注的观众,和最孤独的动物。  所有的动物里,最“珍贵”的应该是两三只黑色的熊,被关在地嵌式的牢笼里,在刺眼的阳光下和密密麻麻的栅栏之后,只看得到黑色的一团。  一排藏民依着栏杆,兴致颇高,望到后来就出了神。  他们看那只黑熊的时候,可能也看到了人类自己。  我其实想讲的是自己在那里如何得罪了一头羊,下场几乎是一种文明人的落
很小的时候,当我知道地球是圆的以后,常会站在平直开阔的路面发呆,想着自己站在自行旋转的巨大弧面上,也许我看上去的东西都是平直的,但其实万物都带着自己难以察觉的弧度,以好好地契合这个球形的世界。日头每升起一点,影子每拉长一点,我就同地球一起转动了一点——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那时候很喜欢做的事是在荒僻野地里探险。一个孩子不可能离家太远,附近某座废弃很久的庭院曾是我躲避烦恼的秘
一天,丛林王狮子坐在他的岩石宝座顶晒太阳,俯视着他的丛林王国。  四周一片寂静。所有的动物都怕狮子,全都离他远远的。他刚吃完午饭,既烦又孤独还很疲倦。此时,该是午睡的时候了。他让自己的大脑袋枕着自己的巨爪,很快,丛林就充满了他的鼾声。  这时,一只小老鼠正好路过。他看到大狮子死一般地睡在他的岩石宝座上。  “嗯,”小老鼠说,“这是我靠近最可怕的野兽的机会!”说完,他就爬到狮子身边。狮子仍然在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