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质疑,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应通过范例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文本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关键词: 范例式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 质疑能力
  在许多省市的语文考试卷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考题:阅读下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自主命题,并作答。这类试题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非常切合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的教学理念。审视常规的语文教学,我们常常会忽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综合学习能力。李政道博士说,中国古代教学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教学讲究的是做“学答”。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做知识的发现者,让知识成为一种探究的活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根源是疑问。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没有问题,学生就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仅是进行创新学习的需要,而且是适应新形势下中考的现实要求。自主设题,自我解答,这样的试题,空间大,范围广。它从一个新的角度考查考生的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考题。因此,要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创新人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呢?首先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质疑。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巴尔扎克曾说:“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通过系统训练,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如果学生的质疑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认可,反而经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那么学生的质疑欲望和行为就会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就不敢再质疑了。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的共鸣和融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想象、思考和探索。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评价”,教师应站在建设性的高度、赞赏的立场,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倡导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别出心裁甚至古怪的问题。质疑打破了传统的师问生答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了机械被动的应答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并朝着主动创新精神的树立迈出坚实的一步。
  其次可以采用范例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了解各类不同文体的解读要素来解读文本。日常的阅读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例如解读说明文,引导学生从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了解说明的语言准确、行动性,掌握说明的方法及顺序等方面概括提炼问题。2012年福建福州中考卷中的说明文阅读《海光》中就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设置了两道题:“1.选文②-③段介绍海洋生物发光的两种方式是什么?2.请简要概括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2012年四川南充一篇谈能源的说明文就说明语言设置的试题:“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就说明方法设置的试题:“说说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等。这些问题都能为学生质疑提供典型的例子,帮助他们学会质疑。如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提问。有学生这样质疑:“‘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一句中的‘据说’表示是道听途说,不确定,这与‘果然’表示确定,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高质量的问题一定是在学生深入思考、对文本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才提炼出来的。一个个问题,就是一次次鲜活的思维活动。这些问题,经小组讨论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由全班探讨解决。这样无论是提问题的还是解答问题的,都参与到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当中。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实现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无疑是“自主与探究”的理想学习方法之一。明人张洪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渐渐解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才始是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学生自主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提出来,充分地展开探究、讨论,使学习不再是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是多向的相互传递。学生不仅应是知识的接受者,更应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3]范例式教学法.百度文库.
其他文献
意象概念的引入,使得高中阶段的诗歌学习由初中阶段的宏观体会转变为微观赏析。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表现在诗歌艺术中,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概括为:意象就是(物)象与(情)象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唐宋诗词中的意象可谓众多,其中“楼”意象更以其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众多意象中最别致的一个文学意象。  人教版高中课标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词中“楼”的意象(在有些诗句中楼的形象由“栏杆”、“阑干”、“雕
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它不仅外形很美,内涵也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古人曾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新课标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那么识字教学的现状怎样呢?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错别字多,写字不好看,老师们头疼,家长们不满。那么,怎样才能使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阅读是学生感悟语言,体验情感,丰富积累,形成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课标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有层次地提出了要求,低年段侧重激发兴趣,打好基础,中年段侧重把握大意,感悟语言,高年段则侧重创造性阅读,读出个性化的理解。这三者是互相影响、螺旋上升的关系。然而有过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会发现三年级是考验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分水岭。虽然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识能
摘 要: 语言学习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为达到此目的,学生不但要学习语言本身,更应该了解以文化为基础的交际形式。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
“在智力游戏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必须坚持“以幼儿为本”,要从仅仅关注游戏的组织转向关注幼儿的兴趣,从关注活动的目的转向关注幼儿的需要,从关注活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幼儿的发展评价,只有关注点改变,才能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才能使智力游戏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下列案例试对教师关注点转变后的师幼互动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尊重幼儿,营造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
摘 要: 简·奥斯丁和福克纳都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文学思想在社会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两位作家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其中绝大部分均为悲情女性形象,这与作家所处的社会现实状况及作者的经历紧密相关。从关注女性角度,对不同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原因进行探究,对于更好地解读经典文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简·奥斯丁 威廉·福克纳 悲情女性形象  简·奥斯丁是英国十八九世纪之交的著
摘 要: 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促使学生早日形成语感。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语感  英语语感不是意识中的理性的规则,而是对语言的一种敏感性、感觉力,其表现形式是感性、直觉的,是不断积累的语言经验,是一种自动化了的语言意识定向反射,通过对大量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输入、感知和输出,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形成的语言能力。所以学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形式全面接轨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优势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这其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由此可见,构建高效课堂意义十分重大。高中化学教师应通过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把握教学时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巧妙安排教学活动,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效课堂 中学化学教学 提高有效性  任何一种旨在改革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
摘 要: 注意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注意品质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注意品质,尤其是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注意力涣散,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注意心理分析上阐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指导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 注意力涣散 心理分析 教学策略  1.前言  文献[1]论述:20世纪50年代后期,有关注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认知心理学家的关注。美国著名
新课改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体育教师把健康第一的思想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使体育教育不再成为与世隔绝的“净土”,使每个体育教师都用新的教育观念冲破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束缚,为中国培养出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能进行终身体育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已经成为每个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一思想呢?经过深入思考,我有以下体会。  1.进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