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那种老师在前台讲课,学生在台下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项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主宰,而是转换成一个任务的发布者和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扮演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的角色,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61-1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灵活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所有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应用课堂上吸收的知识,自主探索,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且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灵活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情景与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运用开始时需要教师创造一个与现实基本一致的情景,让学生们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这个情景尽可能贴近现实,符合逻辑,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要让学生们产生代入感,在近乎于现实的情境下发挥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任务的安排方面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
  第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差别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难度的任务。因为高中的生源来源自不同的学校,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且信息技术课毕业考试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另外,学生们的家庭条件,家长对待计算机的态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高低不一。而这个客观现实又不容回避。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分组,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难度的任务便可以方便学生们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
  第二,在提出任务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框架内可以分别提出几小的任务和目标。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入难,层层递进的方式完成众多小目标之后最终达成课程的最终目标。如果一次就把课程的整体目标提出就会增加学生们的畏难情绪。而我们把这个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学生们会为每个小任务的完成感到喜悦,而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在喜悦的氛围下逐步的完成。例如,《制作网页——美化网页》一课中,最终目标是制作网页并将其完美化,我们可以把这个目标拆分开来:
  1.采集整理信息。信息来源可以通过互联网,也可应通过平面媒体等其他途径,挑选适合自己的内容加以整理分类。
  2.根据收集来的资料以及对网页的构想设计网页的框架,组织布局。
  3.把所有处理好的资料安插进已经布局好的框架内。
  4.美化处理,对边框,背景,字体,整体页面等进行处理,使网页更加美观。
  5.将音频,视频,flash等资料安排进网页。
  整个《制作网页——美化网页》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五个小任务,就可以完成。学生不会面对那个整体的教学目标感到无从下手,茫然四顾。
  第三,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载体。我们可以将之融入到各个学科之间。所以在给学生们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各个学科考虑进去,将他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们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使学生们学会自主整合其他知识,从而体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的重要性。
  任务完成后的讲评
  讲评的内容大概可以总结为两方面。
  第一是学生们自主学习以及分组完成任务时的协作能力。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是否主动回答,回答时有没有主动思考,回答的是否流畅,答案是否全面等。分组完成任务时对组内所分配的各项小任务是否能顺利地完成,与他人合作时能否考虑团队整体意识等。这方面主要是针对学生们对待教学任务时的态度。
  第二是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任务的结果。学生在任务过程中是否顺利,完成的结果如何。这些情况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以及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的能力等。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对于传统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布置任务,启发学生们在其讲解的过程中寻找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学生为课堂主体主动思考任务所涉及到的问题,探索解决任务的方法。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完成角色转换。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相对于其他传统学科更加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基础知识方面即便学生们能准确地背出各种定义概念其实际意义也不大,反而是更加看重实际操作的能力。信息获得渠道,各类信息资源筛选,网络协议设置等基本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上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结束语: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极大的不同,它改变了课堂上的角色关系,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着变成了解决问题的主动者,而老师则由课堂上的主宰变成了课堂上的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应用在实用为主导思想的信息技术学科中有着极大的意义,真正的做到了因材施教,把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快乐事情。
  [参考文献]
  [1]吴清华.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策略[J].生命世界,2010(07).
  [2]段崇伟.高中生物“任务驱动教学法”[J].天津教育,20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对硬盘的结构和文件存储机制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硬盘的文件删除和数据恢复的原理,并介绍了常用的数据恢复软件。  关键词: 文件目录表 文件分配表 数据恢复 删除标记  硬盘具有容量大、价格便宜的特点,是我们存储数据的主要设备,但是硬盘中存储的数据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被损坏,如果没有对数据进行备份,给个人和社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硬盘数据的恢复很重要。本文针对其数据恢复原理进行了深入
两种人爱做梦:太有能者和太无能者。他们都与现实不合,前者超出,后者不及。但两者的界限是不易分清的,在成功之前,前者常常被误认为后者。  可以确定的是,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  在某种意义上,美、艺术都是梦。但是,梦并不虚幻,它对人心的作用和它在人生中的价值完全是真实的。不妨设想一下,倘若彻底排除梦、想象、幻觉的因素,世界不再有色彩和音响,人心不再有憧憬和战栗,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
摘要:本文从挖掘教材,在课堂中进行环保教育;动手操作,在实验中实施环保教育;精心设计,在习题中渗透环保教育;联系实际,在活动中加强环保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化学课堂中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环保教育;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81-1开展环境教育,是中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