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再生稻栽培技术主要是将再生稻栽培技术和二收杂交中稻技术结合的技术体系,技术的应用需要选择质量好的品种和适宜种植的区域,从而实现再生稻的高产。为此,文章具体对再生稻栽培技术和实施要点问题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实施要点
  中图分类号:S51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84
  再生稻栽培技术支持下的杂交中稻是具有良好生产模式和高盛产值的生产应用技术,是重庆地区农业发展“3绝”之一。再生稻栽培技术能够对秋季温光资源进行高效应用,提升稻田的复种指数,提升粮食总体产量。为了进一步促进杂交中稻、再生稻的生产发展,需要有关人员进一步完善再生稻栽培技术体系。
  1 选种、播种
  良好中稻的选用标准。良好中稻田选用标准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 头季稻产量高。头稻要是现阶段主要栽种中稻的优秀品种,要求头季生产力是再生稻的2~3倍以上;具有很强的再生力。头季杂交中稻再生芽要有很高的成活率,在收割之后要显示出强大的生长力;杂交中稻所应用的再生稻栽培技术生育期要长短适宜,实现对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要根据地区的季节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播种,不能让植物秧苗在气候高温期间开花。一般情况下,再生稻栽培杂交中稻抽穗期不能晚于每年的7月15日,最为适宜播种的时间是每年的8月中旬。杂交中稻的播种除了要考虑时间,还需要考虑茬口和水稻品种。实行一种二收再生稻栽培需要安排在3月下旬进行,并要保证在当年的7月20日之前收获齐穗。
  2 对杂交中稻合理布局、科学施肥灌水
  再生稻栽培技术在杂交中稻播种中的应用品种布局安排一般需要考察温度、水源、生产成本几个要素。其中,温度要求春季在10℃左右,夏季日均温在22℃左右。随着海拔的升高,年均温度会下降,杂交中稻的生育期会变长,发育成穗的数量会减少。根据促进再生稻生长的天数和实际生育天数形成的对比剪刀差,结合2者特点之后确定在溫度17.7℃,高度350m左右的地方最适宜杂交中稻生长。
  2.1 秧田的肥水管理工作
  杂交中稻在播种之前需要施足含有氮气、氧化钾、五氧化二磷的复合肥,并在杂交中稻秧苗1叶1心的时候施加尿素、3叶1心的时候施加尿素。在秧苗移栽之前的3~5d施用嫁肥和尿素,从而更好地促进秧苗的生长发展。对于秧苗的水分管理需要在秧苗播种后放干水,并要根据秧苗播种时的天气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水分管理方式。
  2.2 对大田的肥料比例进行科学安排
  杂交中稻的生长期往往很长,为了更好地促进秧苗生长发展,需要有关人员根据秧苗的不同生育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施肥方法。在中稻的生长后期需要适当增加施肥的数量,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额外增加磷钾肥。水稻对无机肥、氮肥、磷和钾肥等具有很高的需求,为此,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几种肥料的科学应用,要保证稻田生育时受日照较少,减少季节温差。通过增施钾肥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光合作用,满足秧苗生长需要,提升穗苗的颗粒大小。通过增施钾肥提升秧苗的抗逆力,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2.3 应用发苗肥
  再生稻的发苗肥主要是攻穗肥,指在施加足够促稻苗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施加适当的发肥苗来提升再生稻的总体含氮率,提升再生稻生长营养。还可以通过增加单个株自叶的面积来提升再生稻的光合作用能力。
  2.4 加强对大田用水的科学管理
  在杂交中稻移栽的时候需要灌注2~3cm的深层水进行护秧工作,并要分期进行浅水灌溉处理。如果秧苗的总体数量达到了成穗的80%以上就可以继续进行排水晒田工作。在秧苗总量达到180~210万/hm2根的时候进行排水晒田,具体时间是在移栽之后的25d左右进行。
  3 实现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现阶段,杂交中稻和再生稻生长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等几种,对于这些病虫害需要预防。在杂交中稻和再生稻栽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降低化学农药的浓度,保证化学农药在稻田中保留较少,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对稻田的影响。在稻田5—7月需要做好螟虫的防治工作,在防治工作开展的时候还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4 结束语
  杂交中稻在我国稻田中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其生长发展对气候、地理环境等有着很高的要求,为此需要有关人员结合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选择杂交中稻合适的栽种时期、合理安排布局、做好施肥灌水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杂交中稻生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阳.不同品种中稻蓄留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差异与再生芽化学调控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迅速发展,其施工技术已经逐渐完善和成熟,初步建立了一个不断更新的技术体系。但是由于受到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制约,施工过程就会出现很多不足和纰漏,所以有关于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领域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园林绿化施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基于此,本文将对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及保障措施进行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生态环境;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要素场、红外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分析2012年6月26~27日鄂东南暴雨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中副高外围的高能高湿气团,中低层切变线的稳定少动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低层的湿舌以及偏南急流和偏东急流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地面暖低压和干线触发了此次强降水过程。  关键词:暴雨;雷达;中尺度;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当前,都市农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本文以东营市为例,分析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及不足,并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就东营市发展都市农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都市农业;东营;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014  目前都市农业已经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都市农业已具备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发展脚步十分迅速,但是农村的发展还相当缓慢,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农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否积极参与进来以及主观能动性是否得以发挥密切相关,所以通过农民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 农民教育
摘 要:文章利用博克图地区近30a(1981~2010年)降水原始观测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博克图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关键词:降水量;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文章资料来源于博克图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0年的降水原始观测记录。博克图国家基准气候站全天24h进行天气现象观测记录。其中白天(08:00~20:00)记录
摘 要: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中采收成熟度和编烟数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减少青杂烟叶比例、提高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中,温度计挂放二棚,只改变每杆编烟数量,对云烟87品种下部、中部、上部不同采收成熟度档次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等级结构及均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下部、上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2处理和中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1处理,在外观质量得分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
摘 要:截止到2015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农民收入也有了相应的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对河南省的研究,分析了河南省农民收入的现状,针对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缓慢增长;对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
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结合永定县土地流转的现状为出发点。在综合分析现阶段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积
摘 要:玉米收获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工作,收获期短,并且容易受到場地、气候、机械可靠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室内进行台架试验,具有试验条件可控、数据可比性强、测试方法多样、部件的结构和参数易于改变的特点,特别是可以延长试验时间,缩短研究周期。  关键词:玉米收获;试验台;台架;试验时间  中图分类号:S225.5 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032029  引言
摘 要:黑木耳新品种“延农科1号”是延边农科院科技人员在长白山区安图县明月镇福兴村(海拔670m)山上采集的野生黑木耳子实体,经过系统选育而获得。其子实体耳状,小孔出耳表现为单片,V字口或\型口表现为簇生,耳片圆形;鲜耳黑色,背面灰黑色,腹面光滑有光泽,耳片直径4~6cm,厚度分为春耳(0.10~0.12cm),伏耳(0.08~0.10cm),秋耳(0.10~0.14cm);子實体生长温度范围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