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在肌腱愈合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骨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腱损伤是一种常见病.损伤后的肌腱常形成瘢痕组织愈合,故肌腱功能无法完全恢复,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失.近年来,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和肌腱干细胞(TDSC)等相关干细胞治疗逐渐成为肌腱修复方案的研究热点.作为种子细胞,BMSC可促进肌腱组织再生,在肌腱组织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ADSC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或水凝胶应用,为促进肌腱愈合提供有利的环境;与肌腱细胞相似的TDSC虽然成腱性较高,但其在数量上的局限性使其进一步的研究应用受到限制.干细胞的应用为肌腱损伤获得功能性修复带来希望,但如何使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肌腱细胞,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细胞因子的存在对修复损伤肌腱有重大意义,探索细胞因子与干细胞之间的作用机制将对未来更高效地利用干细胞促进肌腱愈合提供新思路.该文就干细胞在损伤肌腱愈合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子宫斜隔又名Robert子宫,为阻塞型苗勒管发育畸形,隔板的下端与一侧子宫壁融合,使该侧宫腔封闭,其在子宫畸形中较为罕见.Robert子宫通常是宫腔被纵隔分为两腔,纵隔偏向宫腔一侧,多在青春期和月经来潮后由于宫腔积血不断增多产生进行性加重痛经而发现,部分病例痛经不是特别明显.临床上着床于斜隔内的妊娠更为罕见,且多存在漏诊、误诊等情况.本例患者停经41 d,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77.83 mIU/mL,妇科彩色超声示:右侧肌壁不均回声团——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待除外(大小约1.6 cm×0.9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是股骨头血供下降.围术期明确股骨头血供状态,根据血运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或避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近年,国内外报道了很多股骨头血供评估方法,包括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DSA)、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及使用情况.该文就DSA、MRI、SPECT/CT检查3种主要的股骨头血供评估方法在股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的间隙过窄,进而刺激股方肌和坐骨神经,造成髋后部疼痛的髋关节外撞击征.该疾病诊断较复杂,需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性封闭注射进行综合判断.超声引导下的类固醇激素注射对部分患者疗效显著,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关节镜下小转子成形术,而开放手术在增加坐骨-股骨间隙的同时还可矫正伴发的骨关节畸形.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常见的膝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复发性髌骨脱位常选择手术治疗,根据损伤结构特点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一般对软组织结构异常患者可采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对骨性结构异常患者可采用胫骨结节内移术、股骨远端旋转截骨及去旋转截骨术、股骨滑车成形术、髌股关节置换术等.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常见术后并发症包括膝关节不稳、屈曲活动受限、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失败、髌骨骨折、髌骨再脱位等.该文就复发性髌骨脱位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髋部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日益升高,针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理念也不断更新.不恰当的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选择进行了探索,一致认为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这样不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产生.手术方法大致有髓内固定、髓外固定及髋关节置换术3种.近年来,各种治疗方法逐渐改良.InterTAN作为最新的第四代髓内钉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其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研究也不断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有膜结构的特殊微小囊泡,它可以调节细胞与细胞之间信号传递并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发现,软骨细胞、滑膜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和腱细胞等关节内细胞均可以分泌外泌体,这些外泌体可影响靶细胞病理生理过程,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来自不同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进入关节后可以通过促进软骨修复、抑制滑膜炎、介导软骨下骨重塑等机制来保护关节软骨,延缓骨关节炎发展进程.该文就外泌体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肢体骨折常出现骨折愈合加快及异位骨化形成,而肢体骨折也被认为会加重脑损伤程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脑不仅通过促进体液中神经肽表达加强骨与脑的交互,而且通过外周神经网络调节骨代谢和传递骨损伤信号.而肢体骨折会对脑损伤产生消极的调节作用,并可能进一步导致脑损伤恶化.本文就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肢体骨折后神经系统与骨骼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膝关节冠状面成角畸形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儿童常见疾病,可造成步态和功能异常,在儿童生长过程中还可影响邻近关节发育.当畸形不能自发纠正,甚至不断加重时,则需要手术干预.对于儿童膝关节冠状面成角畸形患者,应用“8”字钢板行临时半骨骺阻滞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该文对应用“8”字钢板行临时半骨骺阻滞术治疗生长板未闭合的儿童膝关节冠状面成角畸形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骨缺损是临床治疗难题,基于骨组织工程研制的生物活性材料为修复骨缺损提供了新方向.随着基因研究的发展,DNA纳米技术逐渐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四面体DNA纳米结构是通过折叠形成特殊的三维DNA结构,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在药物运输、生物分子检测、组织血管形成、干细胞功能调节、骨与软骨细胞修复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该文就四面体DNA纳米材料及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骨关节炎(OA)作为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等症状,最后导致患者残疾.膝关节作为OA最常累及的负重关节,膝OA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体力活动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必须的行为,其与OA的关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主要就疼痛、炎症标志物、影像学进展、膝关节置换风险等方面对体力活动与OA的关系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