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GRACE评分对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GRACE评分对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心内科首次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380例,其中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组(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445 ng/m L)200例,高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组(HMGB1≥445 ng/m L)180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低、高值组间的差异及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临床终点事件是各种原因的死亡和因冠心病再入院。结果临床诊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在高迁移率族蛋白低、高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836(P<0.05)。COX分析显示HMGB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对生存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起来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 0.811~0.891,P<0.05)。结论 HMGB1与GRACE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能很好的预测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
其他文献
"梓人为笱虡"节系《考工记》全文中纯理论性论述,看似无"考"之意,实则先秦造物设计艺术思想传达之有力书证。另外,东汉"郑氏"三人在该节均未注及"拨尔而怒"句,遂后尝有将此句误读之现
用溶胶-凝胶法在石英管上制备了纳米TiO2膜,并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建立了一种测定地表水化学需氧量(COD)的新方法.以Ce(IV)作为纳米TiO2光生电子的接受体,从而减少了纳米TiO2光
"发现法"就是在教师启发下的"发现学习"。本文介绍了"发现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生活技能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生活技能教育的概念出发,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在生活技能教育的起源、现实意义、教育内容
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就建国以来所开展的外国史学史研究而言,如果我们无视张芝联先生(1918—2008)的贡献,那么这段史学史的历史不但会显得苍白,甚至还会出现空白。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