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研究与实践r——以中原工学院为例

来源 :河南教育(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缺乏专业课程间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本研究以基本逻辑到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构建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注重实践等手段,完整实现项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文章以“国际投资”课程为例,梳理财经类专业课的课程特点,分析了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给教学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提出了将手机媒介应用于财经类专业课教学的优势与必要性.并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构想.最后提出了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条件,从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新时期党中央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列为两个并列的教育类型.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加直接、更为紧密.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实现脱贫目标后继续做好“扶志”“扶心”“扶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构建新途径,通过采取校地(政)合作、扶贫助农、高职扩招,建立弹性学制等模式发挥其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乡村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优秀的乡村教师,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是解决我国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关键举措.本研究基于三个地区(河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分析比较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开设“三农”课程,建构多学科课程体系,厚植教师乡土情怀,调整教师教育课程,坚持实践导向,从而培养出卓越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不动产估价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提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授课要点设计思政融入点,指出思政教学设计要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思政内容要有拓展和延伸、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并提出思政教学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施方法,以此构建不动产估价课程思政建设框架.
案例式教学法是围绕知识点精心设计特定案列,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学习,形成反复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研究案例、课堂讨论、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并提升能力.为进一步响应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满足乡村振兴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本研究针对农药毒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案例式教学法应用到农药毒理学课程教学中,并分析案例式教学法的优点,以及应用该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打造农药毒理学一流课程提供参考.
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本研究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提升教学效果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密切相关,深入挖掘土地整治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实现新时代“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文化、家国情怀、时政新闻以及生态文明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土地整治学课程的章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提出了土地整治学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方案,以期为土地整治学课程相关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复方磺胺甲唑片为例,设计了制剂质量标准全分析实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基于超星学习通在线课程平台,通过线上课前预习、线下课上师生研讨和分组操作、线上课后总结等环节完成实验教学.制剂质量标准全分析实验教学内容体现了制剂分析的特点和系统性,各线上线下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能力.
本研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在分析CAD/CAM技术课程基本情况、上机实训环节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新思路,总结了CAD/CAM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些经验措施.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使命性论题,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团队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该团队通过“高站位”重视课程思政、“增内涵”推进课程思政、“多维度”建设课程思政、“深育人”实施课程思政等路径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并提出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发挥教改项目的强支撑作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时事教学的即时性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本为本,把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五育并举”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