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配套节能技术研究

来源 :通信电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359795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4G网络,5G网络设备功率大幅提升,站点总能耗成本支出攀升,在国家“双碳”战略下推动5G网络的节能降耗需求更加迫切.文中分析了5G基站的能耗现状,尤其是5G配套设施的能耗情况,探讨了5G配套设施的节能技术及推荐应用方案,以助力通信行业节能低碳发展.
其他文献
安全检查是一项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保障公民人身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安检机检测行包内是否携带危害人身健康安全的物品,可以保障公共场合内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当前人工进行安检图像分析时效性较慢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设计自动安检图像危险品检测算法,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安检图像危险品检测任务的应用为研究内容。以提升时效性和准确性为研究目的,修改了模型的输入分辨
边缘微网格中心机房,采用全新风自然冷却系统,解决了传统节点机房选址难、周期长、能耗高的问题.该成果在苏州试点以来,单机架6 kW计算,相比传统基站每年节约2万元电费,单站点6个机架一年可节约12万元电费,该成果为苏州移动公司节约了可观的电费,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益.苏州地区及省内甚至全国的其他运营商都能推广,充分印证了低碳研究的可行性,在整个行业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中国在2020年实现了 5G的大规模商用,这将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为了满足5G系统的需求,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系统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通信标准的逐渐增多,天线单元需要尽可能的覆盖不同的通信标准频段,并且移动终端空间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实现近距多频段天线的高隔离性能成为了一个关键,本论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创新研究内
随着5G技术的蓬勃发展,通信网络的高能耗问题逐渐引起重视.针对传统机房普遍存在的气流组织差、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选取一个典型传统机房作为试点,进行了冷通道封闭和精细化管理的节能改造,供此类机房的节能改造参考.
W公司是一家影视影片发行及放映的公司,是国内第一大院线,公司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国内首位。在此背景下,W公司已经积累了数量庞大的会员数据,为了能更好的践行“一切以观众的观影价值和观影体验为核心”经营服务的核心理念,需要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万达电影会员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可以更好的帮助电商运营等业务部门利用大数据更加精准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会员,提升并促进会员的活跃程度,增强会
云资源池服务器、5G基站、超大传输容量OTN设备、超宽带集群路由器等新型通信网络设施在显著提升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的同时,功耗成倍增长,企业的电费成本压力剧增.结合安徽电信电费管理和压降的实践经验,通过优化能耗管理系统的关键模型,实现了用电单元的电量等关键数据的自动采集,有力支撑了通信网络能耗的精确管理,为节能减排提供精准的目标指向.
随着移动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借助系统完成各种数据收集、转发、处理和推送等工作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电磁兼容测试也面临数据量增加,测试内容复杂的问题,同时测试前后需要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为了提高效率会采取多项测试同时进行的方式。因此面对电磁兼容测试规模不断增大,需要构建一个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的系统辅助各项电磁兼容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本文设计的电磁兼容测试系统便是基于当前网
随着对动力系统安全运行要求的提高,动力环境监测从仅对动力机房、设备的大环境监测,需进一步深入到对动力设备内部环境的监测(简称动力微环境监测),从而实现在动力设备内部发生安全隐患后就能尽早预警和及时报警,使得动力设备运行安全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但要实现动力设备微环境的监测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传感器选型.因为动力微环境监测主要针对动力设备内部的关键点进行监测,而动力设备内部空间通常非常狭小,传统传感器尺寸大、安装不便,布线和供电问题也制约了其使用部署.据此,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自研开发的微型
近年来,随着运营商建设通信网络的速度不断加快,全国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通信机房内通信电子设备数量不断增加,机房内热负荷不断增长,机房专用空调机组成为保障机房内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设备.确保通信机房空调正常运行,并降低空调的用电量成为重要课题.介绍了东莞联通新时空大厦机房空调室外机组雾化喷淋改造案例,研究了改造后机房空调运行工况和用电量的变化,分析了不同自然环境温度下高雾化喷淋技术对空调节电率的影响,探讨了兼顾节电率和节水率的解决方案.案例结果表明,室外机的高雾化喷淋改造改善了室外机散热环境,
随着边缘计算和5G基站在运营商D类机房的混合敷设,面对集成化度更高的网络通信场景,通信监管部门要求D类接入网机房网络运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压缩紧急告警的处理时长,以保障客户通信感知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