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阴道镜下阴道上皮内瘤变检出率的变化趋势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013—2015年阴道镜下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检出率的变化趋势。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阴道镜引导下活检后诊断为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的数据,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VaIN、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VaIN检出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1)2013—2015年3年间CIN、VaIN、VIN的总体发生情况:2013—2015年阴道镜引导下活检妇女共72 128例,诊断为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为16 732例,占23.20%(16 732/72 128)。其中,CIN 14 053例、VaIN 1 923例、VIN 756例,分别占阴道镜引导下活检妇女的19.48%(14 053/72 128)、2.67%(1 923/72 128)、1.05%(756/72 128),分别占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患者的83.99%(14 053/16 732)、11.49%(1 923/16 732)、4.52%(756/16 732)。(2)2013—2015年每年CIN、VaIN、VIN的发生情况:2013、2014、2015年,CIN占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比例基本平稳,分别为86.02%(3 955/4 598)、83.25%(4 795/5 760)、83.20%(5 303/6 374),VaIN占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8.09%(372/4 598)、12.45%(717/5 760)、13.08%(834/6 374),VIN占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5.89%(271/4 598)、4.31%(248/5 760)、3.72%(237/6 374)。

结论

2013—2015年VaIN的检出率不断增高,与阴道镜检查医师重视对整个阴道壁的检查有关。

其他文献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KTL)是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ENKTL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局限期患者可考虑单纯放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多药联合化疗为晚期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传统化疗方案对ENKTL的疗效欠佳。近年,一些新的治疗方案在ENKTL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文章就ENKTL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儿科急诊预检分诊与分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经五级制分诊原则筛选评分为3级以下的需要进行急诊治疗的3 81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意识行为、心血管和呼吸3个方面进行监测,使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系统评分,对不同PEWS分值患儿的去向进行分析,判断PEWS
目的确定实施糖皮质激素用于儿科脓毒性休克随机对照试验的可行性。设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场所加拿大7家三级PICU。对象存在可疑脓毒性休克的新生儿至17岁儿童。干预措施静点氢化可的松或安慰剂直到血流动力学稳定或满7 d。测量方法及主要结果174例候选患儿中101例符合入选标准。随机分组57例患儿,49例(氢化可的松组23例,安慰剂组26例)纳入最终分析。从筛查到随机化平均用时(2.4±2.1
目的本研究假设三种炎症病理生物学表型与儿科严重脓毒症炎症反应增强,巨噬细胞活化反应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倾向性及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相关死亡有关。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严重脓毒症患儿中符合三项中任一表型及不符合者进行比较分析:(1)MOF相关免疫麻痹(内毒素应答全血间接体内肿瘤坏死因子<200 p
目的分析儿童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为探索预防措施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 936例创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引起创伤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创伤患儿男性多于女性(1.73∶1),外地患儿(5 535例)多于本地患儿(2 401例)(χ2=14.314,P<0.05)。婴儿期(2 024例)和幼儿
目的探讨移动ICU远距离院际转运在危重症患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移动ICU模式远距离院际转运收治的467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67例危重症患儿转运自南宁周边县市共27家医疗单位,其中男295例,女172例;年龄29 d~11岁(中位数10个月);体重2.5~40.0 kg(中位数8.3 kg);转运距离68~436 km(中位数
肠黏膜屏障损伤是危重患儿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可造成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肠源性感染,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诊断肠黏膜屏障损害,积极纠正肠屏障功能障碍,选择适当的营养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儿预后。本文就危重患儿肠屏障功能障碍的概念、诊断方法及营养支持的进展等做一阐述。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均给予红霉素治疗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BPD)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在温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2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前1周内和纠正胎龄6~8个月时做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BPD组(65例)和非BPD组(197例),BPD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BPD组(31例)、中度BPD组(20例)和重度BPD组(14例
目的分析孕前漏诊(孕期确诊)的孕前糖尿病(PGDM)的临床特点,以及不同的诊断时间点对P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诊断为PGDM的74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PGDM诊断的时间点不同分为孕前诊断组(240例)和孕期诊断组(506例);并将孕期诊断组中妊娠24周前诊断者定义为孕期诊断A组(100例),孕24周及以后诊断者定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