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物理实验要点 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x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学探究中我们要不断的用新课程理念来引导教学思路,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合理利用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不怕出现问题,不怕学生犯错误甚至是误操作,请我们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真正把握实验要点,多方探讨科学探究实施的方法。
  【关键词】科学探究物理实验发现问题观察习惯
  物理是实验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中学物理作为科学学习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活动和教师的实验教学的开展就成为了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工作中,我们要善于不断的用新的课程理念来引导教学实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让生活物理的理念贯穿于实际教学。比如说:在初二的教学中,浮力就是个难点,同学们对于阿基米德原理用其应用觉得特别难于掌握,难于理解,从而也对相应的应用产生了畏难情绪,许多同学想对此打退堂鼓了。针对此,我特意号召他们回家后自制一些相应的简单教具,来辅助知识学习,提起兴趣,这其中有溢水杯,透明盛液筒,简易小弹簧称,一些小石子小铁块等等。其中一个同学制作的溢水杯最突出,他就用一只普通的塑料饮料瓶子,剪下一部分,然后又另剪取了一个小缺口,同时用另一块再剪一个小漏斗形状,再附加一段固态胶加以密封,保证了一滴水也不会外渗或沿外壁流出来。形状极其漂亮,可以说美观又实用。在浮力探究中大展伸手。同学们都看过后对他的制作大加赞赏,积极性被极大的开发了出来,学习热情高了,知识好像也一下子就变得容易多了,探究过后在浮力应用做题时也是你追我赶相互出题做题,自我总结归纳各知识点,知识树,让学习也变得有趣了,有了这份动力做支持,他们对浮力学习觉得好多了。
  再如现在教材中的许多实验探究,几乎随处可见,据统计:初中阶段总共开设学生分组实验37个,其中属于探究性实验24个,探究性学生分组实验占了64.86%(八年级学生分组实验的25个,其中探究性实验共19个;九年级开设学生分组实验共12个,其中探究性实验共7个)。这些实验的探究能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的正常进行才是对教学起了真正的实际的指导作用。而以往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误区:
  1.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限制了课程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科学过程。
  2.过于强调科学方法领域中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学科的科学体系、过于强调学生实验活动和教师实验教学的学科严谨性。
  3.另外,由于为了便于实验管理和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往往要求采用划一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统一的实验步骤,一致的实验结果。有时候甚至为了应付实验开出率的完成情况检查,走过场式地进行实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探究自然和学习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感情,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学生慢慢厌烦重复性的、估燥性的操作,聪明的学生还会问既然整个实验过程都确定下来,连实验结果都是老师给定的,有需要进行实验吗的疑问。即使是无可奈何地进行实验,那种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更不用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这种局面确实应该打破了,那我们又能从何入手呢?就从点滴入手解决问题最好,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立足根本,立足校本就是最好的了,我们实验器材少,完全可以自己想办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能加以利用的器材,丰富课堂教学,上面的例子完全可以说明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探究的题目,加强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即使当时没有器材,也可以完全想像出实际动手操作时的情境,然后回家自己找器材,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只要坚持下去,都会有收获的。
  二、在科学探究实施中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课堂难于调控,在实验室完成探究要远比在班级中上课秩序上要随意性强一些,甚至有的教师说是乱了,或者由于学生们只注重于对实验器材的关注与周围环境的新鲜感而来的玩耍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与本实验并不相关的地方去,摆弄器材,在课堂中随意说笑,顾左右而言他,嘻嘻哈哈,教师为维护秩序担搁了过多时间,因而实验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会由于学生事前对相关实验操作没有过多关注或不熟悉规则而引起仪器的坏损而带来另外的经济赔偿问题。结果导致最后实验任务完成不了完成不好而让教师失去耐心。
  遇到这种问题时,更应显出教师的功力与人格修养,请我们以爱生之心,不打击学生对未知领域对未知事物的热情与信心,引领他们慢慢起步,带引他们走入科学殿堂。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真正把握实验要点。因此,教师应在熟悉实验操作技能、处理数据、完成报告单、改进实验等方面下功夫,对学生而言也要掌握一些应有的初步的实验技能。
  四、有效利用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基本目的是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科学运用学生实验,动手动脑,综合能力提升,鼓励学生对更多出现的问题做出猜测,培养学生对于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实验,在亲历中,在解除疑问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步渗透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树立起科学世界观,在亲历中体会充满智慧与精神历险的过程,体会科学家的严谨与思维方式,甚至完全可以去尝试体会错误、失败、教训,教师也给他们以机会,给他们以经历,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自我的内驱力,让他们人格上更成熟稳健。培养科学素养,以更积极地心态向科学迈进。这都将是学生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五、合理开发实验教具,充分利用身边常见物品加大探究力度。
  六、集大家方法与见解,多方探讨科学探究实施的方法。其实科学探究的方法是很多的,或者说途径很多。比如多进实验室练习操作技能,建立家庭实验室增加兴趣学以致用,引进数字化模拟实验突破难点,反复验证性实验收获成功的体验等等。
  我从来都信奉一句话:假如学生对物理探究都失去了关注研究的兴趣,这肯定是这一学科教师的末日,最少也是种内心的恐慌。有句话说的好:学生对任教学科失去兴趣将是老师的灾难。
  无论如何,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验性与操作性,哪个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偏离,如果真正把实验教学进行下去,在探究中进步与成长,这将是教育的最大收获,也是教师最大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失去高考应试压力的中学地理教育,兴趣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 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笔者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讨论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  这种方式,以心理学为依据,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产 生新鲜感即新颖效应。经过近三个学期的
期刊
在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课程之中,钢琴课程是必修的一门学科.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之中,能够掌握钢琴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生在钢琴方面的素养能够有效的提升.但是,我国高校在钢琴教学
“背景资料”对于解读文本、感知人物、体悟情感、把握中心等具有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运用“背景资料”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
初中数学在整个初中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不仅能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则成为众多教师追求的目标。鉴
2001年2月,南海区罗村镇最美丽的一个生活小区——罗村花园,来了一群小小记者,他们有的端着相机取个好角度进行拍摄;有的走近闲憩在绿草花丛中的老人身边,询问他们今昔的居住
几十年来,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为专制化、共性化、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的理念和行为所统治。在这些理念和行为的统治下,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被剥夺,个性被压抑,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扼
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与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带动了小学数学拓展课程的建设,教师除了要拓展数学方法与数学材料,还要以促进学生长期发展为目标,拓展其思维品质,使其形成良好习惯与健
我曾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校级公开课,其类型是口语交际课--.上课一开始,执教的高年级教师从创设情景人手,指定四名学生上台表演.其情节大概是:一个学生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弄圆珠
比喻艺术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社真正的理解数学,从而爱上数学课;精彩美好的比喻,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鲜明持久的印记;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