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qi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过程是非常精彩的。本文以具体教学片断将师生活动进行展示,并利用分析和反思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提升,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分析与思考”这个角度阐述数学教学中“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原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法;割补法
  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都习惯于让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精彩的,那么如何能够把握这精彩的瞬间,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进而让学生能够习得更深一层次的知识呢?因此笔者特地在本堂课设计了以下三个层层递进的片断,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学得更深入。
  一、教学片断
  1. 复习旧知
  师:刚上课,我们先来热热身,看谁的反应最快,下面三幅图形中,哪一幅图形的面积最大?
  每一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生:一样大。
  师:你是怎样这么快就判断出来的?
  生:我用的是割补法,我把第
  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多出来的部分割下来补在空白的地方,正好形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真绝啊!你把第一个和第三个图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就可以直接算出它的面积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转化”。(板书“转化”)
  师: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算?(数格子、公式)(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我们还学过哪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其实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就是了正方形。
  分析:
  在课堂的一开始,为了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能够主动利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笔者特地设置了这一环节。学生初看到这个复杂多边形后,有一些学生会想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但有部分人马上将其转化成自己学过的长方形,然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这一速度差,让学生马上对转化这一方法产生了重视。其实像刚刚这种情况在学生平时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比如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等,但学生通常只是针对某一题用某一种方法,并没有将此提炼成一种特殊的方法。于是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一个转化思想的过程,将这种“转化”的思想直接提炼出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埋下伏笔。
  2. 利用转化思想,推导面积公式
  学生通过猜想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底)×3(高)=18 或6(边长)×4(边长)=24。
  师:请你用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动手试试看,看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当然你也可以用上刚刚我们说的转化思想。
  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师:别急,先自己思考一下如何去说服别人。(一会后)现在你愿意和自己四人小组里的人聊聊自己的想法吗?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你们的想法是否有所改变?(举手表决)
  请两种想法的孩子都来发表一下看法。
  算出结果是24的同学:因为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拉升而来的,所以我认为可以将这个平行四边形看成是由边长为长宽分别为6、4米的长方形拉伸而来。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是邻边长的乘积。
  师:说得不错。
  师:算出结果是18的同学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利用割补法。你是怎么剪的?
  (注意引导学生强调从高剪下去)
  师:真高兴看到你们都有自己的理由证明自己,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的想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想到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为什么你们都要转化为长方形呢?(新问题转化为老问题)
  不过总不会两个都对吧?(用方格纸验证一下)
  为什么计算结果是24这种方法会不对呢?(形状变的过程中,面积也变了)PPT展示。
  而在计算结果是18的情况中面积有没有变?(学生答)
  总结方法,推广至所有平行四边形。
  (1)师:现在你认为哪种方法是正确的?看来,用割补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真的很好。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呢?
  请每个同学将你带来的平行四边形拿出来,用手中的直尺和剪刀试试看。
  (2)(反馈、交流)
  注意:出现不是从高剪开和从不同的高剪開。
  问:你认为要将长方形用剪贴法转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强调高)
  (3)观察一下,在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和原来这个平行四边形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那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么求?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写成字母形式。
  分析: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部分,也正是学生真正经历转化的过程。通过课堂一开始转化思想的提出,学生在此时很多都想到了利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这一难题。那么教师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在经历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过程中,逐步体会转化并不是随随便便转化,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在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的图形的面积究竟发生了什么联系。
  可以说学生在经历这一过程后,对于以后转化思想的运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在运用转化思想时也不再是信口开河,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对问题进行转化。
  3. 回顾知识形成的过程,总结获取新知方法
  (1)师: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是如何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生:我们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想把它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来计算。
  师小结:对啊!我们刚刚正是在遇到新问题——转化成老问题——大胆地猜想——仔细验证(运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定义、法则等)
  (2)师:其实在以往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常常用到转化的思想,你还想得起来吗?
  生:小数的乘法与除法我们就利用了乘法算式的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将其转化为整数的乘除法。
  (3)师:对呀!看来转化的思想在我们数学学习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地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
  分析:
  这一设计是笔者经过再三思考后而加入的。可以说它既是本节课方法的总结,又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笔者希望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在这一堂课上用转化的思想,而是能够掌握运用转化的方法来对未知的知识进行尝试探索。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习得,它对于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习任何一种知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课后反思
  正如题目所言,本堂课上教师通过设置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了认识转化思想——运用转化思想——提升到学习方法。不仅仅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又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应用转化思想学习知识的能力。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这节课不仅做到了授之以鱼,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捕鱼。
  都说教师教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教,那么学生如何能达到不教而会呢?他们必须要更多的学习方法,而这些方法正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目的地一步步渗透,相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学得更好,走得更远。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方式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在课堂上,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样就对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实施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各方面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这个信息万变的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年级;
【摘 要】当前全国推行“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识字数量;读透教材,组织自学,提供识字方法;交流研讨,提高识字效率;反馈检测,巩固识字效果”,有助于提高单元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研学后教;识字教学;读透教材;交流研讨;反馈检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今,识字教学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但是,目前的识字教学存在着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上,表扬、说教、批评、惩戒都是教育手段,在农村小学,实施“惩戒教育”有其现实性与必要性,也许能起到其他手段所不能起到的教育效果。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時,要讲究时效,要注意掌握好惩戒的度,要做好疏导等善后工作,通过科学的惩戒,使“惩戒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惩戒教育;农村学生;教育效果  在学校教育上,惩戒与表扬、激励、批评一样,都是教育手段。2008年,教
【摘 要】探究能力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由此可见,探究能力是语文学科所应培
【摘 要】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的特点,教学容易受到时空的限制,而在地理教学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地理课堂教学摆脱时空的掣肘,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论述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化地理教学,以及教育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从而促进最佳教学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注重在教学中各
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并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画面来表现内容的书籍。与一般的阅读文本相比,绘本阅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叙述性故事与视觉艺术的整合。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多种形式的绘本阅读可以极大地调动學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语文课堂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面临着书面表达能力培
【摘 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想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较慢的过程。从心理教育方面来说,一个人的感知、情感、气质、意志的形成都是从活动中、体验中慢慢形成的,而不是简单地讲大道理和说教。因为简单的说教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学生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淡忘了,但是通过一些小活动,班会课、班队活动,会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会通过实践产生对道德品质的认知,知道什么是真、善、美,那些感受是真切的,会在心底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当代社会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根据新课标的改革要求,情景教学法针对学生的需要构建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文章结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情景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  情景教学法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丰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教师在卜课的过程中运
【摘 要】爱,是温暖人间的阵阵春风;爱,是滋润心田的丝丝甘露;爱,是美丽的、无私的。正因为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所以每个人才感到幸福,感到温暖,感到快乐。在学校里,慈母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吝啬地把爱献给学生,然而却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爱”。这“爱”并不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而是他们之间缥缈的、不成熟的“爱情”。  【关键词】小学生;早恋问题;教育策略  一、小学生纯洁却又缥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称这种直觉思维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往往得不到教师的重视,经常受到抑制和弱化,教师会经常忽视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存在和它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本文从让学生大胆猜测、跳跃思维、多角度思考、允许不同声音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  【关键词】直觉思维;猜想;数学素养;创新能力  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