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公地悲剧”如何不再上演?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阿克苏糖心苹果声名鹊起,成为继山东烟台、陕西洛川、甘肃静宁苹果之后的又一个响亮的苹果地域品牌。但如同所有的农产品地域品牌所遇到的成长烦恼一样,“阿克苏苹果”也面临被假冒的问题,“李鬼”层出不穷。
  为了维护“阿克苏苹果”的形象,2017年11? 12月,新疆阿克苏地区工商局牵头,带领地区公安局、地区苹果协会等相关部门单位赴浙江、上海等地的“阿克苏苹果”集散地、零售终端市场以及北京、广州等地市场,在当地帮助下开展“阿克苏苹果”维权打假行动。根据通报,行动共查获假冒“阿克苏苹果”5.8万箱,立案查处26起,货值233万余元。
  农产品品牌如何打假?阿克苏此次维权打假的重点是: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商标或近似商标及产地标识突出“阿克苏”字样的;未经许可或不具资格,擅自印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包装名称或者近似标识的;不具备“阿克苏苹果”特定品质和外观标准要求的;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协议期满后继续使用的;利用“阿克苏苹果”包装版面进行违法、虚假宣传的行为等。
  阿克苏苹果打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早一些,五常大米也曾在外地市场开展打假行动,而阳澄湖的螃蟹更是想尽了防伪的一切办法。但总体看,农产品地域公共品牌被假冒的现象依然无法从根本上禁止。一个最重要的驱动力是丰厚的造假利润,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农产品无法像工业品那样标准化辨识,更缺乏像工业品一样的企业市场品牌,这让消费者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无法辨别。
  有关地域公共品牌的乱象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公地悲剧”,培养地域公共品牌需要好多年,花费大量心血,但出名之后却是谁都可以借用,就像公地上放羊一样。所以,当地政府深知这种危害,打假自然不遗余力。然而,仅靠打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农产品地域公共品牌最好的维护,还是要回到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的轨道上来——依托地域公共品牌,培养能代表这个品牌的核心企业及其商业品牌。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新西兰的奇异果,统一整合为“佳沛”品牌,由商业化组织去运营。国内的金华火腿、涪陵榨菜、普洱茶等近年也相继走上了这条道路,以核心企业担负地域品牌市场拓展的重任。
  也就是说,不让“李鬼”横行的最根本办法是让“李逵”强大起来,真的大行其道,假的自然就不敢猖獗。所以,阿克苏苹果在打假的同时,还是要加大龙头企业的培养,加大产业链的整合力度,逐步向“地域公共品牌+企业商业品牌”的有机结合阶段迈进,在符合市场经济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地域公共品牌发扬光大。
  同时,也要看到地域公共品牌做大做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如在打假的同时,还是要加大对农产品真实的“好声音”的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这个品牌到底是什么样子,应该如何鉴别,给他们像“朝阳群众”一样的“慧眼”;应该进一步规范公共品牌标识的使用,不是本地区的所有生产经营者都可以用,而是符合标准的才可以用;对源头的生产体系应加快现代化改造,进一步标准化、可追溯,提高防伪能力;推动全社会诚信经营体系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让违法主体无处可逃等等。
  成长的烦恼会因为不断成长而逐渐化解,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农产品地域公共品牌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遭遇过的,一些情景也极其相似,只要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在一系列综合举措的推动下,一定会逐漸由乱到治,让品牌的光芒引领地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只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本刊讯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宣传推介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对产业定位明确、产值突破百亿、产城深度融合、带动就业增收成效显著的11个“一园一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推介其做法经验。这些发展典型主要呈现出3个特点:  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江苏如皋肠衣城,吸纳肠衣生产企业197家,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肠衣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四川中国川菜
期刊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高校师德建设应摆在首要地位.通过挖掘师德精神的深刻内涵,分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建议.
2018年春节即将来临,消费者大量购买年货,团圆饭增加、聚会聚餐频繁,节日食品消费进入旺季。本刊提醒广大读者,在欢庆佳节的同时,注意饮食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科学饮食消费,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科学选购食用农产品  为保持鲜活食用农产品的营养和风味,建议按需购买、尽快食用,消费时应注意食物种类多样化,促进人体对各类物质的均衡吸收。选购食用农产品一定要选择具有法定经营资质的超市以及当地政府规划
期刊
培训是人才持续发展的保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培训的探索也逐渐加强.与企业传统培训方式相比,这种在线培训学习方式确实有其优越性,已经成为企业在职培训的一种重要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