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对切口耐药菌感染的防治作用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p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对切口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方法

制备浓度为1.8×109 CFU/mL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液。取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组1~组3采用滴入加涂擦法用1、0.5、0.25 mL MRSA菌液量制作切口感染模型,组4和组5分别为切口组和空白对照。观察制模后4 d切口状况。取112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7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A组为0.25 mg·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B组为0.5 mg·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C组为1 mg·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D组为1.5 mg·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E组为无菌等渗氯化钠溶液预处理组,F组为切口感染组,G组为空白对照组。于制作切口感染模型前48 h和24 h腹腔注射脂多糖。观察制模后小鼠1至7 d每天的体温变化、第3天及第7天血常规、第7天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制模后第7天处死小鼠,取切口周围软组织做HE染色,镜下观察。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

切口MRSA感染模型显示,0.5 mL菌液切口感染组有6只小鼠切口红肿,6只化脓,制作的切口感染模型较为稳定,并以此菌液量制作脂多糖预处理组的切口感染模型。采用脂多糖预处理后,B组小鼠体温变化幅度最小,第3天和第7天时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幅度最低,且第7天时粒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制模后第7天,B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升高幅度最小,IL-10升高幅度最大。B组小鼠的切口化脓率为25.00%(4/16),明显低于D、E、F组的化脓率(χ2=7.988、19.940和19.940,P<0.01)。

结论

小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可以降低机体及切口局部的感染严重程度,其中0.5 mg·kg-1·次-1为最佳预处理剂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3年前,我买了一辆有车载导航系统的雪佛兰.rn当时买的原因主要是我不喜欢传统标配的音频系统,感觉有些丑,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触摸屏.而且,当时雪佛兰提供的那套配件还有一些我
期刊
期刊
主持人:rn一职工2015年3月10日从甲单位离职,3月11日到乙单位工作.3月15日在乙单位工作时工亡,3月26日被认定为乙单位的工伤.甲单位为该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并在3月23日办理
在采油过程中,注水开发操作往往会导致采油井含水上升,这一问题无法通过排液量增加而得到改善,甚至会加剧含水上升,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产段出现供液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电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目前,水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