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对切口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方法制备浓度为1.8×109 CFU/mL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液。取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组1~组3采用滴入加涂擦法用1、0.5、0.25 mL MRSA菌液量制作切口感染模型,组4和组5分别为切口组和空白对照。观察制模后4 d切口状况。取112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7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A组为0.25 mg·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B组为0.5 mg·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C组为1 mg·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D组为1.5 mg·kg-1·次-1脂多糖预处理组,E组为无菌等渗氯化钠溶液预处理组,F组为切口感染组,G组为空白对照组。于制作切口感染模型前48 h和24 h腹腔注射脂多糖。观察制模后小鼠1至7 d每天的体温变化、第3天及第7天血常规、第7天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制模后第7天处死小鼠,取切口周围软组织做HE染色,镜下观察。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切口MRSA感染模型显示,0.5 mL菌液切口感染组有6只小鼠切口红肿,6只化脓,制作的切口感染模型较为稳定,并以此菌液量制作脂多糖预处理组的切口感染模型。采用脂多糖预处理后,B组小鼠体温变化幅度最小,第3天和第7天时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幅度最低,且第7天时粒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制模后第7天,B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升高幅度最小,IL-10升高幅度最大。B组小鼠的切口化脓率为25.00%(4/16),明显低于D、E、F组的化脓率(χ2=7.988、19.940和19.940,P<0.01)。
结论小剂量脂多糖预处理可以降低机体及切口局部的感染严重程度,其中0.5 mg·kg-1·次-1为最佳预处理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