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谷底卸荷松弛现象及其形成机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g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渡河钻孔资料揭示,谷底浅表层岩体破碎、弱风化、强度低、透水性较强,具有明显的卸荷松弛现象。通过钻孔覆盖层及谷底岩体钻孔岩心研究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后表明,在谷底刚形成时,谷底出现应力包,应力集中足以在较短时间内使谷底岩体沿结构面发生剪切破坏形成谷底松弛带,然后应力集中向深部转移。覆盖层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大渡河谷底形成距今已有25ka,正是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由谷底应力集中导致谷底岩体变形松弛,逐渐形成现今的弱风化、弱卸荷带。
其他文献
高校图书验收工作质量控制的措施主要通过制订详细的图书验收工作规程、强化图书验收岗位的职能、签订好供货合同、严格管理程序、做好磁条的检测工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碳酸盐岩占据了油气储层的“半壁江山”,次生孔隙是碳酸盐储集空间的主体,相对浅埋藏条件下碳酸盐矿物更容易溶解的倒退溶解模式在碳酸盐油气勘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冲断带,属构造地震。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大陆构造,属C型俯冲(陆内俯冲)模式。C型俯冲不仅控制油气资源分布,还孕育着发震机制。作者从龙门山冲断带地史演化、变形特征、深部地球物理信息,建立起龙门山C型俯冲构造运动模式。汶川大地震发震与此模式的地质构造背景关系密切,是现今发生的陆内俯冲引起的地震。当时可能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这才可能是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
通过对塔河南盐下地区28口钻井岩心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的详细描述和3200余块薄片的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有生屑灰岩、生物灰岩、藻球粒灰岩、含核形石灰岩、鲕粒灰岩、内碎
2009年3月17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就财政部代理发行今年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教师设计好作文指导课,是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说”的欲望,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教师要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