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大矢量三电平SVPWM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三电平SVPWM空间矢量图的基础上,弃用6个大矢量,利用剩余3个零矢量、12个小矢量和6个中矢量将矢量空间重新划分成18个有效区域,矢量和分区减少,安排开关序列,提出无需大矢量三电平SVPWM调制方法.进一步应用到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经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考虑工作辊振动时轧制界面间摩擦力的变化状态,以及工作辊水平方向轴承座撞击牌坊的情形,建立了相应的动态摩擦模型和分段刚度模型,并基于此建立了热轧机水平方向非线性振动模型.研究了线性阻尼项、动态摩擦力三次非线性项、分段刚度项以及外扰幅值变化下热轧机水平振动系统的幅频特性.最后,研究了外扰力变化下热轧机振动系统的分岔行为,发现外激幅值的变化可以使振动系统进入混沌状态,并且存在倍周期分岔通向阵发性混沌和混沌运动等显著现象,这正是引起带钢呈现明暗相间条纹的原因之一.上述研究内容为抑制热轧机辊系振动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
为研究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成型过程的特性与影响因素,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基于Hysteretic Spring接触模型,对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致密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因素(锥口角度、粒径大小和压制速度)对成型质量与能耗的影响,对压制过程中物料的流动状态进行了追踪,并开展压缩实验对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成型饲料的品质随着锥口角度的增大而提高,同时比能耗更大;增大粒径,可以降低成型过程的比能耗,但是成型饲料的品质会随之降低;随着压制速度的增大,成型饲料的质量变差,比能耗变大.
以强力旋压工艺加工的筒形件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Taguchi方法分析了旋轮成形角、减薄率、进给率、主轴转速和旋轮圆角半径对三向旋压力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对轴向旋压力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主轴转速>旋轮成形角>进给率>旋轮圆角半径>减薄率;对径向旋压力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主轴转速>进给率>旋轮成形角>减薄率>旋轮圆角半径;对切向旋压力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主轴转速>旋轮成形角>进给率>减薄率>旋轮圆角半径.然后,以壁厚差作为优化目标,利用PSO算法对主轴转速、旋轮成形角和进给率的参数值进行优化,获得了
风速、风向的随机性导致风电场功率具有很大波动,对风电功率的精确预测在提高电网运行能力,增强电网接收风电能力和适时安排风电场检修计划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核极限学习机(PSO-KELM)算法;对风电机组SCADA数据进行预处理,补充和纠正异常数据;针对极限学习机的复共线性问题提出基于核函数的改进极限学习机,避免了极限学习机输出结果的随机性;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KELM核函数中的惩罚因子和径向参数值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模型.与BPNN与RBFNN等其他方法相比,真实风电
首先针对全桥同步整流电路,建立了在数字控制下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模型.然后利用数学方法将数字控制系统中的采样开关、零阶保持器、数字占空比更新环节3者乘积进行了等效近似,得到了系统的内外环传递函数;根据建立的模型同时结合实例,利用Bode图和控制理论确立了数字控制下全桥同步整流电路内外环环路设计思路与方法:内环电流控制器采用两复零点+一零极点+一高频极点的形式,外环电压控制器采用一零极点+一高频极点+一零点的形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思路的正确性.
为了提高曲轴模具的服役寿命和降低再制造成本,提出了焊锻复合电弧熔丝自动增材制造工艺,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在该工艺中,曲轴模具的增材目标模型被分层切片和轨迹规划,并将锤击轨迹和焊接轨迹重合从而将每一道焊缝均进行焊后锤击.锤击分析表明,焊后锤击能够将焊缝残余拉应力矫正为残余压应力,提高焊缝的力学性能.自动增材制造工艺中模具被随形增材,而人工修复模具则采用满焊工艺,因此,自动增材制造工艺能够大幅节省材料大约50%以上,降低焊接时间50%以上.在服役8000件后,自动修复模具的压塌区域和压塌量显著少于人
研究了T6热处理对成形后6061铝合金构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经过不同的T6热处理后,通过电子拉伸实验研究构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溶处理的合金中存在β-Al5 FeSi和Mg2 Si相.固溶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合金的拉伸性能及塑性有显著影响.随着固溶温度及时间的增加,在560℃固溶4 h时抗拉强度及塑性最好,分别为211.62 MPa和和38.3%;相对于人工时效保温时间,人工时效温度对合金的拉伸性能及塑性
选择真空电弧重熔工艺制备Mg-22Nd-15Al-8Zn-1.5Y合金,镁合金作为基材,通过挤压工艺在镁合金基体中加入Mg-Nd中间合金,并分析挤压道次对其组织结构与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挤压道次达到5时,在镁合金组织内已观察不到大晶粒,产生了许多尺寸很小的第二相颗粒;经过多次挤压变形处理后,在挤压方向出现了明显的塑性流动,形成了具有明显纤维形态的组织;合金组织的晶界区域形成了许多尺寸较小的Mg-Nd中间合金,表现为团簇状态,对晶界可以发挥良好的钉扎效果,使位错运动受到明显抑制,从而获得更高的力
为了提高阀控负载敏感系统的控制精度,采用伺服电机与变量泵构建泵源,实现对液压泵转速与流量的同步调节,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在给出负载敏感系统数学模型和位置环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对负载敏感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利用AMESim建立了以转速调节方式实现的负载敏感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泵控子系统内设置流量前馈后,能够有效地降低节流口的压降波动性.在存在流量前馈的条件下,系统的跟踪误差降低,可见设置流量前馈后能够降低节流口的压差波动,使系统达到更高的位置跟踪精度.系统节流口压降达到了与压力指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相电量采集装置,能实现对电网电压、电流、谐波等电量参数的高精度采样.装置CPU采用高性能带DSP运算内核的dsPIC30F6014A系列单片机,利用准同步采样原理的交流电气参数采样测量方法,数据采样过程中不需要与电网频率严格保持同步.通过对电量采集装置的验证,在保证装置采样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