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发觉·发掘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989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工作的前12年是在浙江省永嘉县的一所山区普通高中度过的。那里留下了我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比如引领学校荣膺“浙江省教科研百强学校”,比如率语文组获评“温州市先进教研组”,又比如自己破格评上高级职称……但是最令我欣慰的是带出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徒弟,比如陈伯安,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伯安是2007年分配到學校的,那一年我们并不在一个学段,因此交集不多。我唯一的印象是听了他的公开课《渔父》,觉得小伙子挺有想法,基本功也还不错,仅此而已。
  2008年,兼任学校文学社社刊《江风》主编的我向伯安约了一篇稿件——刊物有个传统,每期都会刊登几篇教师的“下水”之作,既是为了给学生以示范,也是给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一个展示的平台。很快,伯安的稿件就交过来了,是一篇杂文,文笔老辣,针砭时弊,令我刮目相看,立马准备安排在新一期刊物“教师文苑”栏目中刊发。校样出来的时候,总编谷老师看到了伯安的文章,觉得思想过于偏激,容易误导学生,毕竟高中生写作一贯倡导积极向上的文风。于是,这篇文章最终“胎死腹中”,未能见刊。对此,我深感愧疚。在新刊印出来之前,就特意找到伯安,向他说明了缘由并致以歉意。好在他也没太把这事放在心上。
  2009年,伯安跟我在同一个学段任教,主动提出要拜我为师。于是,我们的交往也就渐渐地多了起来。他时常来听我的课,偶尔也会到我办公室坐坐、聊聊。那段时间,我正在探索一种阅读教学的新课型——“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型,并且初战告捷,以此课型执教的《亡人逸事》一课参评高级职称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佳绩。我见伯安脑子灵光、上课有灵性,于是就引导他与我一起来探索、实践这种课型。我俩一拍即合,开始了十余年的相互照亮之路。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种课型却给伯安带来过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那是2010年的10月份,他第一次参加永嘉县的优质课评选。当时某位评委的个人喜好主导了那次评比,以致他铩羽而归,甚至被评为最后一名。比赛失利之后的好几天,他一直意志消沉、郁郁寡欢,在校园里踽踽独行。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接连几天找他一起吃饭、喝茶、聊天,开导他、宽慰他。
  不久后,我以同样的课型、同样的教材在温州市上了一节公开课《高山仰止》,受到了如潮好评。几位评课专家都说我这堂课大气而灵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学为中心”的理念。课后甚至有一位素昧平生的老师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这么多年了,第一次看到高中生这么踊跃地跑向黑板,从未见过一堂语文课可以上得这么精彩!”我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在现场听课的伯安,他优质课评比的失利绝非他教学能力的问题,也不是“主问题·关键词”教学课型的问题,而是评委理念落后与眼光失准的问题。
  可伯安还是有些不自信,于是在那年年底,我又特意联系了一次县级公开研讨会,邀请会议主办方到我们学校举办活动,让伯安以“主问题·关键词”教学课型上一堂公开课《金岳霖先生》,并邀请了永嘉中学名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陈海光来听课、点评。陈老师是伯安的教学偶像,他对伯安的这堂课赞不绝口。终于,这次经历让伯安一扫阴霾,露出了孩子般爽朗的笑容,也找回了久违的教学信心。
  几年后,伯安在《师恩难忘》一文中回忆起那段往事,深情地写道:
  当晚,师父摆下宴席邀请陈海光老师就坐,当听完陈老师对我的充分肯定后,他脖子一仰喝下了一整瓶酒。随后,微醉了的师父拍着我的肩膀对陈老师说:“这样的苗子,怎么会得‘特等奖’?怎么会得‘特等奖’?!”我知道他也一直为我得了最后一名这样的“特等奖”而耿耿于怀,他怕我就这样消沉了,一棵好苗子就这么毁了。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久违的泪水盈满眼眶。那一年我27岁,我深深地记得27岁时的那一次流泪。
  2011年,我调到了温州市区。从空间上来看,伯安和我是远了;但从心理距离上看,我俩反而近了。
  我们因“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型的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推进而变得亲密无间:我俩一起尝试以“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型来实践各类文体的教学,从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领域一路开拓到实用文甚至文言文,并努力将之细化、深化、系统化。为了吸引更多的老师践行这种阅读课型,我俩不遗余力地把“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型推广出去。于是,在温州市新教师培训会、浙江省高中语文文学语感专题培训会、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送教等活动中,我们分别展示了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阅读课等不同课型的“主问题·关键词”教学法。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多位同学因提炼的“关键词”意见不同而站起来相互争辩、互不相让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堂课中点燃,阅读个性逐渐彰显,语文素养也不断提升。
  经过我俩十余载的共同实践与探索,“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型结出了累累硕果:2012年,此课型成功申报了温州大学面向基础教育教学课题,伯安的论文《高中语文“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模式初探》获温州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2013年,伯安以此课型执教《始得西山宴游记》获永嘉县优质课一等奖,我以此课型执教《逍遥游》获“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学能手一等奖;2014年,伯安以此课型执教《林黛玉进贾府》获评永嘉县教坛新秀;2015年,“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型成功立项为浙江省教研课题,伯安以此课型执教《江南的冬景》获评温州市骨干教师;2016年,我以此课型执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被《中国教师报》等媒体誉为“一堂备了20年的语文课”;2017年,伯安以此课型执教《获得教养的途径》获温州市“教坛新秀”评比第一名,我以此课型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获浙江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高中语文组第一名;2018年,伯安以此课型执教《荷塘月色》在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高中组二等奖第一名,我以此课型执教《〈指南录〉后序》而成功晋升为浙江省最年轻的正高级高中语文教师;2019年1月,此课型课题成果获浙江省教研课题成果一等奖;2020年1月,此课型课题成果获温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四年一届)一等奖,被推荐参评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9年初,某教育期刊“人物”栏目刊发了对伯安的一个专访《陈伯安
其他文献
9月26日,有媒体注意到,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开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46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答复》中提到:“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下一步,教育部将充分采纳您的建议。”(9月27日澎湃新闻)  “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
【摘 要】基于蔡金法教授对小学数学示范课“前后的概念”的评析,可以发现本节课问题提出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蔡金法教授对本课划分的五大教学任务分别对应着问题提出的五个层次:经验层、感知层、理解层、情境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逐层递进,同时为教学过程服务,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小学数学教学应对问题提出的“层次性”予以重视,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心态浮躁,一切都随之快餐化,教育已然在列,且似乎愈演愈烈。于是“在目前这种情势下,没有谁是‘无辜’的,谁都在为‘应试教育’的灾难添砖加瓦”,而学生在家长的期望和老师的目标构成的网中成了最可怜的小昆虫。张文质先生的教育讲演录《教育是慢的艺术》无疑是发自内心的呐喊。  “教育需要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在急功近利的时代背景下,孩子
在《语言学概要》中,语言被定义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事实上,用作交际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更应该被称作“言语”。毕竟,学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语言是全民的、概括的、有限的、静态的系统,言语是个人的、具体的、无限的、动态的现象。[1] 也就是说,语言和言语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任何言语均隶属于特定的语言系统,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任何语言也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言语而存在。人类开展交际活动或者思
读王维审老师的文章,最初是在新浪博客。我是他数以万计的粉丝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从来都是默默关注,默默阅读,甚至,默默点赞。  当王老师最终将这本《寻找不一样的教育》带到大家面前,我一点都不惊讶,一个数年如一日坚持写作,而且坚持高品质写作的人,作品出版是水到渠成的事。  于是,在无数个清晨,或是夜晚,我捧着这本书,安安静静地读。  前后读了三遍。  心里有三个词语在盘桓。  简单  教育类的文章,我
每次捐赠我都会想起以前的一名学生。哲很懂事,管理班级事物很认真细心。他的家境很不好,虽然也是90后,但是他根本没有同龄人的优越条件。他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工作,全凭母亲一人操劳,全家三口租住在一个几乎破旧的平房里。在如今暖气取暖的年代,他每天回家要帮助母亲生炉子做饭。父亲因为长年有病,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他和母亲。但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抑郁或不开心的样子。若不是开家长会,听他母亲叙述,我真的以为他与其他学
在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中以精湛的专业素养感染同事,以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生命成长,是我教师生涯一直在追求的理想。  ——李焕冰  李焕冰,教育硕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西樵中学教导主任。在28年的从教生涯中,她以自己的耐心,谆谆善诱,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让他们在青春成长的道路上乐观前行。  在西樵中学,李焕冰与学生小何的故事至今为许多同事耳熟能详。小何生性贪玩,调皮,经常无故旷课,无心学习,家长十分无
荷兰人对待恐惧、伤痛和死亡的态度,就是“直接面对,彻底承受”,几乎没有“善意的隐瞒或谎言”这样的说法。父母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恐惧,让孩子知道在某些情况下,恐惧无法避免,采取行动也无法解决,只能交给时间。  我一位朋友的儿子6岁了,担心患癌症的外婆去世,怕得睡不着觉。他妈妈一般会拥抱着他,并不掩饰自己的痛苦和眼泪,对他说:“我也和你一样害怕,不过外婆现在不是还在我们身边吗?我们得好好珍惜外婆在
一、与画面建立联系,整体把握诗境  古诗词难教,这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诗词教学,难就难在“诗无达诂”,见仁见智;难就难在当讲者多,而课时却少;难就难在一旦真的讲透彻,诗意也荡然无存了。然而,赵老师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通过图画结合,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地理解了诗意。这部分教学,赵老师做到了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写意”,达到了两个内涵:第一,就是“求整”,从作品的整体去把握,不能教得支离破碎。诗词
古 北“打卡”乃现代社会考勤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指员工上下班在单位提供的考勤工具上留下出入之即时数据记录。由磁卡机发出的“哒哒哒”声使“打卡”一词天生具备音声之生动,这种刻打之声令人过耳难忘,当为此词流行的一个成因。考勤从以往由纪律人员巡视记录转为员工自动录入,虽然同样都是出自外部监督的要求,但形式的转变使得记录更加准确、考勤更加严明。如果说纪律员在本子上的记录尚可商榷通融,那么后面机器的刻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