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球蛋白(Tg)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5月青岛优抚医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应用血清TSH与Tg联合检测.观察102例患者的甲状腺良性与恶性结节情况,并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TSH联合Tg检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同时,比较血清TSH、Tg与TSH联合Tg检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结果 10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为:甲状腺恶性结节42例(占41.18%)与甲状腺良性结节60例(占58.82%),TSH联合Tg检测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联合Tg检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TSH检测与单纯Tg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清TSH与Tg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鉴别诊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大鼠肝泡球蚴病(HAE)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超声造影(CEUS)特征,为评估HAE活性状态提供更多影像学指标.材料与方法选择成功感染HAE的SD大鼠31只,同期进行DWI及CEUS检查,比较HAE病灶内部、边缘区、近肝组织及远肝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查结束后处死大鼠,记录病灶数目、最大径、形态及剖面特征,将ADC值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病灶内部[(2.8461±0.0741)×10-3 mm2/s]与边缘带[(1.6406±0.0732)×10-3 mm2/s,t=6.4
患儿男,6岁,5个月前家属发现患儿左手掌包块,未就诊,1个月后包块逐渐增大;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手掌第二掌骨掌侧触及3.0cm×2.0cm×1.0cm包块,质软,活动度尚可,局部无明显红肿及压痛,手指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手掌超声:左手掌骨远端紧贴示指指屈肌腱见3.20 cm×1.32 cm×1.01 cm低回声肿物,形态欠规则,边界清,局部似见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条片状高回声及小灶性无回声(图1A),后方指屈肌腱略受压,周边及内部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图1B);考虑为滑膜来源腱
患儿男,28个月,右膝内翻;出生后即被发现右膝内翻、右下肢活动不良,外院及本院门诊均为先天性膝内翻、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FCD),开始学步后呈跛行步态.入院专科检查:跛行,右膝呈内翻畸形,内翻角15°,膝关节屈伸活动度0°~150°,双小腿间距8 cm,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缩约2 cm,未触及明显包块,局部无压痛及叩击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右下肢超声:右胫骨近端内侧干骺端约1.82 cm×1.53 cm局限性凹陷,内见粗约0.29
目的 观察儿童疣状血管瘤(VH)特征性超声、MRI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VH患儿,观察VH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性表现.结果 25例VH患儿皮肤见不规则红色、青紫色斑块,斑块边缘皮肤呈暗红色,范围较广时呈“铠甲样”外观,周边见“卫星状”病灶.15例仅接受超声检查,体表疣状物多呈低回声、后方伴声影,深部皮下组织以高回声为主;其中10例病灶呈均匀高回声、4例高低混杂回声、1例均匀低回声;13例病灶边界不清,2例边界清晰;12例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3例见少量血流信号.10例仅接受MR检
患儿男,4岁,间断腹痛1周,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既往体健.查体:中腹部轻压痛,背部T10~L2脊柱棘突处压痛.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0.66 ng/ml,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12175.00 ng/ml,糖类抗原12514.21 U/ml,糖类抗原-19916.06 U/ml.
目的 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合并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灰质体积改变及其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0例PVL合并痉挛型脑瘫患儿(研究组)及24名对照组儿童,进行3DT1结构像全脑扫描,并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及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对PVL合并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运动功能评估.采用体素形态测量学方法比较两组灰质体积的差异,提取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以年龄作为协变量,与GMFCS及MACS分级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
1 病例简介rn男,53岁,主诉:间断胸闷、气短、左侧胸痛伴咳嗽、咳痰5个月余.外院诊断为肺栓塞,行溶栓、抗凝治疗后上述症状未缓解.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目的 采用CT双气相配准技术对无症状吸烟者的肺小气道病变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正常健康体检不吸烟者34例、低吸烟指数者28例和高吸烟指数者33例,行呼、吸双相CT扫描,将原始数据导入数字肺定量分析软件进行配准并小气道分析,得出CT定量指标:正常肺组织(Normal%)、小气道病变(fSAD%)、肺气肿(Emph%)、吸气相小于-950 Hu体素百分比(IN-950%)、吸气相平均肺密度(MLD-IN)、呼气相小于-856
目的 定量分析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中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的参数,评估IVIM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并接受放、化疗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40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复发组24例、假性进展组1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及IVIM序列扫描,测量病灶异常强化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性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值,比较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组和假性进展组IVIM各参数的差异.采
目的 分析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单县海吉亚医院诊治的92例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干预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系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