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7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2
  
  摘 要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一下在少儿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少儿 武术教学与训练 注意问题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二)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练习,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凡是使胸廓扩张的动作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作跳跃的动作时应吸气;在落地的动作时应呼气等。
  (三)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作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二、根据少儿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二)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例如,在一分钟的正踢腿,一组不记数,不看质量,每天踢。而另一组记数,看质量,并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优点,登记各次成绩和次数。两组练习相同时间后,测验结果表明后一组的效果好于前一组。实验证明:知道效果,会使训练取得较好的成绩。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阳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中枢的联系受到阴性的强化。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两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三)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少儿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少儿武术专项教学与训练是为比赛准备的。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是最敏感的部分,由于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多采用单练的形式,让他们充分体验赛场情景,培养克服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同时增强力争上游的决心,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三、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其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一)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二)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三)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
  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四、结束语
  (一)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二)少儿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积极提高的有利时期。所以,在进行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可以提升项目质量,提高当地农民的满意度,保证农地整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但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农地整理项目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体操是一项追求美,体现美的运动项目。体操的训练方法对于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体操的基础训练,并且在进行这些训练的同时,也应精心选择多种内容,运用多种方法使体操运动员对比较枯燥的训练内容产生兴趣。  关键词 体操 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体教结合的方式把运动员的高水平训练比赛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相结合,分析了我国目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篮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我国在培养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为提高篮球后备力量的数量和质量,使体育和教育深层次、实质性的结合,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对体育的界定、地位、观念以及作用进行了阐述,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毛泽东的体育观。文章从多方面揭示了体育的真义,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 体育 体育观 教育  《体育之研究》一文是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发表在19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本文对高校如何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对策进行研究,有如下结论:1.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体育活动以迎合大学生的喜好,提高大学生的兴趣;2.鼓励并支持各体育社团的创建与发展,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多渠道指导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制订科学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在中学体育课的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新课标指出的新思想与新理念,正确处理运动技能教学与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体育游戏教学、学生体能锻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鼓励学生注重参与合作,
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品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大力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不但能陶冶自身的情操,树立自信,还能为今后实
在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三网融合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流方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内蒙古的三网融合也在不断前进。基于内蒙古的区情区况和参融企业的实力水平,三网融合的进
现代社会,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公众拥有了更多信息发布、意见表达的途径,人们对于公众事件关注度越来越高、了解的渠道越来越多。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带来了便利,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