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i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持续保持年均增长9%以上的奇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特别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和廉价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瓶颈的制约。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
  一、自主创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集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当前,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1.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
  据统计,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03年,我国消耗了占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以及40%的水泥。2004年,由于我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急剧增加,国际市场价格曾上涨71.5%,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我国全年多支付外汇达数十亿美元。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不堪重负,国家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的3~4倍。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49—2003年间,我国累计产煤350亿吨,而煤炭资源消耗量已超过1 000亿吨,回收率平均不到30%,这意味着50年间扔掉了6个百亿煤田,浪费很严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超过2 000万吨,烟尘排放1 000多万吨,二氧化碳排放8亿多吨。水土流失严重,草原严重退化。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未来我们不可能继续沿着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走下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2.技术瓶颈约束日益凸显
  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当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获取超额利润。我国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在原始性创新能力方面,国际科学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特别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被引用数来看,我国仅排在世界第20位。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本应是我国赶超先进的一条捷径。但是我国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之比是1∶0.078,日本为1∶5,韩国则为1∶8。我们同日本和韩国技术能力差距的拉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这里。
  3.国际竞争压力日趋严峻
  大家都知道,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分享全球化成果的。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下,后发展国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挤压。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近百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许多人开始把中国奉为“世界工厂”。但是,这些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低价格,主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所以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比如,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为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我国几乎全部光纤制造设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的85%,数控机床的70%,医疗装备的93%都依赖进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而自主创新是破解这一瓶颈难题的最佳选择之一。
  
  二、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关联
  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特别是后起发展中国家,从初期的粗放型增长逐步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正是通过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从模仿创新走向自主创新,最终完成了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强国。这方面的例子表明,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实现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支撑。
  1.大规模的自主创新通过改变增长的驱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不管是源于新发明和技术进步,还是结构调整、规格经济、组织变革、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因素的作用,创新的本质含义都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变化,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从而改变其收益率之间的平衡。由于创新改变了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相对降低了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在产出中的比重,因此在既定产出水平下会大大减少这些要素的相对投入量,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专利经过一段时间转化为创新以后,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当这种创新不断增多,达到相当的规模,便会替代传统的投资驱动力而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将有助于突破经济资源的瓶颈约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大规模自主创新通过改变生产的可能性空间,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决定了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在既定的总供给水平下,总需求的过度与不足分别导致失业与通货膨胀,且往往形成两者的相互替代。根据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提高社会潜在产出能力。因此,大规模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可能性空间的扩展,将会通过经济增长产出水平的提高,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减少周期性失业,并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同时,大规模的创新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抑制物价上涨,降低通货膨胀率。因此,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在改变生产可能性空间的过程中,有助于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形成低失业与低通胀并存的良好局面。
  3.大规模自主创新通过弱化经济周期,增强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涉及到“人与人关系”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改变了生产的“交易成本”,而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改变了生产的“技术性成本”。此外,大规模的创新活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其增长率较不稳定;第二产业具有很强的突然跳跃式的扩张力和收缩力,其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本身波动较小,从而使其增长率的波动较平稳。因此,促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也就增强了经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整体素质不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三个“缺乏”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所以,《十一五规划建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1.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根据国际经验,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低于3%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低于2%意味着这个企业将被淘汰。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0%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全国3/4的大中型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没有技术开发活动。企业在这种状况下怎么能具备竞争力?所以一定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而我国的体制是研究院、设计院与企业“两张皮”,企业引进国外技术,但缺乏技术开发力量,而且引进以后对研究院、设计院保密。真正能够把引进技术消化创新的技术力量在研究院、设计院。它们人才济济,却只能通过搞国家下达的课题养活自己,研究不能变成产业成果。所以一定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集成与应用的主体。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构建激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密切配合。要加快建立健全鼓励技术开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政策与法规,引导企业自觉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道路。
  首先,完善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财税金融政策。国家应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通过财政引导、税收优惠和产权激励,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组建产学研联盟,在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投入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实施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制定鼓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设立专项基金,以企业为核心,联合科研院所和大学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引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其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遏制各种不良竞争行为。目前,一些跨国公司已在我国取得市场优势甚至是独占地位。他们通过知识产权策略支配合作者,通过排他渠道策略和供货策略控制下游企业,使得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普遍受到控制和打压。目前,欧洲、日本和韩国等都通过法律手段,对跨国公司借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之名,行市场垄断之实的行为进行有力打击。我国也应当从维护国家利益和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出发,尽快出台反垄断法,有效打击各种恶性竞争行为,迅速改变本土企业所面临的不利竞争局面。
其他文献
中国办公自动化软件(简称OA)软件市场,近几年处于群雄纷争、诸强鼎立的战国时代。合强软件机构作为一家专业从事OA研发和服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2000年创办,当时还是十分不起眼儿的
一些香草目前已成为高营养的滋补保健蔬菜,在市场上十分抢手。这些香草中,堪称美味蔬菜极品的有香罗勒、香荆芥、香身草、香蜂花、合香、欧芹、香芥、莳萝、龙蒿、欧当归、迷迭
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本文以此为基础,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变革过程就是企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企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内部纵向、横向信息沟通过程和企业内部利益协调过程的统一,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过程,成功实现企业文化战略不能忽视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现代企业文化要求培育起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价值观。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研究表
沙门氏菌病也称副伤寒,是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各种动物和人疾病的总称,主要临诊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孕畜也可发生流产;病牛的II佰诊特征为体温升高且随之发生腹泻。
1进雏前的准备在进雏前必须全面检修育雏舍。雏舍要有良好的保温和控温能力,保证不透风、不漏雨雪、不反潮。进雏前,配齐或彻底检修设备。取暖设备要试用,保证能均衡供热,不冒烟
以能较好地刻画碳价随机波动特征的DGC-MSV模型为基础,考虑碳价尖峰厚尾特性,采用t分布修正模型,选择国际碳市场典型产品EUA为对象,将碳市场溢出效应研究拓展到碳现货、期货
所谓“预警”就是事先得知事物今后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而根据其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的控制手段。因此,预警是实施控制的最好方法。正因如此,预警模型一直是控制管理领域研究
依安县总耕地面积20.5万公顷,每年播种面积玉米就达12.7万公顷,玉米单产、总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县粮食和畜牧业发展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改变
为了对比不同剂量麻醉药盐酸赛拉嗪对犬的麻醉效果,通过给同一妊娠犬应用不同剂量盐酸赛拉嗪,观察了该妊娠犬在不同剂量盐酸赛拉嗪作用下的临床表现。证明了盐酸赛拉嗪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