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如何被美国最好高中录取

来源 :考试·理论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年前,我的孩子有幸被美国顶尖的寄宿制高中Phillips Academy Andover(安多福)录取。安多福创建于1778年,被公认为美国最好的高中之一,著名校友包括布什总统父子。学校每年300位左右的毕业生中,会有50多位分别进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大和斯坦福大学就读,是令人艳羡的常青藤大学“预备校”。
  别人常常问我,孩子用什么打动了安多福的招生官。其实我的孩子当初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长”。因为儿时身体不好,又动荡搬迁,到小学5、6年级才开始学一点小提琴,只为了他能够由此进入音乐的世界,感知音乐给人的美。足球是他所痴迷的,但身体条件不是很好,也不足以称为家长们眼中的“特长”,况且足球是一种集体运动项目。
  但安多福还是录取了孩子,看中的正是他比较成熟的思想、见解,他对目标的不懈追求,以及他在申请过程中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如安多福招生办主任Jane当年在孩子的录取信中所说:“我们不仅为你获得‘全国物理竞赛奖’而高兴,而且被你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所展示的主动性和决心所深深打动。”
  在一次安多福招生办的见面会上,招生主任Jane进一步阐释了家长和孩子们所关心的话题:安多福这样一所顶尖高中要什么样的学生?她告诉大家三点:
  1.Bright——“聪明”
  孩子要非常聪明、闪亮、有智慧、有思想。Jane说,如何知道孩子是聪明的呢?We know!安多福有多年招生经验的老师知道!他们一眼就能从众多孩子中看出来。这些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头脑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对问题能作出迅速的分析、判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些特点不仅从标准考试中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学生的见面交流(所谓校友“面试”。我们应该称为“交流、谈话”更正确,能脱离“应试”思维。)中得出。孩子的知识面是否广泛,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等,都能从面谈中体现出来。
  2.Talent——“才能”
  现在大家都把Talent理解为有形的“特长”,因此,家长们要求孩子从小去学钢琴、小提琴、绘画等等。甚至近几年有一种风气,好像去学一些西方的“贵族运动”――网球、击剑、高尔夫――能让孩子直接进入西方的上层社会,就成为“贵族”了。
  家长们花大价钱,让孩子们学他们不一定感兴趣的东西,为的是“申请美国学校需要这些特长”。Jane告诉大家:不要考虑我的“特长”对申请学校有没有用,孩子平时对所爱好事物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
  她谈到她曾招收过的一个孩子非常特别,对reptile(爬行动物)极其着迷,谈起来头头是道。安多福并没有爬行动物的博物馆或俱乐部,但学校看中的是孩子对某种东西的痴迷!他的passion!有了这种热情、执着,他日后一定会在某个领域创造奇迹。
  3.Nice——“善良”
  这往往是中国家长们忽略或者说根本不懂的地方,但却是最重要的方面。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品德”、“善良”、“懂事儿”、“修养”、“风度”等,是孩子秉性、内涵的外在体现。
  孩子是否有道德?是否心地善良?是否事事、处处想着别人?还是遇事只想着自己?头脑里只有自己?孩子是否有远大理想?看了很多有益的书?是否能与他人自然、友好、大方、自信地交流和交往?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安多福仍然坚持“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招收标准不只是聪明和有才华就够了,而要把高尚品德、愿意奉献,同时又有能力的孩子招收进来。学校甚至在2008年美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时逆势推出了“Need-blind,Need-based”政策,即不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来录取学生),因为学校认为:仅有知识没有品德的人是危险的(Knowledge without goodness is dangerous)。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美国高中和大学申请中胜出呢?我想我孩子的经历和安多福招生主任的话,都告诉家长们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要简单模仿、copy所谓“成功案例”。
  家长们要从自己孩子的内心出发,去帮助孩子寻找兴趣和热情,而不是从将来申请学校时“有用没用”的角度,来硬逼孩子学某种“特长”。我知道还有不少家长硬要让孩子放弃所喜爱的,改为学英语,准备考试,学“有用”的东西。这样做容易让孩子反感、厌倦,从而扑灭孩子心中本有的对某种爱好的火焰,最终会让孩子离名校越来越远。
其他文献
去年,在电信小伙子的热情推销下,我买了一部低价位的智能手机。老实说,当时面对他介绍的那些天花乱坠的手机功能,我真是一头雾水,看着手机屏幕上五颜六色的软件图标,我也无从
儿子学校开展了一场叫“护蛋行动”的感恩教育,让每个孩子保护一个鸡蛋一天。这一天中,孩子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保护鸡蛋,但鸡蛋不得离身,不得有破损,破损即为活动失败,在一天的保护工作完成之后为母親煮这个鸡蛋吃。目的是让孩子们体会到母亲养育孩子的不易,体验护蛋的责任,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儿子首先千挑万选了一个可爱的小蛋,在上面画了小脸,还给它起了名字。他把这个心爱的蛋宝宝放进了用纸盒特制的“窝”中,对
▲①图中有13个人的脸,你能在3分钟内把他们都找出来吗? ②团体操上有一个队形每行需要4人,男生的队形排7行、女生的队形排8行,计算一下,男生需要28人、女生需要32人。由于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最近加拿大约克大学心理专家经过对104人的测试后发现,讲两种语言的人,不易发生精神疾病,在年老后,还能保持思路敏捷。在此之前,科学家已证明,经常弹 Ac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论述的深入分析 ,提出要澄清对马克思一个论述的误解 ,即雇八个工人不是划分剥削的界限。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eva
介绍了化学点火具中点火头药剂的研制及其压力——时间曲线。实验证明,点火药头药剂不同,其化学点火具的点火延迟时间不同,对粉尘云的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及相关研究结果的影响十分
本篇文章作者的女儿崽崽曾在9010年9月登上过《琴童》杂志,那时的崽崽还是初学古筝。时光匆匆,如今崽崽的古筝弹奏已如行云流水般自如。崽崽快要生日了,作为母亲想送一份特殊
Question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天津、河北、江苏、安徽等9省(区、市)作为示范
家长提问: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知礼节、懂礼仪的人,那么,家长怎样来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呢?  专家支招: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去探亲访友,还是在家中款待亲朋好友,这都是让孩子学习礼仪、提高交往能力的好机会。  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待客之礼。在等待客人拜访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告诉孩子见客人应有的礼节,如在客人面前应面带微笑,起身主动问好;对客人的提问认真
果真不出我所料,没过多久,H就开始暴露她的内心隐私。在随后的几次咨询中,H一点一点地讲述了她的秘密,其中心是购物活动和她对购物活动的感受。 购物开始完全是偶然的。S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