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模型的向日葵穴盘苗生长动态特征分析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利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向日葵穴盘苗生长动态特征,明确向日葵穴盘苗生长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合理的苗期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向日葵穴盘苗生长指标进行连续观测,用Weibull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幼苗生长指标与出苗后累积辐热积的关系进行拟合,进而定量分析生长指标动态特征.结果表明,Weibull模型和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向日葵穴盘苗生长指标随出苗后累计辐热积的动态变化,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990以上.利用模型的特征参数将向日葵穴盘苗生长过程分为3个时期: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各生长指标在快增期的出现时间为出苗后4~5 d,对应累积辐热积为22.40~27.84 MJ/m2,缓增期出现的时间为出苗后6~11 d,对应的累积辐热积为30.38~46.54 MJ/m2.快增期是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尽管幼苗快增期持续时间短,但快增期幼苗生长速率较大,其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例达41%~68%(茎粗除外).根据生长特征参数,提出了各个时期的关键育苗措施,确定了向日葵穴盘苗的适宜移栽期和各生长指标参考值.
其他文献
为实现果面缺陷冬枣实时检测,并解决缺陷的尺寸与位置不同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单次多目标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的果面缺陷冬枣实时检测方法.以陕西大荔冬枣中的虫蛀、轮纹和木质化3种缺陷果和正常果为研究对象,在数据采集设备下采集实际分拣图像,然后通过数据增强由400张扩充至2000张.改进SSD,建立MobileNetV3-SSD模型,为实时检测奠定基础;引入改进感受野块(RFB)可实现模型多尺寸提取冬枣缺陷特征的能力;用空间注意力模块(SAM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江苏省休闲农业资源,基于多源数据采集,利用Python软件抓取休闲农业地图导航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同时和传统统计数据相结合,将江苏省内休闲农业园区分为自然资源型、农业资源型和人文资源型,用ArcGIS 10.2软件对数据分类并进行地理空间可视化处理,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综合评价江苏省休闲农业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休闲农业空间分布总体符合“三区五带”的产业发展格局;自然资源禀赋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经济基础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而后续科学的
为了准确掌握村民在绿色农房建造中的参与度,引导政府有效推广绿色农房,以江苏省盐城市绿色农房试点地区村民为调查对象,借助MATLAB构建绿色农房建造中村民参与度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模拟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支持力度、政府管理力度、政府角色定位和绿色农房建造成本4项措施对村民参与度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实现村民参与度的预测.同时,当政府能力充足时,首先要加大政府对绿色农房的支持力度;当政府能力欠缺时,应当先确保绿色农房建造成本满足村民期望.以期帮助政府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引导村民自下而上地参与绿
以植物工厂中水培生菜为试验对象,白光LED光源处理作为对照,在对照基础上添加不同光照度的远红光设置FR1处理[添加10μmol/(m2?s)远红光]和FR2处理[添加20μmol/(m2?s)远红光],研究不同远红光光照度对生菜生长、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R1处理显著提高了生菜株高、最大叶面积、根系长度及干鲜质量;FR2处理的株高、根系长度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且生菜干鲜质量随着远红光照度的增加呈增长变缓趋势.FR2、FR1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但同时提高了光饱和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利用16S rRNA序列信息,研究了不同养殖温度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测序结果显示:15℃、19℃、23℃、27℃、31℃养殖水温下,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肠道主要菌门,丛毛单菌属和鞘脂单胞菌属为主要菌属.养殖水温不同,肠道优势菌群所占比例不同,丛毛单菌属在水温15℃处理组占比最高,鞘脂单胞菌属19℃处理组占比最高.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3℃处理组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15℃、19℃、27℃处理组(P<0.05),
为了建立快速、有效的农田土壤水分含量(SMCF)遥感估测方法,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泰州市兴化市和盐城市大丰区布设SMCF遥感估测试验.在获取作物冠层近红外波段反射率(Near-infrared bandreflectance,Rnir)、红光波段反射率(Red bandreflectance,Rred)以及SMCF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波段反射率和植被指数多个遥感光谱特征指标与SMCF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SMCF遥感估测模型,并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测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nir、Rre
为研究三七主根微波真空-热风分段式干燥特性及品质,探讨不同功率密度(0.50 W/g、0.75 W/g、1.00 W/g、1.50 W/g)、腔室压力(1 kPa、3 kPa、5 kPa、10 kPa)和温度上限(45℃、50℃、55℃)对三七主根干燥特性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分段式干燥拟合模型,并对比分析三七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三七主根微波真空-热风分段式干燥主要分为减速阶段和恒速阶段,恒速阶段发生在干基含水率从1.0 g/g降至0.5 g/g阶段.三七主根干燥过程中微波真空阶段的有效水分扩散
葫芦科作物在江苏省蔬菜作物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明确江苏省葫芦科作物上主要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本研究于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江苏省内7个地区的7种葫芦科作物上共采集了693份样品,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检测鉴定.结果共检出9种病毒,以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最为常见,其中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在各地区的检出率最高,在各个物种中的检出率也较高.检测结果还显示,在各个地区的各种作物上普遍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复合侵染中病毒种类最多达4种,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MV)的复合侵染率最高.本研
高秆嫁接月季别称树状月季,一般是指以野生蔷薇为砧木、以品种月季为接穗通过嫁接技术培养而成树状造型的月季.研究砧木的长度、节位、粗度,以及接穗的状态、节位、嫁接方式对嫁接苗成活、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高40 cm、粗>0.8~1.0 cm、中部节位的砧木生长力最强;选用花后枝、第2节位的接穗得到的嫁接苗生长情况最好,而且从嫁接到开花用时最短;采用插皮枝接不剜芽的嫁接方式成活率比芽接高.树状月季生产成效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砧木和接穗的选择.二者相互促进、正向交互才能保障树状月季整体的正常生长.选择适宜的砧
旨在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1株对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Huizhou/HZ-3/2016)攻击后的家禽提供保护的候选疫苗株.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1株表达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oxing/5201/2013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用PCR技术鉴定重组杆状病毒rBac-SX5201HA的遗传稳定性,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HA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血凝试验检测HA蛋白的体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