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与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与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评价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SP)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择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年龄18~ 64岁,BMI 20~27 kg/m2,ASA分级Ⅰ-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5):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和超声引导ESP阻滞组(E组)。术毕前30 min,静脉注射吗啡0.1 mg/kg、帕瑞昔布钠40 mg。麻醉诱导结束后,P组和E组分别行超声引导患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和ESP阻滞,均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术毕接自控静脉镇痛泵,配方为0.1%吗啡100 ml,无背景剂量,PCA 1 ml,锁定时间8 min。每8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及操作时刺破胸膜和血管损伤的发生情况。于术后2、4、6、24和48 h时记录患者吗啡累计用量。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VAS评分>3分时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进行补救镇痛。

结果

与P组比较,E组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缩短(P<0.05),2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吗啡累计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刺破胸膜、血管损伤、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

结论

超声引导ESP阻滞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胸椎旁神经阻滞。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采用经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的纠正左室射血时间(LVETc)和每搏量(SV)指导单肺移植术中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单肺移植术患者26例,年龄32~55岁,BMI 18.0~24.6 kg/m2,ASA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3):对照组(C组)和LVETc+SV组(LS组)。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后,LS组置入经食道超声探头监测LVETc和SV;C组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S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脊柱手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尼莫地平组(N组)。N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静脉输注尼莫地平7.5 μg·kg-1·h-1至术毕。于尼莫地平给药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1 h(T3)及术毕(T4)进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药物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拟全麻下行动脉瘤栓塞术患者100例。年龄>18岁,BMI 18.5~24.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WFNS分级Ⅰ-Ⅳ级,蛛网膜下腔出血厚度>4 cm,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50):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麻醉诱导后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100~300 μg·kg-1·
目的筛选剖宫产手术自体血回收-回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进行自体血回收的剖宫产术产妇。收集产妇术前、术中和术后相关信息,根据是否进行自体血回输,分为回输组和未回输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剖宫产手术自体血回收-回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 604例进行自体血回收的产妇,回输组757例,未回输组847例。胎盘植入或穿透、凶险型前置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是剖宫产
目的筛选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和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430例,年龄≥65岁,记录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术前合并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偏瘫)、术前有无贫血、手术部位(髋部及股骨、膝关节及其以下部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手术时间、术中有无高血压及低血压、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期间有
目的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评价术后早期谵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08例,按照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早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以是否为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和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差值≤2分作为条件,按照1∶1比例匹配。观察术后28 d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谵妄组患者记录出现谵妄之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谵妄发生率为46.4%。与非谵妄组比较,谵妄组患者总并
目的评价异丙酚后处理对糖尿病性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正常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9):对照组(C组)用含5.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48 h;高糖组(HG组)用含2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48 h;缺氧复氧组(H/R组)用含2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48 h,然后缺氧复氧;异丙酚后处理组(P
期刊
目的探讨预先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成年SD大鼠45只,雌雄不拘,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预先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组于缺血前30 min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