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幼儿教学的必由之路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x8x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幼儿教学应当以幼儿的生活为核心,以生活中的素材为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获得自主发展。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与教育有效结合,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助推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幼儿教学生活化的意蕴内涵、现实价值与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学   生活化   实施策略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只有从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真的教育,要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做中学。两位教育家都认为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幼儿教学应当以幼儿的生活为核心,以幼儿生活中的素材为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获得自主发展。
  一、 幼儿教学生活化的意蕴内涵
  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中,围绕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幼儿也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幼儿教育不是生活照料,也不是生活训练,而是指向幼儿的德、智、体等多个领域,使幼儿能够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实现这一宏伟的教育目标,走生活化之路是最好的选择。
  幼儿教学生活化是指以现实生活为教学背景,进入幼儿的生活世界,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幼儿的教学内容。幼儿教学生活化能够让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唤醒幼儿的生活情趣,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与学习的主体,帮助幼儿更好地发现世界,健康地成长。教师要让教学回归幼儿生活,引领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充分发挥生活的教育意义,使幼儿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幼儿教学生活化的现实价值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基的工程,因此幼儿教育意义重大。“万丈高楼平地起。”要使幼儿成长为“参天大树”,要把他们培育成栋梁之材,必须打好基础,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幼儿教育要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当前幼儿教学出现背离生活世界与幼儿教学小学化的倾向,这些都违背了幼儿的生长和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让幼儿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幼儿教学生活化,以幼儿生活为教学纽带,用幼儿熟悉的真实生活环境,营造出亲切温馨的氛围,使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儿教学生活化,遵循了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发展规律,让幼儿成为生活与学习的主体,让幼儿在生活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幼儿教学生活化,体现了对幼儿的人性关怀,凸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教学目标落地生根,让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 幼儿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幼儿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深得广大教师的推崇。但有些教师在践行该理念的过程中,没能领会其真谛,教学途径比较单一,教学方法过于简单,以至于未能发挥好生活化教学的价值。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生活素材,活化教学内容
  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用儿童的生活去教育儿童要求教学内容生活化,我们不能教死书,而要用活教材,生活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幼儿教学生活化,应从幼儿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将幼儿身边的人、事、物、现象等素材,变成科学的教学资源,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跳出狭窄的书本,走向广阔的现实生活世界。
  挖掘生活素材,让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要从幼儿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教师必须走近幼儿,留心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和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譬如,在一次课间活动中,笔者发现几个幼儿蹲在大树下,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走近一看,发现他们在观察一群蚂蚁搬运食物。看到他们对蚂蚁这么感兴趣,笔者找来几个透明的玻璃瓶,和他们一起动手捉蚂蚁,把蚂蚁装进瓶子里,带进教室里,上了一节“可爱的小蚂蚁”活动课,组织幼儿一起看蚂蚁、说蚂蚁、画蚂蚁。
  (二)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宜学氛围
  课堂氛围影响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师要为幼儿营造适宜学习的氛围,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家是最温馨的,生活是最自由的,课堂如家,学习如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为幼儿营造温馨自由的宜学氛围。
  教学情境生活化即以幼儿生活为背景,将具体形象的生活搬到课堂上,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旨在还原生活画面,或者模拟形象的生活场景,让幼儿置身于生活环境中,唤醒幼儿的生活感知,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将生活与学习有机融合。例如,在教学“分一分”一课时,笔者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星期天,花花家来了3位客人,妈妈拿出一盘水果让花花分给客人吃,瞧!都有哪些水果呢?花花会怎样分呢?形象的画面,真实的生活场景,给幼儿身临其境之感,营造了一种宜学的氛围。
  (三)利用生活器材,助推实践探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材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器材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重要影响。在做中学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在做中教,幼儿要在做中学,需要动手做,就必有活动器材的支撑,否则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合适的教学器材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力、提高操作效率、促进探究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器材是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之一,在选择教学器材时,我们应当利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一些材料作为教具或学具,给幼儿一种真实感与亲切感,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助推幼儿进行实践探究,加深体验与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扑克牌组织幼儿开展“小猫钓鱼”等数学探究活动,可以利用饮料瓶等生活废旧品开展美术探究活动。   (四)开辟生活天地,拓宽教学场域
  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传统教学的教学地点一般都在校园内、教室里,很少走出这片狭小的天地。社会是个大舞台,社会生活是个大世界。学校生活应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教师不能把幼儿关在学校里,只关心他们的校园生活,教师要带领幼儿融入社会,利用社会生活去教育学生。
  教学场域生活化,要求教师开辟生活天地,拓宽教学场域,要带领幼儿从教室走向生活,从校园走向社会,要让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浸润,增加社会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科技馆、文化广场等场所参观,到生态园、草莓园等地考察,到敬老院开展实践活动等。
  (五)开展生活游戏,彰显寓学于乐
  游戏即生活,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幼儿的学习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进行。杜威“教育即生活”及“做中学”的思想启迪我们,教学游戏化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策略。化游戏为教学,利用幼儿生活开展游戏,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将玩和学有机融合,彰显了寓学于乐、寓学于做的教学理念。
  开展生活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活动参与度。同时,教师在游戏中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幼儿在做中探究,获得真切的体验,引发幼儿的感悟。譬如,孩子们都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扮演各种角色,模仿大人的生活情景。这种生活游戏,自然轻松,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让他们在欢快的玩乐中互动、交流、互助、创造。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走生活化教学之路,助推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翠霞.蒙氏幼儿园实施STEM教育的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幼教),2019(2):11-14.
  [2]杜成智.“幸福教育”的實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1(4):11-12.
  [3]李文媚.幼儿生活化的有效教学[J].智力,2021(3):183-184.
  [4]陈丹菲.一日生活即课程——生活化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4):60.
  [5]陈英.认知为先   体验为辅——幼儿生活化课堂教学[J].家长,2019(7):118+120.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幼儿园)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和识别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家属的压力源,为患儿家属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选取包括早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及病情危重的患儿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NICU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分析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NICU患儿家属文化程度越高抑郁、焦虑指数越高( P<0.05);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指数高
摘 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成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聆听、体验和想象,从而让音乐欣赏变得有趣味、有情感、有创造力。教师要立足于接受美学的视角,鼓励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本文从音乐教学实践出发,主要探究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策略,促进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学科素养 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策略  长期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沟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摘 要: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互融合,不仅对其他“四育”有促进作用,自身的价值也极其突出。劳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必不可缺,与《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工作任务密不可分。本文从劳动教育和一日活动的教育取向入手,对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适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支纤镜)检查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并行支纤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的患者由专人实施专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低氧、发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
摘 要: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很多学生一直把作文看成语文学习上的“拦路虎”,大有谈“作”色变的意思。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一直都对习作存在着一种误解,没有真正体验到习作的乐趣。本文根据教学实例,从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考、评价点拨、适度指导等几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写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教学策略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摘 要:教学质效影响学生素养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素质教育的落实效果。美术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提升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素养。有效美术教学要体现三个字:激、导、让,要善于激情、激趣、激思,要精于导看、导想、导探,要勇于让学、让做、让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 有效教学
目的 探讨枕后位、枕横位异常头位分娩活跃期使用山莨菪碱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住院待产的产妇276例,临产后诊断为枕后位、枕横位的单胎、足月初产妇,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在活跃期宫口开大3 cm时给予山莨菪碱10 mg缓慢静脉推注,配合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山莨菪碱,其余处理相同。记录每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Apgar评分、会阴裂伤度及产后出血量
摘 要:阅读教学的高度取决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及阅读实践的广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应该开展直指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独立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个性、有策略、有选择的“阅读者”。笔者从“读前—读中—读后”的阅读路线出发,就如何活化读前预测、深度解读文本、创新读后复述三个方面提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诊治的骨科创伤患者172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