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小丑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被那些粉饰的微笑骗了!如果你还相信小丑的存在,那么现在的小丑已经不是什么让人开心的事了。即使在儿童派对上,这些戴着红鼻子和假发角色的统治地位也早已消失:现在都是海盗和公主啦!2016年之后,小丑在世界范围内似乎变为了一个恐惧而不是快乐的象征。一连串的恐怖杀人案中,罪犯都选择了穿戴小丑装饰的头套。在电影中或者恐怖小说中,小丑的形象也都是罪恶恐怖的化身。就连麦当劳也不得不大刀阔斧地修改自己的品牌吉祥物——从1960年就是小丑形象的罗纳德·麦克唐纳。“现在哪里还有那么多的小丑啊”这几乎是每一个人都会说到的问题。

小丑恐惧感来源于何处?


  世界上有许多人,生平最怕的就是小丑。美国调查曾经发现,受访的2000人中,四成人害怕小丑,人数比害怕恐怖分子的还要多。小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这种扮丑装蠢的形象,几乎在历史上的每个文明里都出现过,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的宫廷里,都有小丑滑稽的身影,演个傻子或是穷鬼,上蹿下跳,龇牙咧嘴,只为讨王公贵族们一笑。直到17世纪早期,英国喜剧演员约瑟夫·格里马尔迪,创造了第一个白脸小丑,并发扬了小丑的滑稽表演和英国哑剧,被誉为英国的“小丑之父”。从他开始,小丑逐渐作为马戏团的标志。但是即便是在历史中,小丑也不只是个滑稽的角色,而是一种双重的存在,既充满了对快乐的期待,也伴随着对命运的嘲讽。
  而近代一些破坏小丑形象的事,似乎最初归咎于一个名叫约翰·盖西的连环杀人犯,他在1972年和1978年之间,对至少33名,年龄由14岁至21岁的男孩进行了性侵犯和谋杀。因为平日里盖西参加活动时都装扮为小丑形象,事发时也都多次装扮为小丑,事后他也被叫做“杀人小丑”。其实真正给一大波人造成心理阴影的,还得归于赋予小丑恐怖形象的文学影视作品。如1892年的歌剧《丑角》,斯皮尔伯格编剧的电影《吵闹鬼》,DC漫画中的反派“小丑”等等让人难以忘却的反面形象。
  小丑那一成不变的笑脸,无形之中使人焦虑,从而产生恐慌感。心理学家卡琳·弗洛拉认为,“人类的沟通是透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进行的,但小丑厚重的妆容,加上浮夸的动作,掩盖了他们真正的情绪,这种和正常沟通相反的方式使人不安,会让人在潜意识中提高警觉。”当然无论是强烈的错位感,还是让人不安的“拟人化”也好,这些似乎都源于中世纪的审美观。如今阳光的小丑文化死了或者快死了,那么谁还会拿着那把冒烟的枪,打出来一面旗子博你一笑呢?
  直到2016年年底,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觉得有必要为小丑正名,“嘿,伙计们,其实小丑大多数都是好人,它是一种快乐的职业,别再让‘小丑恐惧症’蔓延了!”

阳光的小丑营生


  小丑文化是否真的消失了,他们最近都怎么样?这个问题要由国际小丑协会的发言人比布莱迪·鲍勃来回答,“生意好得不得了,周六塔姆沃思的一家酒吧还给我颁了奖,昨天还有70名儿童的生日聚会,他们都大喊着‘小丑先生!小丑先生!’场面也是相当热闹……”小丑的低迷期在鲍勃眼中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他们的商业活动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应接不暇。有很多媒体和电视台希望采访鲍勃,鲍勃只能给他们一张印有可笑话语的名片作为回应,上面写道“小丑今年不工作!”
“小丑来自社会文化的矛盾,当外部文化和内在差异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时,这个人就是小丑。但小丑会积极地努力应对矛盾,虽然总是不断地搞砸事情,但他们从来不害怕出错。”

  也许社会的确是把小丑消失的事情过于夸大了。霍莉·斯托达特是一位小丑导师,他的工作是培训那些想成为小丑的人。布里斯托尔博物馆甚至对斯托达特提出邀请,请求他作为博物馆常驻小丑。“小丑文化现在其实正处于蓬勃期,有太多的人想成为小丑,也有太多的事需要小丑去做!”的确,小丑会出现在派对上,做做气球造型或其他什么事。但斯托达特每天处理的问题,却是在剧院,战地难民营,还有医院里,很多国际公关公司也都来找他合作。
  这些工作地点一点也不夸张,自1993年中东地区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小丑组织帮助了科索沃、罗马尼亚和肯尼亚等遭受极端贫困,战争和自然灾害地區的孩子们,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小丑似乎还有治疗效果,在一些医院里,小丑为一些聋哑人和不能下床的老人,在过道和床头表演节目,他们都被称作“咯咯笑医生”。斯托达特的客户还包括一些下岗工人和退休人员,甚至是那些感到有些迷茫的年轻人,他们总会问“接下来怎么办?”小丑会带给他们一些温和而又惊奇的小游戏,为他们带来看似荒谬而又蕴含光明哲理的可能性,小丑在治疗心理问题时总是独树一帜。“是的,接受你的弱点对小丑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什么时候你都可能失败,但小丑不会陷入停滞或恐慌,他们会在失败后茁壮成长。这就是小丑具有魅力的地方。”
  引用1999年去世的戏剧大师雅克·莱科克的理论,“小丑来自社会文化的矛盾,当外部文化和内在差异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时,这个人就是小丑。但小丑会积极地努力应对矛盾,虽然总是不断地搞砸事情,但他们从来不害怕出错。”莱科克也曾经用这种“自我否定”的方式,鼓励他的学生们通过接受负面的批评找到自己的戏剧道路。
  小丑的恐怖形象是否还在蔓延,我们不得而知,但斯托达特似乎从来没有受到过“小丑恐惧症”的影响。“因为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小丑,他们只是穿着小丑服装的白痴。小丑从来没想过吓唬别人,他们只想给别人带去欢乐。”
其他文献
十五年前的寒冬,那個精力充沛、从不向死亡屈服的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三度患癌离开了人世。即便病魔缠身,走到了生命的背面,她仍然创作出了《疾病的隐喻》《我、及其他》《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等作品。在学术上,她是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在朋友圈,有人说她时而化身迷人天使,时而变为恐怖的恶魔。关于她的故事不胜枚举,对于她的生平也有颇多争议。  在桑塔
学术水平再高,不发表论文就评不上教授;明明工作跟外语不沾边,可过不了外语考试就评不上职称……近年来,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越来越成为我国职称制度被人诟病的焦点。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職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也就是说,未来,实行了三十年的职称制度将迎来大改革,涉及29个职称系列的73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  今年,职称改革提出了明确的具体措施,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卢瑞公园是一个巨大的屋顶花园,底下是停车场。这片绿洲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典型植物园,它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标准。  把荷兰人皮特·奥多夫称为花园设计师并不是那么合适,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项目委托人都是政府部门和某个团体,他的园林从来不是为了美化家庭房舍,而多是市政项目,所以他主要是一个杰出的林木设计师,作为荷兰自然美学景观的领军者,奥多夫26岁开始爱上植物,他特别喜欢植物们随风舞动的形态和它们追逐着光的样
【摘 要】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自建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了真实客观、观点鲜明、形式多元的信息内容,通过微信推文这种手段,提高了宣传力度。本文依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以新华社微信推文中的图片为例,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等方向对其进行了话语分析,这也拓展了多模态话语理论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媒体融合;主流媒体;多模态话语;微信推文  一、引言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
当我看到2009年第2期《河南教育》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办的“当代河南基础教育标志性事件和不可忘却的代表人物”评选征稿启事时,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动:在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中,我那满头华发的爸爸妈妈,加上满头黑发的我,我家可是一直不曾离开过校园啊。现在让我家的三位教师(爸爸、妈妈和我)一齐打开记忆的阀门,回忆那一个又一个珍贵的记忆片段吧。    一、崭新的1949·初为人师    1949年,
世界上最古老的手抄食谱可能出现在公元前16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透过泥板文书,你几乎能看到3000多年前的羊腿在美索不达米亚香料烹制的浓稠酱汁中冒着气泡,似乎能闻到那种浓郁的香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持续将那些我们称之为传统的东西,带离我们的生活、甚至记忆,但是美食并不会消失,它们附着在民族的肌肤之上,随着国家颠沛流离,到处生根发芽,开出最迷人的味觉之花,因此從一道菜里能看透一个国家。
【摘要】信息流广告是指与媒体内容相结合、依据社交群体属性以及用户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的广告形式。微信朋友圈首次投放宝马中国、VIVO手机和可口可乐三大品牌的信息流广告,采用文图链接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划分目标群体,为具有不同消费特征的用户投放相应的广告内容,使广告信息融入用户的日常信息中去。这种带有标签化特征的投放方式迅速引发了用户群体有关身份认同、社会化归属的热议。  【关键词】信息流广告价值传
如果你不想成天流连于赌场和各种秀场,那么拉斯维加斯的自然风光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从拉斯维加斯去大峡谷可以自驾、跟大巴团、或乘小型飞机,分为大峡谷西缘和南缘两道路线。西缘比较近,但严格意义上说是印第安保留地,只能看到大峡谷的皮毛;南缘才属于真正的大峡谷,但较远,开车仅单程就需要5个小时。前往大峡谷游玩,从赌城大道出发往西行,最直接的一条路是查尔斯敦街(Charleston),朝着西方一路前进,穿
苦是一种需要学习的味道,你要靠经验来爱上它。吃苦是味蕾成熟的标志。  现代人什么都吃,虫子,当然了这可是未来解救粮食危机的美食呢。羊角甜甜圈,羊角面包与甜甜圈混搭组成的新甜品,如今已经风靡台湾、南韩、巴西和英国,甚至连一向对食物颇为挑剔的法国人都钟情于它。但是苦,不行,如果说甜预告美妙前景,苦味则是SOS,一个警告。千百年来苦味意味着让人意外中毒的危险,传达给人的信息是吐出来。  不过美食作家珍妮
标签:智能、运动分析  亮点:对于普通运动爱好者来说,偶尔专业一下也未尝不是件有趣的事,活力π智能球拍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领域下运用MEMS高速轨迹抓捕技术研发而成的智能运动分析装备。通过集成于球拍手柄中的智能芯片,活力π羽毛球拍可以准确捕捉并记录球场上各种挥拍动作,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配对,即可通过配套App实现在手机端了解球场上的运动情况了。在技术分析的帮助下,羽毛球爱好者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