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失败,坐轮椅的斯琴高娃仍是“国宝级” 的演员范儿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王小波写道:“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
   我们似乎总能在无论是远方的还是切近的人与事上,感受到时光的迅疾,它流经的生命两岸,有的正芳草如茵,有的已落木萧萧。
   在近日举办的国剧盛典“致敬特别贡献人物”环节,《大宅门》热播18年后演员再聚首,当斯琴高娃在陈宝国、刘佩琦的搀扶下走出来时,恍惚间,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那个二奶奶。
   作为陈道明最佩服的老戏骨,今年70岁的斯琴高娃最近经常坐轮椅出行,让喜欢她的观众不由得不去担忧和关注她的健康,但面对多年演戏留下的后遗症,她处之淡然。
   见证了中国演艺史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一贯对命运安之若素的斯琴高娃,让人真正见识了什么叫“戏比天大”的匠心。
   1
   在斯琴高娃幼时依稀的记忆中,母亲带着她们姐弟三人回到故乡——内蒙古赤峰宁城县,是在父亲去世后。
   斯琴高娃是蒙古族,蒙族人天性乐观豪迈,能歌善舞,她也不例外,以天地为舞台,随时都能亮出金嗓子,伸展手臂,热情洋溢舞起来,仿佛可以对抗一切苦难。
   她年少时特别擅长跳一种“盅碗舞”。尽管“盅碗舞”跳起来难度极大,但斯琴高娃身着蒙古袍,在舞台上婆娑起舞,姿态翩跹,仿佛鸿雁落在湖面上,颇具艺术表现力的她很快脱颖而出,当年只有15岁的她被选拔到内蒙古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报幕员。
   1976年,27岁的斯琴高娃被长春电影制片厂选中,主演《占领颂》,由于十年浩劫的结束,这部片子没有完成。
   但这个并不顺利的起点并没有阻碍她在两年后的一鸣惊人。当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到内蒙古挑选电影《归心似箭》的女演员,质朴、端庄又纯情的角色定位让他们从斯琴高娃的身上,发掘到了这种璞玉般的质地。
   “雁南飞,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
   不等今日去,
   已盼春来归.....”
   伴随着这首凄美深情的《雁南飞》,斯琴高娃扮演的美丽贤惠又通情达理的玉贞成为一代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
   1982年,她与张丰毅联袂主演根据老舍先生原著改编的《骆驼祥子》,则让人惊喜地看到了斯琴高娃更为宽广的戏路。
   电影中的虎妞能干,识时务、通人情,还不失善良,这个饱满立体的女性角色绝非单薄、贫瘠的“纸片人”,为了在形体、仪态和性情上更接近虎妞,斯琴高娃特地增肥10多斤,将自己晒黑,还在嘴里塞上了一幅“老鼠般”的假牙套,不惜“自毁形象”的斯琴高娃把虎妞的那股精明粗俗的泼辣劲儿活灵活现地演绎出来。这为她一举赢得了当年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影后,开启了属于她的“黄金时代”。
   其后她出演的香港电影《似水流年》,让她成为第一位获得金像奖影后的内地女演员。
   人都说“五十知天命”,2001年,年过半百的斯琴高娃在电视剧《大宅门》和《康熙王朝》中分别饰演的白文氏和孝庄,让她的演艺事业再攀高峰。
   《大宅门》选角时,就有人推荐她来饰演二奶奶白文氏,导演郭宝昌却一口回绝了,因为在他心目中,二奶奶应该是一个瘦弱精明,雷厉风行的女人,而不是一个看上去养尊处优、丰腴富态的妇人。
   但这一生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斯琴高娃,没有知难而退,她成功瘦身16斤后,将白二奶奶历经坎坷、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高度智慧和外交手腕诠释得入木三分,不仅让郭宝昌心服口服,而且赢得了所有人的交口称赞:没有人比她更适合二奶奶这个角色!
  
   2
   记得多年前,张艺谋曾指着监视器,让窦骁仔细看自己的表演:“你心里有的东西,监视器上就有;当你心里头没有这件事,你脸上的表情是骗不了人的。”
   有些东西没有在心里扎下根,你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虚浮的,就是造作的。当你真的将自己夯进去,当你的内心有一片壮阔的世界与之呼应的时候,你才能裸裎那个有血有肉的形象,而不是一副徒有其表的躯壳,或做无病呻吟的矫饰。
   最真实的表演是看不到表演,因为二者已经融为一体。
   相信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对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太后有着深刻的印象。这位先后辅佐了三代帝王的杰出女性,用她罕见的谋略和远见,胸有丘壑的襟怀和杀伐决断的果敢力撑大清的江山,尤其是年幼的康熙,正是通过她的教育和培养,才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圣明英主。
   斯琴高娃每每出场时,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不散发着一代贤后的强大气场和魄力,刚柔相济,恩威并重,在她扬起的嘴角上,在她愠怒的目光里,斯琴高娃的表演可謂恰到好处,无懈可击。
   她用自己出神入化的演技,完美诠释了一个置身于生死存亡的漩涡中又屈伸自如、纵横捭阖的孝庄。
   《康熙王朝》的编剧朱苏进赞叹不已:“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她的表演可以打110分。”
   后来她上《鲁豫有约》,主持人颇为好奇地调侃:“斯琴高娃的演技像角色附体一样,定是有什么秘诀。”
   她谦虚回道:“所谓秘诀,也许就是一份对艺术的虔诚,哪怕再小的角色,不默戏默到角色附身的地步,绝不轻易站到观众面前。角色不真正做到附体的地步,你演不好它,对不起观众。”
   演戏多年,斯琴高娃从不担心演反派角色,她曾直言,演员有什么形象好顾忌的,还不就是把自己砸个稀巴烂,再重新捏一个出来。
   在塑造角色时可以推陈出新,但在生活中,打碎那个“旧我”,在满目疮痍中去创造一个“新我”,有时更需要刮骨疗毒一般的淬炼。
   还在内蒙古歌舞团时,18岁的斯琴高娃就遇到了大她9岁的导演孙天相,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喜结连理。
   但幸福的前奏余音稍歇,斯琴高娃生下女儿孙丹和儿子孙铁后,丈夫反复无常的性情便暴露无遗,时常对她拳打脚踢。    她与孙天相离婚时,4岁的儿子判给了前夫,5岁的女儿跟着她生活。
   那时的斯琴高娃一边拍电影,一边带着女儿,心力交瘁的她渴望温暖的阳光能照亮至暗人生。
   但她的第二段婚姻再次惨淡收场。
   同是演员的敖醒晨有着强烈的大男子主义,当他得知斯琴高娃要接拍《骆驼祥子》虎妞一角后,激烈地反对,为了阻挠妻子,敖醒晨甚至跑去大闹片场,搞得斯琴高娃很是难堪。
   随着《骆驼祥子》的爆红,不能忍受生活在妻子光环下的敖醒晨与斯琴高娃离婚。
   接连两段失败的婚姻,让斯琴高娃一度对感情失去了信心。
   后来在导演凌子枫的介绍下,斯琴高娃认识了著名华裔音乐家陈亮声,音乐造诣颇高的陈亮声获得过普林斯顿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第一次见面,斯琴高娃就交出了自己的“老底”:“我基本是个残疾人,并离过两次婚,有两个孩子,还抽烟喝酒……”
   陈亮声并不在意:“有伤就治,没什么好怕的,心灵的伤交给我,外伤交给医生,我会给你健康。”
   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说到做到,自从1986年两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他用34年的似海深情疗愈了斯琴高娃巨大的心灵创伤。
   难怪有人说:“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
   3
   有人说演员的表演,是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
   斯琴高娃扮演过很多次母亲的角色,无论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还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妇女,骨子里都有一种强韧的内核。
   斯琴高娃说过,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母亲吴云有着极大的关系。
   因为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个人拉扯斯琴高娃姐弟几个长大。
   斯琴高娃16岁时去北京参加全国的文艺汇演,汇演结束后,内蒙古歌舞团让斯琴高娃回家办手续,但斯琴高娃却连去呼和浩特的路费都没有。,母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送女儿去歌舞团。为此,她以40元的价格卖掉了家里仅有的两只羊,这才凑齐了斯琴高娃的路费。
   母亲个子很小,但在斯琴高娃眼里,内心却无比强大。
   在磨难的重压下,有人被碾为齑粉,有人却在命运的缝隙中挣扎求生,如稗草一样活下去。
   母亲关注女儿演的每一部戏,但从不盲目去评判。有一次母亲去《康熙王朝》拍片现场,当她看到斯琴高娃的孝庄老年妆——苍颜白发的模样,一下子就哭了。斯琴高娃理解母亲当时的心声,她一定不希望女儿老得那么快。
   母亲有没有祈求过上苍呢,没有被生活优待过的女儿,不要再被岁月粗暴对待。
   母亲晚年时患病浑身疼痛,却从未见过她愁云满面。
   唯独母亲失明后,抱着斯琴高娃孩子般哭了起来:“你的照片、你演的戏,妈妈都看不见了……”
   后来,这个世界上最疼她的妈妈在无尽的病痛中走了。
   娘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2017年,斯琴高娃被董卿邀请去参加《朗读者》,她选了一篇贾平凹的散文《写给母亲》,来表达对逝去母亲的绵绵追思:“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經历了两段不幸婚姻,为拍戏几欲送命的斯琴高娃,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流过泪,但在读到关于母亲的细节时,她情难自抑,双泪长流。
   她说,“我们有的包括我自己,爹娘都走了,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的爹娘还健在的话,从现在做起不晚,好好地爱他们,好好地伺候他们,好好地哄哄他们,别太多的犟嘴,真的,不然的话后悔来不及。”
   她是母亲的孩子,却“子欲养而亲不待”;同时,她也是孩子的母亲,但与儿子关系的交恶却曾是她心底最深的痛。
   “4岁时,母亲斯琴高娃就因性格不合与父亲孙天相离婚了,我由父亲抚养。1985年,父亲又由于故意伤人罪入狱,由于无人管教,年仅16岁的我辍学了,差点连命都丢了;开过餐馆,做过医药代表,出国留学打工。”
   年纪轻轻,便饱尝颠沛流离、世态炎凉的滋味,再加上父亲的挑唆,孙铁一度迁怒于母亲,因此对斯琴高娃耿耿于怀的他,始终不肯认母归亲。
   但儿是娘心头掉下的肉啊,斯琴高娃曾联系前夫带孩子到北京来,结果孙天相阴阳怪气地说:“你又离婚了?没人要你了!我和儿子过得很好,希望你不要打扰我们……”
   前夫冷冰冰的回绝,将斯琴高娃和儿子之间的藩篱越筑越高。
   2001年,斯琴高娃在拍摄中从马上摔下,伤得很重,只能卧病在床。
   孙铁的姐姐孙丹放下在法国的生意,特意来北京照顾母亲,她把母亲受伤住院的事告诉了弟弟,希望弟弟能去看望一下母亲。
   孙铁却踟蹰再三。孙丹得知后,将母亲4本厚厚的日记摔到了孙铁面前。
   孙铁打开日记,母亲几十年来的曲折心路历程一一展现在他面前。母亲的隐忍和痛苦,对他的牵挂和思念,充盈在字里行间,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里,如虫子一般啮噬着她孤独的心。多年来,他一直拒绝和逃避着与母亲和解的契机,剥夺了母亲一次次望眼欲穿、重叙天伦的梦想。
   当他终于意识到母亲对他的爱有多深,而他对母亲形如仇寇的冷漠,是一种怎样的残忍后,多年来横亘在母子间的壁垒才轰然瓦解。
   斯琴高娃说过:“和儿子对峙那些年让我心碎。”其后亲情的回归让一颗母亲饱经沧桑的心终得慰藉。
   如今,已近半百的儿子越来越理解母亲的不易,他把对母亲的孝顺当做是后修的福分。
   提起母子曾经不和的往昔,斯琴高娃颇为豁达:“嗨,谁小时候没跟妈妈吵过架啊。我30多岁的时候,还惹我妈妈掉眼泪呢。年轻的时候,大家总会有一些想法不能跟妈妈沟通好,等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明白了,妈妈永远最爱孩子,孩子最疼的也永远是妈妈。”
   从影40年来,斯琴高娃饰演的角色丰富多彩,但每个角色都被她赋予了各具千秋的神韵与筋骨。
   然而无数个光彩熠熠的角色背后,却是屡受重创的伤痕累累:“我曾经三次坠马,导致左腿摔成半残疾,脸上、颈椎、头部都有伤,命差点都没了!”
   但她从未怨天尤人,她认为选择这一行,就要去做出必要的牺牲。
   前两年,陈道明接受央视采访,谈演员职业操守时怒不可遏:“现在很多明星动不动就说,手破了,摔伤了,冬天在水里,夏天穿皮袄,你就是干这个的!现在还把它当成敬业了,演员就应该吃这样的苦!”
   你不能收割了流量,获取了红利,又去讨巧卖乖。
   而作为老戏骨的斯琴高娃,实至名归。
   什么是老戏骨?不耽于皮相,艺术至上,骨里有血,血里有风。
   有资深评论家曾感叹道:“倪大红、李保田、雷恪生、陈道明、斯琴高娃、归亚蕾、彭玉、刘晓庆……假若列出‘老戏骨’的名字,那将是一份长长的名单,他们出现在影视作品或者话剧舞台上,总是不会令人失望,因为这群‘老戏骨’的存在,中国的文化事业乃至娱乐业,才不至于荒腔走板。”
   对于斯琴高娃而言,虽然一生运乖命蹇,但她把扎在心头的刺,一根一根地拔出来,然后融汇在角色中,于是,那些沉默的或者苦难的灵魂里,才有了海一样的辽阔,山一样的高度。
   著名导演谢晋说,斯琴高娃是中国唯一能演到老的女演员。但树高千尺,唯有根深。正是对演戏的痴迷,对角色的敬畏,才让斯琴高娃成为“中国金字塔尖的演员”。
   入行四十余年,风雨人生路,以戏为命的她,在艺术的世界安营扎寨,从未想过要退隐:“演一部戏经历一次不同人生,演几十部戏就经历几十次精彩的人生,如果有来世,我还想做演员。”
其他文献
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有序清理重复参保,首次提出重复参保的界定及处理原则,明确原则上不允许重复参保。这让医保重复参保的问题再次浮出了水面。      一、什么是医保重复参保?   重复参保,是指同一时间段内同一参保人有两条及以上参保缴费状态正常的参保信息记录。原则上,国家不允许重复参保。      二、为什么会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回望50年前,即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阔步前行。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共发射各类航天器500多个,在轨运行的超过300个。诸多空间技术成果为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中国的人
想说爱你不容易 巩昀  光阴荏苒,世易时移。每当我在篮球场上触摸到你时,心里总会漾起一阵涟漪,也许有苦吧,也许有泪吧,却挡不住最后的喜悦。五年了,篮球,我只想说“爱你不容易”!  三年级时的我还是个小宅男,总是窝在家里看电视,漫无目的地按着手中的遥控器。直到有一天,我被中央5台传来的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吸引了。在一场即将结束的NBA比赛中,一位球员用高难度动作投篮成功。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位黑人球员和他
题目  好想做你这样的人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题解  审题时,首先关注中心语“人”,这个人可以是我们身边比较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人,甚至是想象中的人。其次,关注定语“你这样的”,这要求我们对该人物所具有的某种特征、品质、精神面貌等有所了解。最后关注“好想做”,这
国人几乎都会骑自行车,可即使在中国骑了很多年的自行车,也不意味着能在德国骑车。因为在德国,要想骑车上路,你要先在负责管理自行车的机构那里进行培训和考试;取得驾照之后也并不是万事大吉,你还要同驾驶机动车一样,受到有关人员的“监视”,一旦违规,不仅有高额罚款等着你,严重的还会面临牢狱之灾。我的朋友李岩去德国留学之前,了解德国国情的朋友曾嘱咐过他,在德国骑车一定要注意再注意。不过李岩根本没把这些话当回事
我与老公的认识颇具戏剧性。闺蜜向我介绍他时,我直接拒绝了,因为他各方面都不符合我的预期,根本不是我的菜。但最终,我还是耐不住闺蜜三番五次说他的好话,那就见见吧。   一见面,感觉竟然还不错。看他文质彬彬,做事又细致入微,就这样我们慢慢交往起来。恋爱是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彼此照顾,彼此聆听……经过了一年多的相互了解,我们走进了婚姻殿堂。   都说婚姻是座围城,但我觉得结婚蛮好的,有了一个爱我的老公
真正的男子汉  緊跟时尚
有些人并不善于表达,但他们很擅长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哎呀,怎么找不到了,我明明就放在这儿了!怎么会不见了呢?”我一边发牢骚,一边翻箱倒柜地找着我的手表。那只手表虽不很贵重,但我从上小学时就一直戴着。它陪着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上初中后,因为戴手表上体育课很麻烦,我就把它放在了家里。这天晚上,我突然想起好几天没看见手表了,仔细一找,我就慌了,手表不在房间里!不急,兴许放在姐姐房间里了?我急匆匆
那天放学,我随着人潮走出校门。同学们有的被家长接走了,有的结伴回家。  此时,一阵风吹来,眼前飘起纷纷扬扬的“雨”,原来是风吹槐花,淡黄色的小花簌簌飘洒,落了满地。我抬头仰望,老槐树粗壮结实的枝干撑起一片清凉,低垂的新枝上缀满一串串白色和浅绿色的槐花。  古槐的枝叶和花朵在风中不时摇摆、飘荡,轻盈地荡漾着,无论身旁怎样嘈杂、喧闹,它就这样绽放着,不急不慌,等到夏风到来时,自是一场翻飞的风华。  这
那段为钢琴与儿子斗争的岁月过去了。快乐并伤感。   儿子五岁前,没带他上过任何课程,或者说,所有的早教课程,感谢上帝,是我拿人家孩子练习以后在他身上驾轻就熟地亲自授课。   儿子出生后,减少了学校教课的时间,花大量时间在陪伴儿子上。自娃一岁起且玩且学地教生字,到四岁时就能独立看绘本,但依然坚持跟他一起读,享受共同阅读的乐趣。因为我清楚知道,等他再大些,认的字多了,人家就不带我玩了。学校里好多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