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残留病在Ph染色体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小残留病(MRD)水平在Ph染色体阴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Ph- B-ALL)中的预后意义。

方法

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2010年9月至2017年11月初诊的193例Ph- B-ALL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进行骨髓MRD监测,并对不同MRD水平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

结果

中位随访22(1~92)个月,所有193例患者共行497次MRD检测。1个月时MRD水平<0.1%和≥0.1%患者的3年预期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74.5%和29.9%,3年预期总生存(OS)率分别为67.5%和30.3%;3个月时MRD水平阴性和阳性患者的3年预期RFS率分别为75.6%和29.7%,3年预期OS率分别为71.6%和27.8%;6个月时MRD水平阴性或阳性患者的3年预期RFS率分别为74.6%和11.6%,3年预期OS率分别为74.0%和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3个监测点全部达到MRD阴性标准的患者与至少1次未达到MRD阴性标准的患者比较,3年预期RFS、O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0.5%对30.5%,77.1%对29.4%,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个月时的MRD水平是Ph- B-ALL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

结论

治疗后MRD监测对Ph- B-ALL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学生对新疆医科大学84门网络资源共享专业课程的认知和利用现况及民族和专业差异。方法通过立意抽样方法抽取我校2015级医学相关专业26个班级共计1 4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不同专业和民族学生对我校网络资源共享专业课程的认知和知晓、利用情况,获得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4门专业网络课程中预防医学类、中国医学类、临床医学类、药学类各专业课程的点击量分别占总点击量的19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心血管内科学见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至2017学年在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学教研室见习的100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为教学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在见习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通过学生自评调查及临床考核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1.0对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自评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思维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训基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临床、教学、师资资源的配置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培训基地应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定位、组织、激励等制度方面予以应有的保障,同时做好教学评估与持续改进工作,推动教学目标落实,保证教学质量。最终构建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培养效果,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
期刊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allo-HSCT后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8例allo-HSCT患者中6例(1.26%)发生肾小球肾炎,男3例,女3例,中位年龄22(12~36)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例,移植前均无明确的肾脏病病史,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量CAG方案(D-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3月42例初治MDS-EB和AML-MRC患者临床资料,21例接受D-CAG治疗,21例接受CAG方案治疗,诱导缓解后患者继续巩固化疗或进行allo-HSCT。比
期刊
目的探讨同时伴FLT3-ITD突变及MLL基因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同时伴FLT3-ITD突变及MLL基因异常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化疗、化疗加靶向药物治疗及allo-HSC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34例同时伴FLT3-ITD突变及MLL基因异常的AML患者占同期住院AML患者的2.02%。入院时WBC>30×109/L的患者占63.6%,其
期刊
目的分析10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评价多中心协作组方案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5月l日至2015年4月30日初发的10~18岁AL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ALL-2005/2009方案治疗,分析其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差异。结果共入组237例ALL患儿,ALL-2005方案治疗76例,ALL-2009方案治疗161例。初治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为94.5%;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