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l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探究能力的培养很难充分进行。着眼于课内,发展课外,是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结合教材、学生特点、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课外探究活动需要教师全过程的方法指导、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让学生在更有弹性的时空中进行深刻的实践体验,从中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提高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探究;内容选择;方法指导;多样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54-02
  在科学课上,很多教师在临近下课时总喜欢说:“这个问题,请大家课外再研究一下。”教师是布置任务了,但学生有没有去研究、研究得怎样,却无下文了。《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外活动是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它有着课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演练、技能的训练、情感的熏陶,那么课外探究则是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方法的重组与强化、技能的训练与强化、情感的体验与升华。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因此,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探究的起点和终点,因为课堂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探究的时间却是无限的,应该结合课堂内外,使学生的探究向课外延伸。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效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把学生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
  一、内容选择是前提
  科学探究活动内容的多样,是激发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的前提。在科学教学中,需要学生探究的内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课外探究。将哪些内容放到课外探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如学生有没有时间、有没有条件、有沒有能力等。通过对科学教材、科学课堂、学生实际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教师可以将课外探究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即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1.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
  有些观察内容和实验,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延伸到课外。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这类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观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是指不对观察现象施加任何影响的观察,它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如《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中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调查,《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中植物的变化,《看月亮》中月相的变化、《看星座》中的观星活动等,都需要在课外进行观察。通过课外观察,学生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突出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对小学生而言,不管前人是否已经做了研究,只要是他们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科学问题,教师都可以给他们提供研究的机会。进行专题研究时,教师可以设定一个主题,如蚯蚓促进土壤腐殖质的形成研究是《土壤》一课的研究主题。教师可让学生在三个保鲜袋中分别装入同样多的土壤、菜叶、水果皮等,第一个保鲜袋不放蚯蚓,第二个保鲜袋放入三条蚯蚓,第三个保鲜袋放入十条蚯蚓。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发现蚯蚓在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中是否起作用了。
  (3)种植饲养活动。
  种植和饲养是小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活动。科学课给学生提供了机会,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种植和饲养活动。如《植物的一生》单元中有这样几个课外实践: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植物用什么“喝水”,植物用什么输送水等。在合适的季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植物的种植及蜗牛、蚂蚁等饲养活动,让学生在种植和饲养的过程中写观察日记,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科学小制作。
  一些小制作,学生在家里有充分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和改进。如五年级《光的行进》中的“小孔成像”,《照镜子》中潜望镜和万花筒的制作。特别是潜望镜,教师指导学生用牙膏盒、小镜子等材料,探究如何摆放镜子才能达到潜望的效果。
  (5)收集信息。
  收集科学信息是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与方式。如《我在生长》《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消失了的恐龙》《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等课,都需要学生课外收集相关材料。没有探究的过程,学生就缺乏实质的体验,课堂教学就会空洞。
  2.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是课外探究的素材。教师可通过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相关,所以学生探究兴趣浓厚。
  如在研究热对流的科学课上,学生通过充分交流和实验后得出结论:水和空气是靠热对流的方式进行传热的。这时有学生提出问题:“熬粥时为什么要用勺子不停地搅拌?”问题一出,其他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教师认为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但离下课只有三分钟时间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学生课后研究,此时教师应让学生讨论一下如何在课后进行研究。
  二、方法指导是关键
  受知识水平、独立探究能力的限制,加上兴趣缺乏持久性,学生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很可能一遇到问题就偃旗息鼓。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指导。
  1.引导学生寻找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为什么有些科学探究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顾及学生的兴趣、探究能力和态度。教师一旦错误估计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探究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度,毕竟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探究的实践者,设计出与他们实际能力相符的活动,才能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2.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学会课外探究
  对学生的课外探究,教师要坚持从扶到放的策略。在探究活动之初,教师应当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和选择适当的方法,为学生的观察、探究铺路搭桥。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分析、整理,并通过阅读科学书籍、网上搜索等手段掌握探究方法。   三、过程关注是保证
  为什么很多课外探究活动会半途而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疏于管理,学生以为教师不重视,或遇到难题时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帮助而放弃了。
  1.争取班主任和家长的支持
  学生对科学课及课后探究不热心,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语文、数学教师首先不会同意他们将时间花在科学探究活动上,家长也还没有真正明白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要转变家长和教师的观念,让学生将时间用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科学课外探究活动要努力争取语文、数学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尽量对活动进行重组和整合,把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观察报告、小论文、统计整理、数据分析等与语文、数学学科相结合,让语文教师帮助指导、批改学生的科学观察日记、小论文,让数学教师帮助指导学生进行统计整理、数据分析。同时,通过校讯通、家长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邀请家长参与探究活动,督促学生,让家长在“陪玩”中领略科学探究的魅力。取得了家长和其他教师的支持,学生对待课外探究活动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课外探究活动的效果自然凸显。
  2.及时关心指导
  为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课外探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进行督促和指导。对一些较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活动,为了让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探究,教师必须坚持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让学生及时汇报。如对凤仙花的种植观察、养蚕等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带来学校,或者在每次上新课前调查一下课外探究活动的情况,对坚持观察且认真记录的学生或小组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因为有的学生由于碰到难题而没有及时得到帮助最后丧失了信心。学生在课外探究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如缺少电脑和书籍、实验器具等,这就要求教师发动各方力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外探究环境。
  3.发挥网络优势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所以,我利用网络,告诉學生一些网址,指导学生搜索。我要求学生把课外探究的有关资料通过 Email 或 QQ 和我联系。周日,我专门和学生联系的 QQ 号全天上线。通过实践,这种方式的交流效果很好。
  四、多样评价求促进
  为了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探究,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外探究成果,尽量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学生课外探究的成果,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
  对学生课外探究的过程及探究的结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整理成文,并在实验室专门开辟一角,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向报纸杂志推荐学生的优秀文章;在班级橱窗、黑板报展示学生的优秀探究成果;每学期组织一次小制作、小发明评比活动,对作品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期结束,将学生的探究成果写入“成长记录袋”,作为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内容。
  总之,科学教师要像关注课堂教学一样关注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持久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特约编辑 木 清)
其他文献
一本薄薄的《吕进诗学隽语》,让我想到了许多的人生故事,想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真是应验了那句古话,“浓缩的是精华”,感谢曾心老师将吕进几百万字的作品编成小册子,办了一件大
戈特弗里德·本恩是20世纪德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提到本恩的名字,仍会令人感到陌生。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在希特勒执政时期与纳
2015年11月21日下午三点,由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生会联合举办的跨学科学术沙龙·清谈第15期在中国新诗研究所学术研讨室(荟文楼807)如期举
喀纳斯杯·第四届西部文学奖颁奖典礼于6月26日在全国知名景区新疆喀纳斯举行。疆内外9位作家的作品分获小说奖、诗歌奖、散文奖、评论奖和翻译奖。诗人阿信《阿信的诗》
9月10日至13日,由网络诗选平台主办的首届“网络诗选中青诗会”在绿城南宁举行。5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诗歌编辑、诗评家齐聚一堂,就提高新诗创作难度和作品含金量进行探
5月23日,重庆市文艺家活动中心启用,实现了重庆文艺界多年的愿望。中共中央委员、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重庆市委宣传部部长燕平,副市长谭家玲,市政协副主席谢小军出席启用仪式。
7月17日,“抗日战争诗歌学术研讨会暨《诗壮国魂:中国抗日战争诗钞》出版座谈会”在京隆重召开,此次活动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主办。出席此次研讨座谈会议的有:国务院参
一个来自四川资阳的诗人,用三十年时间酝酿、写就一首长诗《在河之洲》。这首长诗经过200多次修改,最长版本达到97000行。4月11日,由四川省资阳市作协主办的“长河叙事诗《在河
7月25日,第三届德令哈海子青年诗歌节,在青海省德令哈市巴音河畔的海子诗歌陈列馆举办开幕仪式。海子的母亲、弟弟、堂妹,诗人杨炼、芒克、徐敬亚、王小妮等参加出席仪式。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