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领域的中外科技合作路径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外科技合作研究集群构成、融合及主路径,为该领域中外合作的政策支持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依据文献计量学理论,以Web of Science为核心数据库,筛选出新冠肺炎研究领域的中外合作文献,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运用VOSviewer 1.6.16软件进行集群分析、内外部连通度测量及路径探索。

结果

在新冠肺炎领域,与我国合作发表科研论文数量超过10篇的国家有61个,中美合作论文占比最高,为48.0%;合作研究领域可分为5个集群,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众心理健康、流行病学和环境影响。其中基础医学集群内部连通度最高(60.2%),流行病学集群内部连通度最低(20.1%);基础医学集群与临床医学集群相互融合度较高,连接节点数量在两集群占比为27.7%和21.9%。通过路径分析,新冠肺炎领域已经形成"突发传播-感染机制-临床特征-焦虑情绪"的合作研究主路径。

结论

新冠肺炎研究领域的中外科技合作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研究集群已初步形成。部分集群呈现较高的聚合性与融合性,形成了该领域合作研究的主路径。卫生管理部门可依据主路径针对不同集群的发展阶段制定精准化的科技合作政策,实现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及合作资源的充分利用。

其他文献
针对多院区医院资源配置、成本控制、医疗护理质量同质化管理等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多院区一体化治理体系,包括打造以支付结算为纽带的互联网医院、构建"一院多区"的信息一体化运行管理方式、健全"一院多区"组织架构和一体化运行体制、创新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和岗位薪酬制度、实施新型诊疗组和护理病区服务模式、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管控、建立联防联控线上线下一体化疫情防控体系等方面。这些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控制了医疗服务费用,同时提升了医院运营管理效率,为多院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东中西部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需求,了解不同区域老年人的健康体验情况,以期探索高效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法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研究项目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库,采用中位数描述就医距离的集中趋势,χ2检验比较东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需求,线性关系检验分析不良健康现状、负性健康行为与健康需求的时间分布趋势。结果49611名研究对象中,7881人自评健康程度差,19445人自评近期健康状况变差,14954人缺乏常
健康医院的建设将成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笔者分析了健康医院的内涵,从融入健康政策、建设健康环境、实施健康行动、优化健康服务4个方面探讨了建设健康医院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设健康医院的六要素,即建立绿色环境、完善运行机制、传播健康文化、发展信息技术、创建智慧健康医疗和加强顶层设计。
利用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重症医学信息平台,对于提高医护人员获取重症患者医学信息的效率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期间,在某院区快速搭建并完善重症医学信息物联平台的实践。该平台实现了对多种重症医学装备的有效物联,具有信息集成全、搭建速度快、系统延展性好等特点,具备生命体征监测及生命支持、床旁治疗数据检索、远程诊疗和云共享等功能,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重症治疗的效果,降低与患者的接触频次,可为重大公共卫
医学知识平台建设是电子病历智能化建设的核心,全院级别的医院知识库构建涵盖内容广泛,包含用药、检验、检查、手术、输血及护理等多个业务场景。江苏省人民医院利用知识图谱和规则引擎两类核心技术构建医院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型知识库和非知识型知识库的融合,并将临床诊疗规则嵌入到信息系统,供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应用系统灵活调用。最终形成多维知识库,实现全院统一的信息集成,为各部门提供集成展示和决策支持,在临床诊疗和医院管理各个环节实现实时数据核查、提示与管控。
在国家互联网医疗等政策引导下,医院信息系统对外提供的医疗信息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与外部的信息交互越来越频繁,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作者分析了医院对外信息服务的业务种类、与外部网络连接的方式以及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遵循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2.0的思想,顶层设计,建立了医院统一的外联网络安全通道,用严格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形成立体的网络安全防护屏障,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与数据安全。
目的分析我国儿科医师的数量及工作负担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儿科医师资源配置与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描述分析法分析我国2010年至2019年儿科医师数量变化及工作负担情况。结果2010年至2019年,我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由11.58万人增长到15.85万人,总增长率高于0~14岁儿童数,低于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由0.52增长到0.67,与全国医师执业负担相比,儿科医师的工作强度仍相对较大。结论儿科医师数量逐
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是提升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建立员工培训大学,搭建一体化培训管理平台,探索对全体员工分层分类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以医院发展目标及服务宗旨为导向,设置专业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各专业按照员工层级设置课程内容和学分要求,并根据需求和培训效果动态调整课程设置。该培训模式保证了院内培训的有效落实,员工学分合格率由2012年的29.31%提升至2020年的85.37%;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及实用性;拓宽了培训资源,打破了培训的时空限制,
目的了解医院病案编码员群体现状及离职倾向,为病案编码员培养及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方法2020年4—5月,对河南省安阳市27家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医院的在职病案编码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在职编码员所处医院的病案科概况、个人基本信息、专业素质、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等,采用肯德尔系数分析离职倾向的相关因素。结果受访医院共有编码员98人,其中专职编码员43人,兼职编码员55人。回收有效问卷83份,有效回收率为84.7%。其中学历水平为大专及以下者29人(34.9%),职称为初级及以下者51人(61.4%),15
医院数据是真实世界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不科学、不规范的数据管理极大地妨碍了真实世界证据的可靠性。基于临床数据应用于科学研究时发现的问题,本研究制定面向真实世界的数据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从内容与逻辑一致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方面对数据整理进行标准化,并以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梅毒临床数据为例,对其进行验证。自某院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信息库、诊断库、检验信息库和治疗信息库导出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皮肤科就诊的梅毒患者的临床数据,共提取相关信息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