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通向作文成功的桥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写了也只能凑足字数,应付了事,拿不出高质量的文章,这是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点,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了"小练笔"这一形式,大大减缓了作文训练的难度,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作文 小练笔 教学
   "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来练笔,其特点是范围小、篇幅短。它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模仿练习。
  我们所学的课文都是选自名家名篇,每一篇文章都是范文。无论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还是在修辞手法、遣词造句上,都是值得学习的。根据每篇课文的个性化构思、鲜明风格的语言、独具一格的写作技艺,都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小练笔"。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說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转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山海关》一文描写了山海关的威武风貌和动人历史,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风貌和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学完这课后,我们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描写"山海关"的这种结构方式,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风景。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法。
  二、续写文章。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稻草人》一文写的是农田里的一个稻草人尽职尽责的为主人守护着庄稼,但终因自己对主人无效的警告,使主人一年到头来辛辛苦苦耕种的粮食全被肉虫吃光了。稻草人看到眼前的一切,痛心不已,禁不住低头哭了。学完这课后,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稻草人’禁不住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续写文章。其中有的同学这样写道"主人发现忙碌了一年的稻田又白忙了,痛心不已,无奈之下,她放火烧死了稻草人……"。有的同学写"第二年稻草人叫来了好朋友青蛙来帮忙,吃掉了肉虫,主人获得了丰收,笑容挂满了脸……" 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三、趣味变写。
  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记得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面对这个小女孩,你们想说些什么话?"一位学生忽然站起来说:"我想让她跟我一起生活。"接着好多学生举起了手。同学们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接着我们让学生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练笔,同学们马上写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爱,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
  四、活动引导。新课标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中很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如能留心生活中点滴小事,并生动展现出来,以小见大,同样真切感人,发人深思。例如,有一阵子,悠悠球在学生中风靡一时,他们一个个玩得精彩绝伦。我们便给学生布置了题为《我玩悠悠球》的作文。没想到,学生一见题目竟高兴地欢呼起来,胸中有话说,下笔如有神。这次作文,连最差的学生也洋洋洒洒写了三百多字,文章写得既具体又生动有趣。
  四、"事件"激发。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此,我们情有独钟,常常遇到偶发事件,就"计上心来",不失时机地、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练笔。记得一个初春的早晨,天空乌云密布,阴沉沉的,不是还伴着几声雷声,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直往下掉。学生冒着大雨赶到学校时,他们的头上、身上都溅满了雨水,不少学生感叹道:"今天的雨好大啊!" 这一感叹提醒了我们:何不抓紧时机,让大家把这一难得的景象写下来呢?于是,我们便利用晨读的时间,指导全班学生进行练笔。首先,我们让大家围绕"今天的雨好大啊!"说一段话,要求学生将下雨前天空的变化,以及下雨时路上所见的情景,如行人、车辆等与往日有不同说一说。同学们兴致勃勃,纷纷发言。然后,将自己走在路上与往日不同的感觉也谈一谈。最后,再讲讲见到这么大的雨,你还想到些什么或想说些什么?大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指导大家把以上说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时学生给我们的感觉是"一写为快",再也见不到往日作文时愁眉苦脸的样子了。很快,一篇篇以雨为内容的文章生动、具体的展现在了眼前。
  五、"校园"随笔。
  校园活动的有着真实的情景和清晰的过程以及学生具体的感受体验,成为重要的练笔资源。在秋季运动会中,接力比赛历来都是最吸引、最激动人的热烈的场面、宏大的气势、欢呼、沮丧、胜利、失败……这一切在许多人的心中久久不能忘记。我们就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既能够训练学生学会描述事情经过,把握详写和略写,又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为生活而写作,回归写作的本源。让学生用真实的笔墨,记录发生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小事。这样的练笔,没有过多的要求,甚至字数可多可少,学生不再感到棘手。在长期的积累中,他们会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朴素中的惊奇,写作文时便可信手拈来。
   总之,小学生作文如果能坚持"小练笔",循序渐进,就能在消除学生对作文有畏惧情绪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表达,丰富素材积累,让小学生的作文逐步走向成功。
其他文献
语文老师们对“作文要不要批改和用什么方式批改”的讨论一直都没有消停过。有人以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为依据,反对作文“精批细改”,有人主张作文应由学生自改。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种建议,哪一种主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作文批改达到最佳效果。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对作文的批改方法曾进行过多种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收获了作文批改方式多样化所带来的愉悦。  一、精批细改  这是作文批改的基本方式之一。它要求教师在作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相信罗丹大师的这句话,谁都不陌生。然而在我生活的地方,中国西部偏远农村,孩子们的眼睛却被无情的“蒙”上了。是呀,大山阻挡不住孩子们飞翔的心,阻挡不住孩子前进的步伐,可是 “心灵的窗户”一旦被蒙住,走出大山的孩子能看见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吗?  我县地处大巴山腹地,属国家级贫困县,人们生存的环境堪称恶劣:落后的交通,封闭得如同“桃花源”的世界,教育资源尤其是艺
摘 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学数学的好习惯。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创设情境;兴趣;方法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基础学科,同时,又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在
摘要:中西传统节日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两者之间的文化横向交流不断深入,西方节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我们应行动上传承中国的节日传统和文化,态度上包容西方节日。  关键词:春节;圣诞节;文化    一、节日的起源、形成差异及习俗差异  “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但他们都能凝聚在一起。”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文化节日只是其中一方面。节日文化是把中西方不同地域,两个主流文化差异明
新《纲要》的颁布给了幼教者一种全新的视野,同时又给大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幼教者虽然在种种思想的碰撞和激荡中向前行进,逐步更新观念,并将观念转化为教育实践,使教育实践有了新的起色,但由于多方原因,农村课程改革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农村幼教有一个全新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本人试图通过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一、问题与分析  问题一:追求时尚。农村幼师由于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但要用自己的知识影响你的学生,而且还应该用自己真诚和爱心去感化自己的学生,架起情感桥梁,也只有通过感情这条无形的纽带,才能把老师和学生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不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爱心;真情;发掘;生活;改变;家庭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真正地走上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后,才感受到了其实这种“光辉”是在师生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得以绽放光芒的。
在进行数学新教材的教学实验中,我们感到新教材较之现行教材有很大的变化,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较好地体现了师生、生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在表现形式和陈述方式上都是一年级学生所喜欢的。特别是在学习方式上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新教材展现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但并不局限于学科结构,教科书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经过实验,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英语应用的广泛化,英语教育中初中教学课堂改进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如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工作重心。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灌输式的课堂中体会到英语美,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把美育渗透到英语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一、挖掘教材潜在美,让学生感悟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
一堂好的课,应该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聚;一堂好的课,应该是一首诗歌,语言凝练而音韵和谐;一堂好的课,应该是一幅画,美不胜收,让人驻足不忍离去。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悦耳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师生对话,和谐自然;师生互动,活泼有序。这就是笔者理想中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是一次欣赏美、感受美、享受美的过程,师生共同在对美的赏析中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这种美的课堂从何而来呢?对于低年级的语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学习方法外,还需要引导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听、说、读、写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场所。  一、创设和谐、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