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视觉符号在实际应用中,是以视觉教具的形式呈现的,视觉教具指的是用一些实物、照片、线条、图画、文字等以表达不同的信息,具体的例子如:日程表、程序图、沟通册、规则提示卡等。下面就详细介绍在这一框架下,我们是如何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实施视觉符号教学的。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学 视觉符号 研究
一、 空间及环境的安排
我们利用桌柜、线条、标签等把教学环境分成不同的教学区,在每一个教学区,放置好相关的用具,标示好地方的名称,让孩子们知道应有的活动范围:学习分辨环境,懂得在不同环境中做适当的事情:学习按照不同标签的指示去收拾、摆放物品,搞清楚一个活动不同步骤的先后顺序。
我校采用的是主题教学,依据教学形式和学生的主要活动把空间环境主要划分为9个区域。
1、报到区:学生进入教室报告的地方。其使用方法是:学生早晨或者其它时候回到学校上课时,在学校门口索取自己的名卡,带到教室报到区域粘贝占到相应的地方,表示已进人学校教室学习:放学时,将名卡从这一区域取回再放到校门口的相应区域,表示已放学回家。同时还会在报告区域划出“迟到”“生病”等小区域,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到校情况。
2、学习区:学生日常上课、生活的地方。其使用方法是:用明确的标签标明物品的名称及摆放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在上课和下课及其他活动中,告知学生这一区域的规则如安静、有事情举手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物品。
3、教师工作区:教师备课的区域。其操作方法是:将区域的作用和边界线明确地告诉学生,强调只有在教师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人的规则。
4、个训区/个人工作区:学生个别化训练或者从事个人工作的地方。其操作方法是:当学生进行个别训练或者个人工作时,会把自己的名字贴在个训区/个人工作区上的报到处,然后按要求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
5、书包、鞋子摆放区:提供学生放置书包或鞋子的地点(以名字或像片区分)。其操作方法是:每天学生到学校后,根据提示,将书包、鞋子放置在相应名字的指定区域内。
6、饮水区:放置饮水机和学生杯子的地方。其操作方法是:放置饮水机和安放学生杯子的柜子,贴上“拿杯子喝水”的流程图,提示学生可以自主使用杯子喝水,并把杯子摆放整齐。
7、情绪表达区:提示学生当前的情绪状态,同时提供解决这种情绪的方法,如深呼气、躺下等。其操作方法是:提供四种基本情绪或者更多的情绪照片或者图片、文字,同时提供每种(主要是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法,如提示相应的适当行为:笑一笑、告诉别人或者趴在桌子上等。
8、选择区:主要为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生理需求如喝水、上厕所等,或想要奖励品如饼干等的選择。其操作方法是:教师根据贴在这一区域内的相关照片、图片、文字,向学生提示,由学生选择。在教师配合下,达到目的。
9、清洁工具摆放区:提供清洁工具摆放区域的提示。其操作方法是:教师要定期讲解各区域的作用和区域界线,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
二、日程表
1、日程表的概念和作用
日程表类似于时间表,以实物、照片、图片或文字等视觉形式来展示不同时间段内要做的事情。日程表的运用可以起到以下作用:能够让学生预计一天里将会发生的事情,预先知道活动上的改变,减少因突发的活动改变而带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长期使用能让学生“学会”安排一天的活动,明白“完成”的概念,强化学生与教师的沟通:特别是对自闭症及其他语言理解能力较弱的大部分有障碍学生,效果明显。
2、日程表的具体运用
教师要先了解孩子每天的生活流程,再将孩子的生活流程用照片或图画辅以文字表达出来。然后,教师每天在上课前,用日程表将一天的流程向孩子解说,如果当天有活动安排的改变,在这个时间就应向孩子预告。
因学生的能力和环境不同,日程表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学校中主要使用的是课程表,家庭中使用的是家庭活动表。日程表的形式有下列几种:(1)实物日程表,主要针对能力很低,无法辨认照片、图片和文字的学生。(2)照片或图片日程表,针对能认识图片、照片的学生。(3)文字日程表,针对能理解文字的学生。
其操作方法是:在上课前,把学生领到日程表前面,向学生告知今天都有哪些活动或者课程。之后在每个活动开始前带领学生到日程表前面,告知即将要做的活动是什么。在活动完成后,告诉学生将本活动的实物或者像片、图片放人相应的/完成袭.中。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操作之后,能主动将刚刚完成的活动相对应的物品放入完成袋中。能理解文字的学生则以贴文字或画勾来表达。
三、 程序图
程序图就是把学生需要按步骤完成的工序或日常活动的程序,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按步骤展现出来。
1、对学生方面
(1)认识工序中各步骤的内容,明白各个步骤是相互关联的,能更快掌握当中所需的技巧。(2)程序图用视觉形式将工序的步骤表达出来,可以帮助一些理解力弱或者专注力弱的学生自行跟随程序的编排,一步一步地完成对应的工序,不需要成人重复指导。(3)如果儿童忘记了某个步骤,可以随时重温程序图的内容。(4)提高沟通动机和扩充沟通功能,例如向人解释工序的步骤。
2、对成人方面
(1) 家长和教师不需要重复提示和指导学生。(2)可以观察学生能否排列程序图,确定他们是否明白工序。(3)在学校运用程序图,能减少对个别学生的协助,提高对整体课堂的辅导,加强小组的臀习气氛。(4)建立一套有系统、材组织和一致的教学步骤。
绥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特殊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视觉符号的应用,项目编号js20130303
关键词 特殊教育教学 视觉符号 研究
一、 空间及环境的安排
我们利用桌柜、线条、标签等把教学环境分成不同的教学区,在每一个教学区,放置好相关的用具,标示好地方的名称,让孩子们知道应有的活动范围:学习分辨环境,懂得在不同环境中做适当的事情:学习按照不同标签的指示去收拾、摆放物品,搞清楚一个活动不同步骤的先后顺序。
我校采用的是主题教学,依据教学形式和学生的主要活动把空间环境主要划分为9个区域。
1、报到区:学生进入教室报告的地方。其使用方法是:学生早晨或者其它时候回到学校上课时,在学校门口索取自己的名卡,带到教室报到区域粘贝占到相应的地方,表示已进人学校教室学习:放学时,将名卡从这一区域取回再放到校门口的相应区域,表示已放学回家。同时还会在报告区域划出“迟到”“生病”等小区域,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到校情况。
2、学习区:学生日常上课、生活的地方。其使用方法是:用明确的标签标明物品的名称及摆放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在上课和下课及其他活动中,告知学生这一区域的规则如安静、有事情举手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物品。
3、教师工作区:教师备课的区域。其操作方法是:将区域的作用和边界线明确地告诉学生,强调只有在教师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人的规则。
4、个训区/个人工作区:学生个别化训练或者从事个人工作的地方。其操作方法是:当学生进行个别训练或者个人工作时,会把自己的名字贴在个训区/个人工作区上的报到处,然后按要求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
5、书包、鞋子摆放区:提供学生放置书包或鞋子的地点(以名字或像片区分)。其操作方法是:每天学生到学校后,根据提示,将书包、鞋子放置在相应名字的指定区域内。
6、饮水区:放置饮水机和学生杯子的地方。其操作方法是:放置饮水机和安放学生杯子的柜子,贴上“拿杯子喝水”的流程图,提示学生可以自主使用杯子喝水,并把杯子摆放整齐。
7、情绪表达区:提示学生当前的情绪状态,同时提供解决这种情绪的方法,如深呼气、躺下等。其操作方法是:提供四种基本情绪或者更多的情绪照片或者图片、文字,同时提供每种(主要是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法,如提示相应的适当行为:笑一笑、告诉别人或者趴在桌子上等。
8、选择区:主要为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生理需求如喝水、上厕所等,或想要奖励品如饼干等的選择。其操作方法是:教师根据贴在这一区域内的相关照片、图片、文字,向学生提示,由学生选择。在教师配合下,达到目的。
9、清洁工具摆放区:提供清洁工具摆放区域的提示。其操作方法是:教师要定期讲解各区域的作用和区域界线,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
二、日程表
1、日程表的概念和作用
日程表类似于时间表,以实物、照片、图片或文字等视觉形式来展示不同时间段内要做的事情。日程表的运用可以起到以下作用:能够让学生预计一天里将会发生的事情,预先知道活动上的改变,减少因突发的活动改变而带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长期使用能让学生“学会”安排一天的活动,明白“完成”的概念,强化学生与教师的沟通:特别是对自闭症及其他语言理解能力较弱的大部分有障碍学生,效果明显。
2、日程表的具体运用
教师要先了解孩子每天的生活流程,再将孩子的生活流程用照片或图画辅以文字表达出来。然后,教师每天在上课前,用日程表将一天的流程向孩子解说,如果当天有活动安排的改变,在这个时间就应向孩子预告。
因学生的能力和环境不同,日程表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学校中主要使用的是课程表,家庭中使用的是家庭活动表。日程表的形式有下列几种:(1)实物日程表,主要针对能力很低,无法辨认照片、图片和文字的学生。(2)照片或图片日程表,针对能认识图片、照片的学生。(3)文字日程表,针对能理解文字的学生。
其操作方法是:在上课前,把学生领到日程表前面,向学生告知今天都有哪些活动或者课程。之后在每个活动开始前带领学生到日程表前面,告知即将要做的活动是什么。在活动完成后,告诉学生将本活动的实物或者像片、图片放人相应的/完成袭.中。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操作之后,能主动将刚刚完成的活动相对应的物品放入完成袋中。能理解文字的学生则以贴文字或画勾来表达。
三、 程序图
程序图就是把学生需要按步骤完成的工序或日常活动的程序,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按步骤展现出来。
1、对学生方面
(1)认识工序中各步骤的内容,明白各个步骤是相互关联的,能更快掌握当中所需的技巧。(2)程序图用视觉形式将工序的步骤表达出来,可以帮助一些理解力弱或者专注力弱的学生自行跟随程序的编排,一步一步地完成对应的工序,不需要成人重复指导。(3)如果儿童忘记了某个步骤,可以随时重温程序图的内容。(4)提高沟通动机和扩充沟通功能,例如向人解释工序的步骤。
2、对成人方面
(1) 家长和教师不需要重复提示和指导学生。(2)可以观察学生能否排列程序图,确定他们是否明白工序。(3)在学校运用程序图,能减少对个别学生的协助,提高对整体课堂的辅导,加强小组的臀习气氛。(4)建立一套有系统、材组织和一致的教学步骤。
绥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特殊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视觉符号的应用,项目编号js201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