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培训优化策略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训是提升心理委员胜任力的重要载体。为精准地分析心理委员的培训需求,利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发放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共发放350份,收回问卷338份。调查发现存在培训内容与需求不符合、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缺乏保障、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培训的优化策略是:(一)增强胜任力,树立培训理念;(二)提高针对性,回应学生需求;(三)探索新形式,实现多载体化;(四)完善评价机制,优化考核制度。
  关键词:心理委员;培训;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8-0131-03
  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理委员是心理培训的主体,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通过培训,为心理委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培养学习型的心理委员队伍,有利于满足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目前对心理委员培训研究方面,通过查阅文献,主要集中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实证研究偏少,并且很少聚焦某一特定类型的高校。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借此了解心理委员培训的现状,针对目前培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为今后开展心理委员培训提供精准支撑和帮助。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精准地分析心理委员的培训需求,利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发放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共发放350份,收回问卷338份。剔除漏答、不完整性等问卷,有效问卷325份,问卷有效率92.86%。调查学生基本信息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在查阅乔海霞、张菁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初稿,邀请学校心理中心老师、部分学生进行交流和谈论,最终形成了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终稿。该问卷主要设计了心理委员职责认知、培训现状调查、培训评价、培训需求四个维度。题型有单选、多选以及开放式问题,共30道题目,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培训现状情况调查分析
  心理委员职责认知、培训现状调查、培训评价、培训需求等方面的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心理委员职责认知
  调查样本显示,30.36%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初衷是对心理方面知识感兴趣,33.21%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是希望为同学排忧解难,34.56%的同学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0.98%的同学是同学推荐或者被指定,0.89%的同学只是觉得好玩。大部分心理委员担任该职位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89.45%的心理委员对班级同学的心理状态较为了解,91.25%的心理委员明晰自己的工作职责。以上数据表明,整体上心理委员对自身工作职责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希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胜任力。
  (二)培训现状调查
  1.培训内容
  培训的内容是培训的主要部分。目前心理委员培训内容类型主要是心理学相关知识、(系列)朋辈辅导讲座、培训主题不明确和其他,调查结果见表2.1。数据说明,培训内容中开展最多的是心理学相关知识,目前对于心理委员的培训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对于实践应用的培训占比较小。
  表2.1培训内容情况
  培训内容心理学相关知识(系列)朋辈辅导讲座培训主题不明确其他百分比64.71%31.25%2.29%1.75%2.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上,学校对于心理委员的培训方式主要有团体咨询、(系列)讲座、案例式教学、网络培训和其他培训五种,调查结果见表2.2。说明学校培训形式比较单一,(系列)讲座培训主导了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
  表2.2培训方式情况
  培训方式团体咨询(系列)讲座案例式教學网络培训其他百分比12.70%73.51%8.47%4.07%1.25%3.培训时长和频率
  如图1.1,学生在参加培训的时长上,选择培训在30分钟以内的占64.86%,1-2小时的占比21.62%,超过2小时的占比0.90%。说明培训时长以30分钟以内最佳。培训时间太长,心理委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培训次数分布如图1.2。选择培训频率两周一次的最高,过于频繁地培训,有可能培训效果不佳。
  (三)培训评价
  调查样本的总体满意度得分3.14,其中非常满意、满意分别占调查样本总人数的12.15%,30.53%,选择基本满意的占比34.94%,选择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分别占比16.28%和6.10%。整体培训满意度水平一般,满意度处于基本满意与满意之间,且倾向于基本满意。数据说明,大部分心理委员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不高,这也是心理委员认为培训效果甚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培训需求
  通过调查分析,22.71%心理委员希望通过团体咨询、交流讨论等培训,能学习到基本的倾听和谈话技巧,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61.87%的心理委员希望通过培训,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15.42%心理委员希望通过培训,获得属于自身的感悟。94.56%的心理委员认为培训很有必要,数据说明整体上心理委员对培训的需求程度较高,有强烈的意愿参加相关的培训。
  三、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存在的问题
  第一,培训内容与需求不符合。根据调查结果,61.87%的心理委员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关于心理委员的培训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维度、多层面的特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以及不同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身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而目前开展的培训内容侧重于理论,培训没有完善的培训内容体系,对心理委员缺乏吸引力。   第二,培训方式单一。调查结果说明,学校在开展心理委员培训时,培训方式73.51%的是(系列)讲座,培训方式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培训内容的掌握。
  第三,培训效果缺乏保障,满意度不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55%的心理委员表明自己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培训在心理委员覆盖率较高。但学生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培训效果转化差。心理委员在参与培训时,往往只是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未能与综合性、实践性评价结合转变。考核也过于松懈,很容易让心理委员产生“通过就好”的消极的学习心理,导致培训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二)原因分析
  第一,培训内容、方式等未满足学生需求。目前心理委员培训内容大都根据现有的资源制定,未能充分调查,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并且内容安排还不够全面。在培训过程中,没有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培训的形式也未与新媒体相融合。
  第二,培训评价机制不完善。培训还未形成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培训过程中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未做到认真考核学生培训状态,导致培训流于表面。培训结束后,未能对培训效果跟踪调研,不能准确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转化效果,
  四、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培训优化策略
  要使心理委员成为一支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则必须充分回应学生的培训需求。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优化策略。
  第一,增强胜任力,树立培训理念。班级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本质上更是班级里的普通一分子。身边同学经历的宿舍矛盾、恋情问题、学业挫折等,都是心理委员也会有可能面对的。当身边同学出现此类问题时,作为班级的一员,心理委员更能够理解同学之间的处境,更容易得到同学的信任。因此,对班级心理委员开展朋辈辅导培训是有必要的。有时在实际处理问题过程中如果心理委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贸然介入可能会产生反向作用,不仅对身边的同学帮助甚微,甚至心理委员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一定程度上造成自身的伤害。由此可见,作为班级心理委员,要树立培训理念,积极参加培训,通过一系类培训,心理委员可以掌握一些朋辈辅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胜任力。
  第二,提高针对性,回应学生需求。在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时,培训的内容上、侧重点、覆盖面上要应时而变,有针对性的细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过程中,要正面积极回应学生新凸显的心理培训需求,加大拓宽和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如,我们当下教育中生命教育是缺失的,现代生命教育课程定位不清晰,在课程量设置也不足,课程内容碎片化,而且不能涵盖学生的全部学段,无法满足他们生命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充分调研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积极回应学生需求。
  第三,探索新形式,实现多载体化。就心理委员培训而言,不仅挑选适合心理委员需求的培训内容很重要,而且有效的培训方式也同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心理委员培训中要实现完善和更新培训模式,实现多元载体化。一是传统培训模式与新媒体相结合。在原有讲座、沙龙等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将建立心理委员知识学习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介相融入。二是心理委员培训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将心理教育融入到班会、团日活动中,实现心理委员培训的多元载体化。三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设计要生动鲜明,增强吸引力,在培训过程中,让心理委员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提升培训效果,从而达到培训的最终目标。
  第四,完善评价机制,优化考核制度。制定完善的心理委员培训评价机制,是有效评价培训效果、更好推进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首先,有清晰的、可量化的考核标准。主要考核班级心理委员对知识、技能等掌握情况,考查他们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其次,有严格、定期的考核过程。培训过程中,负责人对心理委员出勤率严格记录,填写观察表,对心理委员培训前后的差异进行对比,考核心理委员培训后将所学知识实际操作能力,衡量培训的效果。最后,要有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结果。对于积极表现、主动学习的班级心理委员实行表扬,对优秀的心理委员进行物质方面的奖励,从而调动心理委员培训的积极主动性。
  结语
  本研究从梳理国内心理委员培训现状出发,结合我国高校心理委员培训现状,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归纳和总结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中的特点。选取地方本科院校班级心理委员为研究对象,编制心理委员培训调查问卷,验证和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培训优化策略,以期指导心理委员工作开展和效果得到提升。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选择的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委员数量有限以及问卷编制的不足,因此研究结果一定程度存在偏差,研究深度尚缺。今后,还需对培训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检验,希望能够切实改善心理委员培训现状,助推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营造良好的“助人—助己—互助”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浪.关于培训高校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探索[J].现代交际,2020(9).
  [2] 张丽,张克新.高等院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J].教育心理,2018(2).
  [3] 才立琴.大学生心理委员制度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学生需求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9(8).
  [4] 张菁.高校心理委员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5] 乔海霞,董志文.高校心理委员身份认同及队伍建设研究[J].山西青年,2021(3).
  [6] 董秀娜,刘洁.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79).
  [7] DRUSS B.G,GOLD H.H.Integrating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a past and future history[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8.
  [8] 姚莹,陶宇,张冬梅.新媒体背景下朋辈心理辅导的模式研究[J].江苏教育,2017(72).
  作者简介:娄宁娜(199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单位为长沙学院,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江艳(1982—),女,汉族,湖南炎陵人,长沙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责任编辑:御夫)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IPv6流量规模持续提升设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全国电视电话部署宣贯会议,解读行动计划,明确重点任务,为信息通信业推进IPv6流量提升统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学习生活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电信新疆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电信”)立足人民需求,积极打造“互联网+”产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建设网络强国、赋能新疆方面持续发力的同时,积极承担央企责任,切实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垒土筑基。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环境保护和减缓温室效应日渐被世界关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近200个缔约方通过了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欧洲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2019年提出要在2050年成为首个“碳中和”区域,并在2021年7月公布了包含碳边界调节机制法案(CBAM,俗称“碳关税”)在内的16个气候措施提案。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增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很有必要,实现历史逻辑与高效思政课程有效衔接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完善的内在需求。“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程有效融合的途径:(一)准确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与时俱进,增强“四史”教育的引导力;(二)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强“四史”教育的实效性;(三)讲好“中国故事
巧用“搬運法”解决连续质点模型的做功问题
在全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与全民数字化生活需求提高的背景下,5G网络“责无旁贷”承担起这重任。2B行业上行速率和5G用户下行速率不同方向的诉求,更是迫使运营商从各个层面推动、研发、深挖自家网络性能的潜力,及时去解决行业“卡脖子”的问题和用户需求问题。而5G网络的频谱资源空间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源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经携手共建共享了一张3.5GHz高频段的5G网络,但是3.5G+2.1G高低频的双制式(FDD/TDD)协同共建共享覆盖方式,已是双方当下确定的又一个最新5G目标网络覆盖方案。因此两家运营
当前新冠肺炎COVID-19(2019-nCoV)疫情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秩序和生产生活。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虽然高度重视、组织得力、效果显著,但是对于这个看不见的“敌人”依然防不胜防。在信息化手段使用上,各地推行的“健康码”深入人心、广泛使用。但在公共卫生的预警预防、全程管理、联防联控方面,智慧化手段的应用并没有发挥整体作战、部门协同的优势。可以说,建立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智慧管理平台任重道远。
摘要:全自动驾驶汽车对传统侵权责任的分配提出了新的挑战,直接体现为侵权责任主体更加多元,且亟需厘清各主体间承担责任的原则和顺序,以适应技术的发展。一般情形下,除非免责事由,从担责能力、在侵权中的重要程度来看,制造商和监管者首先承担无过错责任,其次是程序设计者承担过错推定责任,最后汽车使用人按过错承担补充责任。其他特殊情形,如“算法黑箱”等需另外考虑。  关键词:全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责任分配 
摘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更是如此,因而完善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协同体系必不可少。然而,当前学校与家庭协同模式的设定流于表面、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出现责任分歧、协同式教育活动缺乏连续性。其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家长参与高校育人体系的机制不健全,高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有效推进家校协同的建议是:(一)高校应积极创造思想
人是企业经营生产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充分利用自动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等科研成果的同时,如何通过加强对个人的思想建设以及团队的文化建设,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是管理者的重要课题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