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7.25±1.0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7.22±1.01)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训练3个月,对比两组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及感觉统合评分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与智力发育状况评分分别为(78.96±6.12)分、(96.43±8.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6.75±8.13)分、(89.74±7.43)分;观察组护理后感觉统合评分为(40.52±8.44)分,低于对照组的(51.43±8.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髓质海绵肾(MSK)是一种肾脏畸形,通常表现为肾钙质沉着症和复发性肾结石等,同时需要使用昂贵且耗时的静脉尿路造影(IVU)进行诊断。尽管IVU仍然是目前诊断MSK的金标准,但其他方法如多层螺旋CT(MDCT)、核磁共振成像(MRI)、乃至生物标志物正在迅速崛起,为MSK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提供了希望。本文对MSK最新的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探讨2种改良阴茎成形术治疗青少年男性常见外生殖器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改良阴茎成形术治疗的77例青少年男性外生殖器畸形患者,其中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56例,年龄(17.8±2.3)岁;隐匿阴茎患者21例,年龄(14.6±2.6)岁。回顾手术过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总结应用效果。结果56例包皮过长、包茎患者接受了改良包皮环切术,21例隐匿阴茎患者接受了改良阴茎成形术,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包皮过长、包茎患者
目的探究含西罗莫司的四联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A组(66例)和B组(49例)。A组男29例、女37例,年龄(47.6±14.3)岁,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治疗;B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45.2±14.7)岁,在三联免疫基础上加含西罗莫司的四联方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
目的检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体系在改善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住德阳市人民医院的80例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分级心理护理干预,于出院时比较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及满意度测评量表得分情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最终入选患儿40例,对照组最终入选患儿39
目的探讨高剂量和低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45例。高剂量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2.16±5.05)岁,给予左氧氟沙星0.6g/d;低剂量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3.27±5.12)岁,给予左氧氟沙星0.4g/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灶吸收率、治疗后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高剂量组
目的分析坪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坪山地区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5.56±10.33)岁,实施碎石治疗(体外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碎石后留取结石行结石成分分析、饮食指导;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56.14±10.57)岁,患者只实施碎石治疗(体外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只开展定时随访观察。统计两组患者
近年来发现蛋白磷酸酶家族在不同的脑区进行的生物调控在抑郁症研究中一直很受重视,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proteinphosphatase1,PP1)可通过其在突触处催化细胞中大部分磷酸丝氨酸和磷酸苏氨酸的去磷酸化来控制突触可塑性。尽管PP1及其去磷酸化参与了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但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综述各种证据,支持PP1及其去磷酸化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的研究思维导图下疼痛护理路径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感知、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8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70.83±3.65)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下疼痛护理路径干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71.34±3.21)岁。比较术后3d两组患者疼痛感知[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PBPI)]、心
目的探析甲泼尼龙和利多卡因在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纯音听阈均值、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难治性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50.52±3.82)岁,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50.98±3.99)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甲泼尼龙和利多卡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耳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用药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文章阐述了认知衰弱的定义、测量及影响因素,以期对高血压患者标准化认知衰弱评估及长期照护计划的制定提供借鉴。当前提示该领域仍缺乏对高血压患者的特异性认知衰弱评估工具,未来需要积极开展针对高血压患者认知衰弱的研究探索,从而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衰弱识别与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